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隋唐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且不说举世闻名的大、小雁塔,乾陵前护驾的石狮、翼马,阵容齐整的六十一宾王像,而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的端庄慈祥,昭陵六骏的气吞山河,颜、柳书法、唐墓壁画的遒劲写实,大运河涛涛波浪,更能体现隋唐文化的风貌。举凡流传至今隋唐文化的遗风流韵,以及诸如唐诗,佛、道思想,礼仪习尚,科学技术,唐代史学等文化精粹,都显示出中华文明的璀璨夺目。然而,在近年文化研究奇峰突起的背景下,全面反映隋唐深奥广博文化的史学专著却一直没有出现。赵文润教授主编、陕西师大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隋唐文化史》一书,顺时应势,填补了隋唐文化史研究的空白。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全面、系统地再现了隋唐文化发展的盛况。全书共34万字,从学校与科举、礼仪与法典、饮食文化、游乐文化、哲学思想、宗教、百花盛开的文苑、艺术、科学技术、历史学、隋唐人的文化素质等方面,以翔实的史料、严密  相似文献   

2.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佛教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大量中土商人信仰佛教,对佛教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从抄录佛经、举办斋会、传递经书、来往僧人等方面简要探讨了中土商人的佛教信仰情况,以研究中土商人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天水地域文化在魏晋隋唐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中原汉文化的衰落相反,魏晋北 朝时期的天水,不仅传统汉文化得到发展,而且佛教文化也勃然兴盛;加之民族融合,其地城文化呈多姿多 彩的发展趋向,从而为隋唐天水地域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开放的文化氛围 之下,天水地域文化的发展步入繁荣。天水地处中西文化交往和丝绸之路要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不 同文化的双向交流融合是天水地城文化兴盛和过渡性特色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与中医学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很多中医大家,不仅医术精湛,书法造诣也颇高。我国今天的中医人,在悬壶济世的同时,更应该习练书法来加深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医德、夯实中医理论,达到大医精诚。中医药院校书法公共课教学对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云南中医学院开设的公共书法课教学情况进行全面了分析,并与其他中医药院校中的公共书法课教学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给出对中医药院校公共书法课教学改革建议和措施,设计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书法公共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师砚农张运成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书法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书法人才,其书艺人品名重乡里。在当前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主旋律和文化背景下,深入研究砚农先生的书道人品,弘扬其爱生如子、深入经典、强调基础,关注修养、全面育人的书法教育思想,对于传承晚清民国以降的书法艺术创作及书法教育理念与方法,承嗣正统、开引后学,为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及大学院校书法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范式,对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士君子风范,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以突出展览和观赏效果为目的的"展厅书法"创作获得了发展,而书家们也以此为方向,从形、色和奇等入手,在书法的视觉形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我们在追求新思想、新观念和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应认识到书法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书家对书法创作应理性的回归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现代艺术理念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融通。  相似文献   

7.
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短暂统一的王朝,历史虽短,但在文化及其藏书事业上的成都却是巨大的。本文从佛学与经学,文学与音韵学,史学与目录学,艺术与科学诸方面,阐述了隋朝在文化上的成就;又从藏书的搜求,校整和纂曲等方面,阐述了隋朝在藏书事业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继承能够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多项“非遗”技艺面临着传承人高龄化、传承人才链“断档”等严峻挑战。如何突破困境,将非遗手工技艺有效传承迫在眉睫。“非遗”项目引入课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加速了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一体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批判继承是我们对待祖 国文化传统应有的正确态度,也是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应该得到坚持和强调。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在40年代初提出“关中本位政策”,并明确认为这一政策在武则天之前仍保持并推行着。经过对《周书》和《隋书》等传主籍贯的分析,对陈氏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关中本位政策”在隋朝炀帝时就开始发生变化,到初唐特别是唐太宗时已不复存在。其根本原因,与山东地区在隋唐之际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创新发展政策,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大连海洋大学应用型转型创新发展试点专业为例,结合工作实际,从学校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绩两个方面加阐述,并提出了未来推进试点工作的主要措施,为地方高校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经验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TOC、MRPII和JIT三种生产管理理论,对三者在计划与控制方面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它们在处理能力约束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在生产中可以MRPII为主线,结合TOC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控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成果共享的一项重要战略,目前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影响了该地区城乡居民对改革开放成果的公平分享。通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大城乡对接性制度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和城乡财政投入等路径,可以实现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更充分、更平等的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纳米线、氧化物纳米带)作为研制纳电子器件理想的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工作主要集中在氧化物纳米带、碳纳米管的功能化及其和纳米器件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田径在参加近20年来世锦赛、奥运会国际赛事所表现出的特点,描述了中国田径实力的演变过程和特点,揭示了中国田径优势项目发展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北京奥运会世界和中国田径成绩进行预测,为中国田径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探讨词体生成的诗源说和乐源说都有偏颇。从四、五、七言诗体形成与音乐的关系以及隋唐燕乐歌辞的发展可看出词体确立是诗乐离合嬗变发展的产物。词主要是在音乐的带动和诗乐结合传统的滚动发展以及文人歌妓联手催生等一系列社会文化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重要职能,服务方式主要有合作建立研究平台,联合申报科研项目,联合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指导,区域文化研究与传播,区域决策咨询,科学普及等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人才观念、人才选用与开发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变革中小企业人才选用策略,调整中小企业人才开发策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实践,针对学生特点,总结介绍了一些具体做法,并对实践过程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责任,校园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后盾等方面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