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 (2005年上海高考题)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现以铁的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取聚合硫酸铁,为控制水解时Fe^3+的浓度,防止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必须先将原料中的Fe^3+还原为Fe^2+,制取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2.
观察SnCl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n^2 Cl^- H2O=Sn(OH)Cl↓+H^ ,往平衡体中加入稀HCl,左边增加了Cl^-浓度,右左同等程序增加了H^ 的浓度,平衡似应不移动,怎样解释?文章给出了这类问题的一种通用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鉴别Fe^2+时,教师通常采用的试剂一般是FeSO4或FeCl2等物质。一方面,由于FeSO4或FeCl2等物质属于强酸弱碱盐类物质,其溶液极易发生水解。另一方面,由于Fe^2+在盛放的容器中因密封不好时极易发生氧化,致使Fe^2+的检验很难获得成功。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该实验过程中利用Fe^2+的一种复盐去进行实验.取得了令人相当满意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有关碳酸氢钠溶液受热碱性增强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问题的提出 在试管中加入NaHCO3溶液1mL,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酒精灯加热,红色变深,表明溶液碱性增强,一般认为其可能的原因有两条:一、是由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HCO3^-+H2O - H2CO3+OH^-;△H〉0,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右移,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化学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Fe^2+和Fe^3+的转化,可以改进为探索陛实验: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如何实现Fe^2+和Fe^3+的转化?让学生首先设计实验方案,其次交流设计思想,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探索过程比空洞的讲授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信息加工、构建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一、矛盾的次要方面和主要方面发生转化 NaHCO3溶于水后,HCO3^-既可以水解,又可以电离,且以水解为主、电离为次.因而NaHCO3溶液呈碱性:HCO3^-+H2O=H2CO3+OH^-,HCO3^-=CO3^2-+H^-.NaAlO2溶于水后。AlO2^-只能水解,NaAlO2溶液呈碱性:AlO2^-+2H2O=Al(OH)3+OH.  相似文献   

7.
1)Fe^3+、Fe^2+及其化合物的颜色 Fe^3+在水溶液中呈棕黄色;Fe^2+在水溶液中呈浅绿色;Fe(SCN)3呈血红色;Fe(OH)3沉淀为红褐色;Fe(OH)2沉淀为白色;Fe2O3固体为红色;Fe3O4固体为黑色;FeO固体为黑色.  相似文献   

8.
通过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掺杂Fe^3+、Cu^2+的TiO2.以日落黄为目标降解物,研究Fe^3+、Cu^2+掺杂TiO2为催化剂的紫外光催化反应,考察了金属离子的掺杂量、催化剂的加入量、光照时间、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对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效果优于Cu^2+掺杂.在Fe^3+、Cu^2+掺杂比为1.5%,Fe^3+、Cu^2+掺杂催化剂用量分别为0.04、0.1 g/L,紫外光催化降解2 h,pH为10,初始浓度为6 mg/L的日落黄100 mL的条件下,Fe^3+、Cu^2+掺杂的催化剂脱色率分别达92.14%、58.68%.  相似文献   

9.
范鹏洁 《广东教育》2006,(10):41-44
一、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3容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  相似文献   

10.
原题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铜 解析 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形成盐酸和氯化亚铁的混合物,氯水中含有强氧化剂Cl2,HClO可将Fe^2+氧化成Fe^3+,而硝酸锌与过量盐酸形成硝酸也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相似文献   

11.
孙长春 《化学教学》2006,(11):57-57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针对盐的水解明确指出:“在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酸或碱后,由于增大了盐溶液中H^+或OH^-的浓度,使平衡向左或向右移动,这样,就可以抑制或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受浓度、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其反应产物不同。Fe与HNO3反应,首先生成Fe^3+,Fe^3+有较强氧化性,可与Fe反应生成Fe^2+,所以,Fe与HNO3反应的生成物与Fe和HNO3的物质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RBA,研究了其光谱性能及对Fe^3+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RBA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和乙醇/水溶液形成的混合介质中,对Fe^3+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荧光检测。在pH为7.0,553/576 nm条件下,随着Fe^3+的浓度递增,RBA荧光强度呈现显著线性增强。其荧光增强主要是由于Fe^3+诱导了分子中的酰胺闭环结构发生开环,导致分子结构的共轭程度增大。此外,RBA对其他常见金属离子Cu2+,Ag+,Zn2+,Cd2+,Hg^2+,Na^+,K+,Mg^2+,Ba^2+,Mn^2+,Co^2+,Ni^2+和Pb2+等的硝酸盐溶液几乎不引起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变化。  相似文献   

14.
冯彩婷  杨丽霞 《考试周刊》2010,(44):239-240
本文作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谷类中的铁含量,采用干灰化法处理样品,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在pH=4--6的范围内.邻二氮菲能与F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和物Fe(phen)3^2+,根据络合物的吸光度及标准曲线可求得铁含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比较不同离子注入对杉木生长差异,为离子注人技术在杉木育种上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能量50keV,不同剂量Fe^+及Ti^+注入杉木种子,观察注入后其对杉木幼苗苗高及相对电导率影响.Fe^+及Ti^+注入对苗高长生均呈波动上升趋势,Fe^+D4剂量对苗高促进作用较强,Ti^+D3剂量对苗高促进作用较好,随着幼苗的生长,苗高增幅之差表现出下降的趋势.Fe^+及Ti^+注入处理组的电导率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导率在D3剂量时都上升达到最高点,分别上升了9.5%和4.8%;同剂量下Fe^+的上升幅度均大于Ti^+,对电导率的影响更娩著.Fe^+及Ti^+对幼苗的苗高具有促进作用,并随注入剂量升高促进作用有越强的趋势;Ti^+注入相比Fe^+注入,对细胞膜造成损伤程度低.  相似文献   

16.
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化学反应中的一类,其水解平衡移动规律完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本文对外界条件的改变对CH3COONa H2O!CH3COOH NaOH水解平衡体系的移动是如何影响的进行了探讨。一、温度的改变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由于CH3COOH和NaOH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CH3COONa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该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即增大水解程度的方向)移动,溶液的碱性增强;降低温度,该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即减小水解程度的方向)移动,溶液的碱性减弱。二、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CH3COONa的水解反应是在溶液里进行的,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无任何影响。因此,改变平衡体系的压强,CH3COONa的水解平衡不发生移动,其水解程度不变。三、浓度的改变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1、增大CH3COONa的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CH3COONa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碱性减弱。2、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质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水的质量增加后,溶液中CH3COONa、CH3COOH、...  相似文献   

17.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能主观臆造化学反应 例如Fe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6H^+=2Fe^3+ +3H2↑,Fe与盐酸等弱氧化剂反应只能生成Fe^2+,因此这样书写就不符合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8.
题1 已知铁元素在氧化物中通常只有+2价、+3价两种化合价,今测知铁的某种氧化物晶体的化学式为Fe23O25,其中Fe^3+和Fe^2+的粒子数比为_____.  相似文献   

19.
采用碱性溶液提取、酸水解沉淀等工艺分离纯化了黑葵花籽皮色素,呈天然黑色,其得率为12.5%(以粗品于原料为准),并对该色素的理化性质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黑葵花籽皮黑色素耐光、耐热;对还原剂较稳定,对强氧化剂不够稳定;碱性条件下较稳定;Cu^2+,Ca^2+,Na^+,Zn^2+等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护色、增色作用,Fe^3+,Al^3+虽有减色作用,但不明显;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黑色素。  相似文献   

20.
Fe^2+、Fe^3+在中学化学中是常见的重要的两种离子,两种离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种,为便于学习和应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