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基于魔灯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学习的动力机制直接影响着对课程学习的质量。在对上海师范大学东行记魔灯网络课程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动机学习理论,初步探讨了教师、学习活动、学习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基于魔灯网络课程学习驱动的影响,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魔灯(Moodle)是免费开放源代码的学习管理系统,具有容易安装、使用和管理等特点。利用魔灯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无纸化集体备课已成为集体备课的新趋势。文章详述了利用魔灯实现无纸化集体备课的必要性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魔灯的课外网络学习基本模式,期望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基于魔灯的课外网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高质量地教学和学生高质量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魔灯是一个完全开放源代码的学习管理系统(LMS),是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以魔灯为基础媒介,能够体现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学习,也可以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主要讨论基于魔灯教学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以及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课程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魔灯(Moodle)的课外网络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魔灯的课外网络学习基本模式,期望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基于魔灯的课外网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高质量地教学和学生高质量地学习。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选课走班的推进,信息技术课堂在教学资源呈现、教学活动设计、学生作业提交、作品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以作者将魔灯应用于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中的实践体验,探讨为什么要构建魔灯教学管理平台、如何构建魔灯平台、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来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7.
基于魔灯(Moodle)的交互性学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期网络教学的不足是交互性不强,而师生交互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与学习资源以及生生之间交互的效果,进而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如何进行有效交互,是网络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魔灯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一线光明。本文即对交互的含义、魔灯的特征、其对教育的影响及魔灯的交互性学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魔灯(Moodle)是一个基于混合学习理念(Blended Learning)模式的网络教学平台。利用魔灯(Moodle)进行教学,有多处优势:拓宽教师备课形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进行全程跟踪调查;对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进行多样化考核等。魔灯(Moodle)也有其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提高网络技术及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1 关于魔灯(Moodle) 魔灯(Moodle)的全称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CMS)之一,它的主要功能大致分为网站管理、学习管理、课程管理3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魔灯(moodle)是一个开源的学习管理系统(LMS),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本文主要初步讨论如何利用魔灯实现基于网络的互动式学习管理系统,拓展课堂教学,实现平等、协作、共享、开放的新型教学与学习新模式,建构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Moodle是国际知名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本文以Moodle为关键词,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2004—2013年间中国知网上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绘制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归纳我国Moodle平台本土化研究的主要领域。文章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高校网络教学实际对Moodle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云计算环境下的Moodle应用、基于Moodle的移动学习、个性化定制学习、利用Moodle搭建MOOC平台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网络课程为例,对基于Moodle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型教学进行研究,阐述了Moodle平台中的"资源库"和"活动"工具在自主学习型教学中的使用,介绍了运用"活动进度"和"限制访问"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状态进行监控与管理的方法,构建了基于Moodle平台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国外发布Moodle学习平台以来,该平台逐渐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简要介绍Moodle平台的课程设计优势,基于国内外2006—2020年间的研究成果分析该平台的研究趋势以及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国内外对Moodle的研究从起初对技术手段的探讨逐渐落实到实践层面的应用,并促进外语教学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Very few research papers and case studies have shown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both Facebook and Moodle in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students. This study sought to evaluate the educational benefits of the increasingly popular Facebook—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social life as well as their academic life—and to compare it with the widely used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Moodle.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surveyed 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Belgrade’s Faculty of Organizational Science in Serbia on their attitude toward Facebook and Moodle as productive online tool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SPSS software packag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using Facebook as an educational too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using Moodle and how it affects students’ everyday learning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5.
Moodle平台在线学习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对Moodle平台在高校的使用效能进行评估,经过数据分析找出学习者在使用平台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分析了学习者在Moodle平台在线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学习障碍,希望可以对于今后Moodle平台的更好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在应用Moodle平台在线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utomatic approach that detects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in order to provide adaptive courses in Moodle.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e IL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interaction behavior within Moodle by applying a data mining technique. In conjunction to this, an adaptive mechanism that was implemented in Moodle is presented. This adaptive mechanism builds the user model based mainly 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learning styles in order to adapt the presentation and the proposed navigation to students’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and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 evalua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approach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learning styles and the effect of the adaptive mechanism.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formed, namely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control. The first had access to a Moodle course that automatically detected their learning styles and exploited the adaptive mechanism, whilst the second had access to the standard version of a Moodle course. The results were promising since they indicated that our proposed approach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learning styles attained adequate precision compared to other works, even though the patterns considered are less complex.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aptive mechanism positively affected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8.
混合学习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由于混合学习是有机地整合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E-Learning这两种典型教学形式,因此虚拟学习环境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在介绍混合学习和Moodle的基础上,提出在Moodle平台上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9.
面向网络资源的双向适应性学习需求,设计基于Moodle平台的适应性网络教学活动,以程序教学为主线,融入适应性学习理论,使用Wiki协作学习、Blog反思学习为主要方法,通过设计具体教学过程并且进行实践应用,实践表明:把适应性学习理论应用到Moodle的教学平台中,能更好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