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住低练(HiLo)训练法是由高原训练发展而来。本文讨论了HiLo与传统高原训练法的区别,以及HiLo对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有研究表明,HiLo不仅能引起与高原训练相类似的增强有氧运动能力的有效生理刺激,同时又避免了高原训练不能维持相应运动强度的不足。HiLo一方面改善了机体呼吸系统、心肺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HiLo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的延缓机体疲劳的产生,从而使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但值得注意的足,HiLo所产生的训练效果会受到训练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及运动员的个体差异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住低练即HiLo训练法,是近年来被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高原训练方法,可以解决传统高原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就HiLo训练法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胡扬 《游泳》2006,(2):4-7
HiLo是英文living high-training low的缩写。直译过来就是高住低训,即让运动员居住在高原或人工低氧环境,训练在平原或较低高度的地方。HiLo由美国学者Levine(1991)提出来后,立即引起有关专家,学者们的注意。美国、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很快在这方面大量投资,做了很多基础研究,并转向实际应用。目前,HiLo作为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住低训(livinghigh—train—inglow)即HiLo,是一种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有效的耐力训练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HiLo训练法的起源和发展,及着重与运动能力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耐力训练的新方法—(HiLo)高住低训法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47  
胡扬  黄亚茹 《体育科学》2001,21(2):66-70
HiLo(living high,training low)训练法是近年来被提出来的一种新型、有效的耐力训练方法。研究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解释HiLo训练法的应用意义,并对国外HiLo训练法的发展状况及HiLo训练法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HiLo(高住低训)——耐力训练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1990年美国学者Dr.Leving提出HiLo (高原居住、低处训练 )的新方法 ,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实践证明这是比传统高原训练更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以比较的角度介绍此方法 ,旨在引起我国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加强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训练手段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丰富,高原训练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讨论了从高原训练到亚高原训练HiLo到IHI到LoHi各种训练手段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了各种训练手段的利弊。  相似文献   

8.
模拟高原训练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传统的耐力训练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逐步完善,训练方法不断改进,发展出一系列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这些方法在沿袭高原训练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摒弃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效利用其优势,为科学运动训练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采用文献法,综述了近年来模拟高原训练法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合理利用这些训练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 竞走训练的首要问题是方法问题。现在训练的方法可以罗列出很多,如努米尔的匀速训练法、霍迈尔的法特莱克训练法、格施勒的间歇训练法、迪亚德的“马拉松”训练法以及高原训练法、互补训练法、小周期多课次训练法等等。每当一种新的训练法被认知和采用后,必然会带来新的成绩突破和世界记录。竞走运动成绩的演进史和王魁教练的训练都证明了这一点。他敢于传统突破,创立了“四氧”训练法,将量、强度、技术、恢复与人体的适应与控制科学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传统高原训练、HiLo训练及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三种比较热门的训练手段,每种训练手段都为国内外教练员所广泛采用。本文从历史角度、训练方式、负荷以及其运动生理学基础几个层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以期为为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和教练员进行深入研究和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手段,已在运动实践中得到认同,其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逐步完善,训练方法也不断改进,本文以比较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传统高原训练、HiLo与HiHiLo三种高原训练方法的利弊以及在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重视,并能合理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大量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模拟低氧训练的新方法和新进展进行总结和概况,并从运动生物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对这些方法的应用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帮助科研人员和教练员更全面地认识这些问题,同时在训练实践中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方法。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1·高原训练的利与弊;2·模拟低氧训练的提出和基本思路;3·模拟低氧训练的模式、方法及利与弊;4·模拟低氧训练不同方法与高原训练的异同。作者通过图表对此项训练主要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LoHi与传统高原训练和HiLo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对于模…  相似文献   

13.
模拟高原训练的新发展——从HiLo到HiHiL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HiLo(living high-training low)作为提高运动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已得到体育科学界的认可,并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最近,在HiLo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exercise high-training low,HiHiLo)被认为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大有取代传统高原训练的趋势。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解释HiLo、HiHiLo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原训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实施高原训练足当前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项目提高竞技能力妁重要途径之一。科学掌握高原训练法妁基本原理与应用方式足提高高原训练效益妁关键。详细讨论了高原训练法应用妁基本原理和分类、高原训练法妁主要功能和特点、高原训练法妁基本结构和要素、高原训练法的应用方式与要求等问题,旨在为教练员提供高原训练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外低氧训练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杨 《山东体育科技》2007,29(4):104-105
1 国外低氧训练研究现状 以“living hisht ,trairing low,HiLo”为关键词组在Medline上搜寻,可以发现国外学者2005年以来共发表11篇HiLo的相关论文。在这11篇论文中,有9篇是以优秀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HiLo的应用性进行研究。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较,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以机理为主。从所发表的论文看,虽然国内在机理方面的研究质量优于国外同类研究,但HiLo是一项应用性特别强的研究,显然我们与国外的研究相比缺乏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互补训练法———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徐连进贾昌志一、问题的提出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很多,如努米尔的匀速训练法、霍迈尔的法特莱克训练法、格施勒的间歇训练法及现在的高原训练法等都为中长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人们未对有机体的结构、机能充分认识和挖...  相似文献   

17.
夏培玲  王璟 《体育科学》2011,31(4):75-80
高原训练是人体运动科学研究领域内很重要的分支,是运动训练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2005—2010年高原(或低氧)训练相关研究文献索引资料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发现近几年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表明,现阶段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研究前沿热点主要集中在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以及高原训练模式的探索研究,如最大耗氧量、血红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高住低练等。众多学者研究发现,中等海拔高原(2 000~2 500 m)以及不小于3周的"高住低练(HiLo)"方法其效果要优于传统高原训练(HiHi)方法。Levine BD、Stary-Gundersen J、Saunders PU等著名学者在高原训练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是高原训练研究的重要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构成了高原训练研究领域的重要知识基础,并成为备受关注的主要参考文献群。  相似文献   

18.
《体育师友》2015,(5):24-2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小学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绳梯训练法和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绳梯训练法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优于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符合因材施教、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要求,是一项非常适合在小学阶段运用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建议教师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安排绳梯训练动作,循序渐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几种低氧训练模式(传统高原训练、间歇性低氧暴露、高住低练、低住高练、高住高练低练)优点、不足及对机体机能的影响。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最新出现的亚高原训练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付善民 《体育世界》2013,(12):80-81,77
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对高原适应的生理机制进行了阐述,对高原训练法的三种主要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海拔高度、高原训练的周期和每天的高原暴露时间,提出了进行高原训练应注意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