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据技术出现后,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在内容生产、流程管理、传播方式,还是交付形态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即生产主体多元化、流程管理协同化、传播方式场景化、交付形态多样化。数字出版逐渐摆脱传统出版的局限,向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出版等多种业态融合的趋势发展。本文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从用户画像、产品发掘与过滤、出版流程协同、供需链结构变化以及知识服务的深化等方面阐述了大数据对数字出版的应用价值,认为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实现用户体验的优化与迭代;构建知识关联体系,实现内容的发掘与过滤;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推动产品的协同运营;优化供需链结构,控制经营风险;加强资源深度开发,实现知识服务的更新迭代。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优先成为国内外教育出版行业的普遍共识,中小学教育出版市场不断注入新的竞争与合作力量.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公司基于丰富的内容资源在数字化转型中先发制人,较早形成有规模、成系统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格局,从传统内容生产商转型为学习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当前稳健的发展战略下,它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定位,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出色的数字教育出版产品与服务;以核心课程、干预课程、补充课程和评测类解决方案为重要支点,构建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内容与服务体系;开发基于不同学习场景与目标的课堂学习解决方案,实现自适应技术与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字化环境下的档案数字资源的激增及服务的需求,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基础上,引入协同学理论,从管理协同、组织协同、技术架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档案数字资源协同服务实现机制的探讨,以期对档案数字资源服务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定位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64-68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拓宽基于网络的协同信息服务视角,虚拟服务形式已得到迅速发展,信息服务系统完全可以在网络支撑下实现虚拟联合,按虚拟服务融合机制建立跨系统协同服务联盟。从跨系统协同服务的实现需解决的问题入手,论述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内涵及目标定位,从协同对象、协同内容、协同服务环境三方面剖析其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5.
数字参考咨询项目协同应用模型以协同环境、协同管理应用平台和数据交换服务中心为基础,采用多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而成.但在构建该模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数字参考诲询项目管理的协同性、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还要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强化数字参考咨询的后台服务支持,使数字参考咨询项目协同应用模型充分体现组织文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数字出版产业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科研图书馆的传统竞争优势。为促进科研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商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打造了"全产业链"式融合共生策略:在产业链上游,开展面向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与专题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内容合作;在产业链中游,开展面向参与OA出版与数字出版生产性服务外包的技术合作;在产业链下游,开展面向提供数字出版增值服务的市场合作。以其为范本,我国科研图书馆可通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建设统一的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规范,建立旨在保障数字版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数字资源市场化交易模式,实现科研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商的包容联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宋培义  王立秀 《新闻界》2012,(12):48-51,62
数字媒体内容产品交易平台具有双边市场的特征,它可以将内容提供商和内容需求方通过平台连接起来,为它们提供交易服务并获得相应的收益。本文探讨了数字媒体内容产品交易平台的双边市场结构、特征及定价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媒体内容产品双边交易平台在户聚集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数字出版发展迅速,数字出版内容服务种类也日益丰富,但大多数传统出版企业主要还是以简单的咨询服务、知识服务为主,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发展数字出版更要发挥出版单位内容资源的优势,发展多种数字内容产品,为受众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服务,朝数字内容服务方向发展。一、数字内容服务的界定1.数字内容服务的概念数字内容服务是指向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提供数字产品,或帮助其制造、传播数字产品的所有相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从生产定位、生产对象和行业布局来看,专业出版单位的知识服务属于混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同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相比,专业出版单位存在行业知识供给落点偏差、知识服务产品类型单一和行业定位模糊等问题.专业出版单位知识服务再升级,需要调整思路,深入专业作业生产场景,在用户互动的基础上创新知识产品形态,聚力发展优势核心业务,由点及面拓宽特定行业、领域专业知识服务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1.
数字人文的快速发展给档案馆知识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数字人文背景下档案馆知识服务研究现状为切入点,阐释数字人文下档案馆知识服务的价值,进一步从知识平台服务、知识成果服务、知识协同服务、知识体验服务等角度出发,分析数字人文背景下档案馆知识服务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12.
孙莉 《山西档案》2020,(1):87-93
目的:说明档案数字资源协同服务实现机制的重要性,优化档案数字资源协同服务实现机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档案数字资源协同服务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当前,档案数字资源协同服务机制的实现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别是档案资源整合的难度较大、档案馆之间缺少沟通协作、档案管理制度有其匮乏以及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结论:档案数字资源协同服务机制的优化策略势在必行,应做好档案资源整合的顶层设计、明确档案馆各共建主体的职能、健全档案数字资源的规章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以及利益相关方为主线,归纳整合出全球国家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转型的特点,即对接数字转型整体趋势以再造国家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面向日趋广泛的受众多元拓展服务内容,以数字工具驱动服务形式创新和开放合作以建立服务主体多层次协同机制.由此提出我国国家档案馆应从把握档案事业发展机遇明确数字转型本土化内涵,融合中国特色深化服务内容体系建构,应用数字技术拓展服务空间和遵循社会化趋势建立服务主体的协同机制等层面入手,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转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文化遗产日益普遍化,其资源建设、技术赋能、服务供给等亟需通过协同治理实现提质增效。[方法/过程]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论述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提出的合理性;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论文、政策等文本中析出文化遗产治理中的协同要素,结合数字文化遗产特性构建其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最后,借助案例分析法,选取 Europeana项目进行映射分析,验证上述逻辑框架并探讨其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主要由主体协同、资源协同、服务协同与技术协同构成,并在实践中有所验证。其实现路径包括:缔造多主体合作网络、创设统一化标准方案、打造各色多元资源服务、提供可操作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李强 《新闻采编》2006,(4):20-22
新闻媒介定位,是近年来借鉴市场营销学中“市场定位”理论提出的概念。媒介定位可以借鉴市场定位理论中一些内容,但不能完全照搬这套理论。因为媒介产品与普通产品不同,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属性,媒介产品生产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市场定位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为企业获取最大利润服务的,其经济效益第一的取向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6.
徐祥伍  韩笑 《档案》2023,(10):9-14
“AIGC+虚拟数字人”为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档案馆数字服务提供了全新方向,结合人工智能时代档案馆数字服务发展新机遇,研究依托于AIGC运行原理及技术优势,分析了AIGC赋能档案馆虚拟数字人借助神经网络算法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智能AI问答;结合数据模型预先训练进行档案资料的虚拟讲解;通过信息数据检索实现档案内容的精准推送服务以及语义模型应用实现特殊人群人性化服务等四类应用场景;最后提出了AIGC赋能档案馆虚拟数字人以档案信息多模态检索完善用户服务体验;借助人机协同技术实现动态交互问答服务;依托架构多元内容服务场景拓展沉浸体验;以算法赋能智慧档案搭建丰富产品服务线四类实践路径建议档案馆从数据检索、技术支撑、场景拓展以及智慧档案搭建等方面出发,以更好地实现人工智能时代档案馆数字服务。  相似文献   

17.
“数字校园”生态中的数字教参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在线教参服务。通过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字教参服务的开展情况,深入分析数字参考服务的特点,以信息协同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数字教学参考资料系统的建设思路。在“数字校园”建设背景下,该系统通过多部门协同配合,有效融合多来源数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精准、优质的数字教参服务。以实际数据为依据,总结系统建设和服务开展的良好成效与成功经验,并对此服务未来的扩展和优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图3。表4。参考文献53。  相似文献   

19.
企业信息化的第3股浪潮——协同管理系统(CM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尽管全球范围内,IBM、微软、Oracle等IT巨头们对协同软件的技术和市场投入都非常大,我国的复旦协达、点击科技等专业协同软件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市场推广,但协同软件相关概念非常混乱,各厂商对于协同软件的定义不尽相同,用户对协同软件的概念也很不清晰。因此捋清概念,使协同软件的理论定位与产品功能更加清晰化,避免因混乱的概念而影响用户选择与使用协同软件,已经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数字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人文服务已成为推动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方式,探寻数字人文服务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渠道将为数字人文学科化发展提供新动能。文章创新性引入熊彼特创新理论框架,探讨数字人文服务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向,并以上海图书馆为个案,阐释其在契合熊彼特创新理论框架下,供给数字人文服务的成功经验。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国内数字人文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基于产品优化、技术更迭、市场转向、资源配置、组织变革五大维度进行创新转型,熊彼特创新理论与数字人文服务的融合成为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