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毛豹皮樟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毛豹皮樟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变程度,提高增殖系数,试验对其不同的外植体(顶芽、叶片、带腋芽的茎段)、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不同的抗褐化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豹皮樟不同的外植体褐化率不同,其中带腋芽的茎段褐化率最低,30d时为72%;1/3MS基本培养基中的带腋芽茎段褐化率最低;维生素C与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变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在1/3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8g/L的活性炭时外植体褐化率最低,仅为12%,增殖系数为4.5。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倒挂金钟中间繁殖体增殖的最优培养基,采用L_9(3~4)正交试验,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分析3种重要因素6-BA(6-苄基腺嘌呤)、NAA(α-奈乙酸)和蔗糖,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倒挂金钟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6-BA、NAA、蔗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 mg/L、0.05 mg/L、30 g/L时,对倒挂金钟分化和增殖的效果最好,各因素对增殖作用的影响主次水平依次为蔗糖6-BANAA.蔗糖质量浓度过高易导致丛生芽褐化,过低易导致丛生芽玻璃化、黄化;6-BA和NAA质量浓度过低时,易导致丛生芽褐化,6-BA质量浓度高时易导致丛生芽玻璃化.试验确立了倒挂金钟中间繁殖体增殖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采用配有不同浓度Mn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比利时杜鹃.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Mn含量低于0.45mg/kg时比利时杜鹃黄化率比较高,且黄化率与营养液中锰含量成反比;而高于0.45mg/kg时为0.故要使比利时杜鹃不出现黄化营养液中Mn浓度应不低于0.45mg/kg.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比利时杜鹃正常和黄化叶片内Mn的含量,结果显示,当体内Mn含量低于49.04mg/kg时比利时杜鹃出现黄化现象,进而推断其体内Mn的临界值应在5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4.
采用氨水浸渍法对果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讨论不同氨水浓度(5%、10%、15%、20%)对果壳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改性后的果壳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水浓度对果壳活性炭的结构及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氨水浓度为10%时,活性炭表面形态清晰,凹槽分布均匀,比表面积提高至775.1382m2/g,较改性前提高了6.5%;改性前后活性炭微孔孔径集中分布在3.5 nm;果壳活性炭的吸附率随氨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氨水浓度为10%和15%时,吸附率分别达到86.51%和86.54%,吸附率相比改性前有所提高。而当氨水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率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5.
当前莲藕组织培养常以取自田间的藕芽为外植体,但受到取材季节限制和外植体难消毒等因素的影响.对此,本研究以淮北白莲藕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条件、褐化控制方法、丛生芽诱导和生根培养基等进行优化,拟建立淮北白莲藕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破壳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可在3 d内实现白莲藕种子萌芽,且萌发率超过90%;在培养基中添加抗氧化剂和活性炭都难以有效控制莲藕褐化,而0.5 g/L植物凝胶则可将白莲藕外植体褐化降低至10%左右;丛生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5 mg/L 6-BA+0.5 mg/L GA3+0.5 g/L植物凝胶,诱导率达68%;1/2 MS液体培养基附加0.5 mg/L NAA生根率达到100%.该研究将有助于淮北白莲藕的脱毒培养复壮及种质资源改良.  相似文献   

6.
王光 《贺州学院学报》2012,28(2):140-143
菜心是华南地区主要生产的蔬菜之一,但其病虫害严重,贮藏时间短、采后黄化和腐烂损失大等原因影响了菜心的生产与贮藏保鲜。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对菜心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与对照相比,经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菜心在生长期间虫害指数低,根冠比有所提高;在采后2 oC贮藏期间切口腐烂率和叶片黄化率有一定程度降低,其中以浓度为1μmol/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水晶葡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碱,在不同处理时间下,运用套罩法进行染色体加倍诱导,确定最佳处理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并对诱导的变异植株与对照植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解剖学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8 mg/mL的秋水仙碱处理5 d效果最佳,处理后的植株为变异四倍体的可能性较大;经该处理后的植株在节间距、叶片厚度、SOD酶活性、气孔密度及大小、导管直径及长短、细胞大小等指标上均明显强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8.
活性碳在半夏组织培养中的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半夏成熟叶片的初代培养中,使用0.25 ̄0.5%的活性碳对材料褐变有抑制作用;而加入活性碳对半夏试管苗的伸长有促进,但不同浓度差异不显著;0.05 ̄0.25%的活性碳能降低半夏玻化苗率,1%的活性碳则对苗的生长有抑制。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外源K~+对盐碱胁迫下海滨锦葵Na~+吸收的影响,试验以海滨锦葵为研究对象,在盐碱条件下添加K~+,测定海滨锦葵植株株高、地径、干质量、组织Na~+含量及其细胞分布.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添加外源K~+,增加组织Na~+含量,而海滨锦葵植株株高、地径、干质量基本受到抑制.此外,添加K~+后,在较低浓度盐碱下,植株地下部分Na~+由细胞质向细胞壁转移;在较高浓度盐碱胁迫植株中,其地上部分的Na~+由细胞壁转向细胞质中保存;其他部分Na~+分布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黄芩苷提取率和干膏率作为鉴定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滇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pH值等对鉴定指标具有显著性影响.黄芩苷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水倍量12倍,pH为10,回流提取2次,每次2h.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软籽石榴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程度,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转瓶间隔时间、培养基的硬度、吸附剂的使用方面进行了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消毒最适时间为7~9min,10d转瓶1次降低褐化的效果较好;使用硬度为5g/L琼脂的MS培养基,并添加0.1 mg/LNAA+0.1mg/LIBA+1.0mg/L6-BA+30g/L蔗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g/L可有效控制褐变并获得较高的愈伤诱导率。  相似文献   

12.
以袋鼠爪花基部侧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BA 1.0 mg.L-1+NAA 0.05 mg.L-1+Ad 1‰+卡拉胶7 g.L-1+蔗糖20 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0.5 mg.L-1 BA+0.05 mg.L-1 NAA+Ad 1‰+卡拉胶7 g.L-1+蔗糖20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1NAA+Ad 5‰+卡拉胶7 g.L-1+蔗糖20 g.L-1.炼苗后,移入泥炭和沙比例为2: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13.
应用植物离体快繁培养技术研究凤尾鸡冠瓶苗开花技术,结果表明:凤尾鸡冠的种子用0.1%的HgCl2灭菌8 min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90%;最佳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1 mg·L-1+6-BA 1.0 mg·L-1+蔗糖20 g·L-1+琼脂10 g·L-1;经过壮苗后的植株在MS+PP3330.5 mg·L-1+NAA 0.01 mg·L-1+蔗糖20 g·L-1+琼脂10g·L-1培养基上培养,开花率最高,为81%;适当减少MS培养基中氮含量,能提高凤尾鸡冠瓶苗开花率;光照强度为3 000 Lx时,瓶苗开花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安诺兰的试管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云南、海南名优野生兰花品种安诺兰(AnotahainanensisSchitr)的种子作外植体,采用试管无菌发芽的方法,成功地培养出试管苗.合适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为Hyponex3g/L+水解乳蛋白1g/L+活性碳02%.较好的生根培养基为Hyponex3g/L+NAA05mg/L+活性碳02%.MS基本培养基不适合安诺兰的试管培养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发生褐变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发生褐变的情况,分析了发生褐变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驯化培养从受Pb2+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在含Pb2+浓度为300 mg.L-1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耐Pb2+细菌菌株(B19),对该菌株吸附Pb2+能力及影响吸附Pb2+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Pb2+的吸附速率较快,在5 min内,培养液中Pb2+去除率达到76.4%,在30 min达到吸附平衡.pH、培养基、菌量、Pb2+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在吸附时间为30 min,吸附温度为30℃,菌龄为3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pH5.5,Pb2+质量浓度85 mg.L-1,菌量6 g.L-1时,其对Pb2+去除率可达92.6%.  相似文献   

17.
以丽格海棠巴科斯品系叶片为材料,进行外植体的诱导培养、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无根苗生根培养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探索其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MS+BA1.0mg/L+NAA0.2mg/L培养基上丽格海棠叶片诱导不定芽效果最好;在MS+BA0.1mg/L+NAA0.0lmg/L培养基上继代增殖效果较好;在1/2MS+NAA0.2mg/L培养基生根诱导培养效果较好.苗高6cm可出瓶过渡移栽,并保持90%以上的空气湿度,温度为(25±3)℃,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木霉L-7利用稻草粉和玉米秸秆粉作为发酵基质进行的固态发酵;探讨了稻草粉和玉米秸秆粉的比例、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通气量对其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稻草粉54.0g,玉米秸秆粉27.0g,麸皮19.0g,葡萄糖1.0g,硫酸铵1.0g,磷酸二氢钾0.1g,培养基含水量为1∶3;最优化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天,通气量为60g/1000mL。在以上条件下,纤维素酶活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以无患子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无患子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芽苗生根以及植株再生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诱导出叶片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0.5mg·L^-1 TDZ+0.4mg·L^-12,4-D+6.0mg·L~AgN03,诱导率为86.4%。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0.5mg·L^-1NAB.+1.0mg·L^-1TDZ,分化率为42.5%。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3MS+0.5mg·L^-16-BA+0.5mg·L^-12,4-D,生根率为4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大豆根瘤菌AWCS13-4菌株在YMA、TY、PA、BSE 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AWCS13-4菌株在YMA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粉为最佳氮源,最佳p H为7.0,最佳接种量为3%,最佳培养温度为30℃。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4个因素进行优化,其最佳培养组合为:每升培养基中添加蔗糖10 g,酵母粉3 g,Mg SO4·7H_2O 0.2 g,K2HPO40.5 g,NaCl 0.1 g,CaCl_2·5H_2O 0.05 g,Rh微量元素液4 m L;p H为7.0,接种量为3%,培养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