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沫若前期的诗歌创作与泛神论思想的关系问题,是长期以来早已为人们所注意的一个研究课题。从《女神》的最早的研究者谢康、闻一多开始,直到近几年,经过不少人的研究,逐步扩大了研究的范围,深化了研究的内容。应该充分肯定,几十年来,虽然这项研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断过十年,但仍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以往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总的来说,一是无限夸大了泛神论在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的思想理论包含哲学、神学、政治学、教育学、诗学等,其文艺思想也承接于多学科理论思想,并形成带有多重特色的文艺观.时代背景及先哲们的文艺思想是影响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外因,柏拉图的哲学主张、政治理想、美学观点和心理条件是内因.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对后世西方诗学、西方现代心理文艺理论、二十世纪文艺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中国的文化建设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也是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尽管他的文艺观点,诸如“兴、观、群、怨”说、“辞达辞巧”说、“文质彬彬”说、“尽善尽美”说等等都是只言片语的,却有着内在的逻辑性。把礼治思想渗透在文艺思想之中,是孔子文艺思想的核心;明显地重视文艺的功利性,突出文艺的教化作用,在文艺审美中恪守中和论,是孔于文艺思想的主要特色。他的文艺思想,无论是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的一面,对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和理论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借用泛神论一词,在理解泛神论概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日本宗教观中自然万物皆可为神的特点和日常审美观的描述,了解泛神性观点与欧洲泛神论的异同,以及泛神性对日本古典美学所产生的影响。并且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作品中所含有的泛神性特征,从而辩证地看待日本古典美学的"物哀"和;"幽玄"的特性。使我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日本古典美学。  相似文献   

5.
马吉芳  黄丽娅 《职大学报》2009,(1):12-13,31
郭沫若对墨学基本上持全盘否定态度.本文拟就墨子"尚同"思想,提出与之不同的看法和意见.通过以<墨子>文本本身,来论证郭沫若认为墨子的"尚同"是极权政治并以"王公大人为本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的文艺思想是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文艺思想不仅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深入发展.邓小平文艺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它自成体系,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本质、创作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都作出了科学的回答.笔者无力细致勾画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只就他文艺思想的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学习中的认识.如何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围绕这个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多方面科学的指导思想,对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起了重大作用.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化的根本前提.”并且始终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也就成为社会主义文艺胜利发展的基本保证,他要求“各级党委都要领导好文艺工作.”他  相似文献   

7.
为反对骈文,推行古文,韩愈重新树起了儒家文艺思想的大旗,专门写《原道》对其强调。他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了“不平则鸣”的文艺思想,突破了传统儒家文艺思想的束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创作上古文逐渐取代骄文,并彬彬大盛于文坛,古文运动取得了胜利。韩愈的文艺思想也就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文艺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性气质是显著的,但郭沫若诗性气质的形成,历来有不同的看法。针对有些研究者提出的,郭沫若的诗性气质主要受外国诗人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郭沫若诗性气质的形成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9.
苏联著名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的生态思想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本文以《鱼王》以及短篇小说《世界末日》为例,阐释其生态思想中的泛神论色彩和末世论倾向,分析俄罗斯文学中生态思想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两千多年来,孔丘的文艺思想,跟他的哲学、政治思想一样,被历代反动派尊为“圣道”、“鸿教”,成为正统的文艺观,流毒极为深广。林彪及其死党,为了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除了在腐臭发霉的孔学垃圾堆中寻找政治思想的破烂武器之外,在文艺思想上同样乞灵于孔孟之道。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的斗争中,我们必须批判孔丘的文艺思想。深挖林彪所宣扬的反动文艺思想的老根子。列宁教导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论民族自决权》)要深入批判孔丘的文艺思想,就应该把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又是杰出的翻译家,兼修东西思想文化,一生译介了大量的外国文化科学著作。处于一个社会动荡,新旧文化交替的年代,郭沫若无论是诗作还是译作都充满热情和力量。作为五四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先驱,郭沫若的翻译思想,如“处女媒婆”论,“创作论”“风韵译”等,一度在中国译界掀起了译海微澜,对后来的翻译思想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42年5月我党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这次会议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引起了我党文艺思想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对于今天我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展思想政治教育、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受外国诗人的影响较多,而德国诗人歌德对他的影响最深、持续的时间最长。郭沫若翻译《浮土德》第一部至第二部之间近30年时间,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其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为:第一个阶段是崇拜、翻译和介绍;第二个阶段是“扬弃”,即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第三个阶段是借鉴和创造。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理论,以及后来的普列汉诺夫、高尔基等人的文艺理论,此外还受到俄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苏联早期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庸俗社会学的影响,这些众多的思想渊源,都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瞿秋白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儒家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继承和发扬,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儒家文艺思想是这个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儒家文艺思想关于文艺的教化作用可以归结为文治统一、文道统一和文质统一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鲁迅受到"五四"前后文坛氛围的影响,开始了对儿童的关注,并与周作人、郭沫若等人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观点.这种崭新的时代意识标志着新生一代的觉醒,但对"老者本位"思想进行价值转换却面临巨大的阻力,于是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体现出的儿童意识异常沉重而复杂.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郭沫若全部创作的最高昂的主旋律。五四时代,他就把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和怀念,进发为诗人灵感的火花,以《女神》唱出了一曲爱国主义的深情的歌;四十年代,他又以历史剧,表现了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解放后,他又赞美祖国的新貌,赞美祖国的新人新事,歌颂我们伟大的党和领袖。这种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是郭沫若传记文学的主线。郭沫若通过对自己生活思想经历的叙述描写,写出了他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战斗历程,写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18.
1955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动了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这场批判对更好地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有其正确和必要的一面。但其后来演变为一场肃清反革命分子的运动,造成了令人痛心的后果。笔者认为,毛泽东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拒弃文化学术自由讨论的思路,而赋予文艺思想和文艺见解问题以阶级斗争的性质,根本原因在于他对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9.
约翰·罗斯金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最为重要的艺术评论家,向来被视为华兹华斯的直接继承人。他的艺术评论著作中处处体现出了与华兹华斯诗作中隐含的泛神论"整体"相呼应的印记,这种呼应,是浪漫主义思潮在维多利亚时代中一支独特的回声,为新时代的美学思想注入了新气息。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和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召开的郭沫若历史剧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西安举行。出席讨论会的有史学和文学方面的代表,共三十余人。会上,除讨论史剧和史实、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等一般理论问题外,着重探讨了郭沫若浪漫主义历史剧理论和创作的基本特点、郭沫若历史剧的历史评价、郭沫若历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