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加强语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关键是落实,即让学生不但要理解,还要学会运用。为此,教师就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郑银凤 《现代语文》2006,(10):46-47
长期以来,“知识中心说”在语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就是由教材向教师再向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材是没有生命的僵死的材料,是不容置疑的范本,拥有确定性和真实性;教师是绝对权威,拥有对教材本的唯一解释权;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这些观念在语教学中被长期实践着。  相似文献   

3.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认知活动,有效教学行为应指向于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期望,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素养培养的一种认知过程,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语素养,指导学生正  相似文献   

4.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教师差不多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现行的“阅读考测”似乎考测的不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考测教师在教学活动领域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过程:从字、词、句、段、篇章到语知识、背景知识乃至语言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5.
语教学由于长期沿用前苏联“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巴赫尔巴特以教师注入式为主的“五段教学法”的影响,教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的灌输来进行。其实,学生对课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教师“灌”得了的。语课本身的特点,就在于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亲自去观察、体验、分析和操作等等,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得真  相似文献   

6.
张萍 《青海教育》2006,(7):40-40
语言是语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际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它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教学语言艺术,只有运用优美的语言教学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那么,语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相似文献   

7.
刘大华 《物理教师》2007,28(7):20-21
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指让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探究学习作为教学目标,是指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并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学生的经验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在现实教学中,探究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实践,但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语创造性思维教学就是以语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语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语学习环境、启发学生创造动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新问题、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并把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转化为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获得愉悦和满足的语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9.
张玉峰 《现代语文》2006,(12):75-76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现代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向学生单纯传递知识的过程。新课程也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知识,而且要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并且激发学生勇于质疑。语课堂学习本身就是生活化的,充满创造力的,词汇日新月异,语句无限生成,语运用在实际中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0.
吴勇 《江苏教育》2001,(1):35-38
教学语新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语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这里的“自主语实践活动”,也就是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其语学习潜能,激发其语学习兴趣,培养其语学习的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的语自主学习。它与以教师的“讲”为主的传统教学相比,  相似文献   

11.
语教学中,教师借助创设情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等心理活动,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将内涵丰富的词句具象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和加深对语言字的理解、领悟,这是语教学向本源的网归。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指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用于各学科的学习。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主动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不协调——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情境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吸引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自行获得知识,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从而获得终身可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自主的、主动的探究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呢?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教学作为一项特殊的师生活动,有着它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语的教学内容存在于教材教参中.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话语中.存在于师生思维的展开、精神的交流和情感的波动中;语教学的形式体现于教师的举手投足和脸色眼神.体现于学生的听说读写多种训练活动。体现于黑板、挂图及各种现代音像设备运用等。为了实现语教学目标,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语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既要贯彻一定量的内容.又要运用适当的形式。这样.学生既有所学又有所乐,在师生互动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培养品性。然而。近几年来.随着语课程改革的进展.不少语教师热衷于形式的学习和更新.求新求异求精彩。致力于形式的尽善尽美,而忽视内容的调整、改革和提高。一种形式主义的歪风正在我们语教学的田园里滋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可见,在小学语教学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是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黄和芝 《云南教育》2003,(17):41-41
自学能力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努力获取新知识和增强能力的一种行为变化过程。如何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去“学”。教师要在“导”上下功夫。物理教学中的“导”在课堂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学语言艺术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是口语。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书面语,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口语。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精心组织、有效引导、真诚合作都离不开教学口语。  相似文献   

18.
本是学生语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知识,培养语素养的一个载体。新课标根据教学对话论把阅读教学过程界定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对话的本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及建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语考核的束缚.教学过程固定于“照本宣科”、“满堂灌”.一些经典作品被解剖得肢离破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发挥.学生失去品味,涵泳领悟的工夫。老师的讲读则完全替代了学生.像这种缺乏学生个体真正参与的阅读活动,其实是一种伪阅读。而且对于本的解读,不能囿于一家的权威定论。因此.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本。同时.又能超越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说,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英语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它不仅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注意口语的运用,而且也不能忽视另一种无声的语言--Body language.因为在师生交流过程中,Body language这一种无声的语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贯穿着整个的教学过程,从知识、情感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脸语、眼语等表情神态语以及手势语都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且容易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对于习惯使用母语而没有英语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确实大有裨益.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想针对Body language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位语教师无论是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教学,还是平时的一个单元和一节课的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之前都得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状况。除了要了解学生的天性特点和具体背景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语知识与技能的起点状况,同时还要在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随时了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状况。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