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鲁东大学体育学院2002、2003、2004、2005级各专修班学生。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年来已发表的体育教学法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法的文章10余篇。1.2.2调查问卷法对500名体育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460份,回收率92%。2结果与分析2.1实  相似文献   

2.
对女子防身术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为了探析女子防身术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随机选用萍乡高专大学一年级女大学生210名作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法本文设计的问卷经过效度与信度检验,共发放220份问卷,回收210份,回收率达95.5%。其中有效问卷为206份,占发放问卷的98%。1.  相似文献   

3.
体育选修课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 言学校体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行为。为了有效地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从 1995年 11月开始 ,对开设体育选修课能否有效地完善学生个性作了实验性尝试。以江苏省启东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时间从 1987年 9月开始至今 ,在高中开设了体育选修课。实验指导思想是 :为克服学生对体育课缺少兴趣 ,课中出现消极被动局面而进行的改革。一改以往教学中忽略教学主体———学生学习的兴趣、愿望和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的现象。实验过程采用采用了问卷调研法 ,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发出各种问卷 312 6份 ,收回2 838份。2 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我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与访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调查,旨在系统地了解我院学生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以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与以前作对比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发现85%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相对以前有了较大提高。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我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场地器材短缺是我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提出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教学应加大实用性、趣味性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陕西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陕西省20所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教师及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前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现状,对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分析其存在问题,立足于发展的观点,提出改革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从五个维度分析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听力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通过研究发现,四级网考听力测试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情况复杂,就整体而言属于正面反拨效应.进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综述体育院系学生篮球专项能力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调查、问卷等方法,确定了体育院系学生篮球专项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体育院系学生篮球专项能力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经教育实验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合理可行,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评价体育教学与学习满意度现况及此两者之相关情形,研究工具为自编的《学生评价体育教学问卷》和《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问卷》,对泉州市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回收的问卷以典型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评价体育教师教学各因素的现况,教学态度热最高,其次依序为教学评量和专业能力,整体体育教学之品质获得学生之肯定;2、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各因素以体育教学最高,其次依序为器材安全、比赛活动、行政服务、场地设施,整体而言,学生在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倾向于中等以上程度,显示体育课学习大致符合其期望;3、学生评价体育教学各因素与学习满意度各因素之间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学习障碍是学生在对所学技术认知和学练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有阻力性质的行为障碍。随着学生认知过程的深入,学生主体受社会、教学环境、体育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四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用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克服方法进行了论述,旨在引起高校体育同仁们对学生的学习障碍的高度重视,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以现实点上的大学新生体育态度为命题,从反观大学前体育教育的视点出发,采用文献法和问卷法等进行了经验研究。在对大学新生体育态度定量的基础上,以当前我国大学前体育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来揭示其对大学新生体育态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北京林业大学2003级本科生。1.2研究方法1.2.1体质测试法在2003年9月对2003级本科生进行了入学时测评,目的是摸清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门时的体质状况。2004年6月和2005年6月对2003级本科生一、二年级测评,主要是了解在新的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汕头大学2005—2006级共46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能力差和对终身健身的认识不足是导致大学生不参与体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西两所重点大学16338名大学生体质状况调研和体育与健康知识问卷,对两所高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西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和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应积极对大学生体质变化趋势探索、制定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及目标,构建"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作者从北京大学山鹰社等两个实例说起,阐述了其心中理想的大学体育应该为:1传承与创新体育文化的体育;2学生充分体验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活,激扬青春展现活力的体育;3培养精英精神与领导能力的体育;4学生更为自主、更为自律的体育;5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体育;6不仅使学生当下有益,而且能够是终身受益的体育。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法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美国哈佛大学竞技体育核心价值观和竞技体育发展理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竞技体育教育是哈佛大学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哈佛大学竞技体育价值观认为:大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格发展,体育运动是培养人格的重要手段;竞技场上的获胜并非体育竞赛的终极目标;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克服困难,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是哈佛学生宝贵的人生财富和走向成功的动力。“通过体育竞赛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建设使每一个哈佛人都感到自豪的哈佛社区,是哈佛大学体育发展的要旨”。哈佛大学通过竞技体育教育培养卓越人才的理念,受到全社会推崇。研究结论:哈佛大学确立的竞技体育发展宗旨和竞技体育核心价值观,对于拓展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理论视野,以及高等院校和体育管理层深刻理解大学竞技体育的价值、功能与追求,促进当前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转型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探讨大学体育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和大学体育引领社会体育文化发展的职能。研究认为大学体育在引领社会体育文化职能方面存在明显缺位,并从建设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培育大学体育精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拾批判精神四个方向,提出大学体育引领社会体育文化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法、归纳分析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大学体育课外活动俱乐部制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高校实施俱乐部制课外活动正符合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质,又是俱乐部制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8.
运用特尔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体育生活化"、"体育生活化社区"进行了概念的界定;避开管理、行政路线,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反映体育生活化本质的指标入手,提出两个特色指标"体育家庭"和"体育骨干";共进行专家问卷法3轮,最终构建的《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集,其中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社区体育社会化程度、锻炼人群行为与态度以及家庭体育活动与体育家庭等;12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场地设施及经费的社会化、居民锻炼的行为与效果、体育家庭健身特征等;29个三级指标分别为有3个以上社区体育居民自治组织、有民间体育社团、辖区内单位体育场地开放率80%以上等。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推广、评价体育生活化社区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街道、社区管理者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山西师大文、理科非体育专业学生,经1986年至1995年近十年体育后期专项化改革实验,从中抽样选出86级男生篮球、排球两个专项班各30人,女生武术、健美两个专项班各30人为样本,对经过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体育选修课,自修体育课的四年大学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学生进行测定,获得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增长的多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大学体育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专家咨询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的体育网络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高校体育网络教育发展较慢,不能满足当代教育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并指出发展网络教育的意义.最后分别从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网络课程的组织形式、设计与开发的技术路线和开发与运行环境及技术方法等方面对大学体育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了论述,大学体育网络教育是传统教育方法补充和发展,对我国体育教育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