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数字化时代和新文科建设背景,展开对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契机和内在需求,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图书情报档案学科发展的功能作用,提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现途径和建议。研究认为,新文科建设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基础和技术支持,图书情报档案学科可以通过与数据科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图书出版管理中,探索图书出版管理模式数字化趋势与实际运营的协同发展并加以优化,推动图书出版业转型升级。【方法】通过分析图书出版管理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传统图书出版管理模式在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图书出版管理模式融入数字化运营的协同发展对策,展望图书出版管理数字化模式的发展前景。【结果】图书出版单位要构建数字化管理服务模式的核心体系,优化图书出版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坚持数字融合发展的根本遵循,实现行稳致远。【结论】图书出版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趋势明显,在实际运营后会使数据成为生产力,人工智能工具助力降本增效,区块链技术为版权管理赋能,形成人力资源精准化服务平台,实现业财一体化,助推图书出版单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结合图书内容数字化的工作实践,并以我社"沪版图书内容数字化"项目(二期)建设为例,对内容编辑加工和内容上传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并对图书内容数字化提出几点思考,探讨图书内容数字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陆静一 《出版广角》2015,(10):46-47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版社的图书档案管理已经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图书档案信息载体和管理方式将受到冲击,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改革为出版社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对推动我国社会文化市场的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信息时代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提高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姝 《图书馆学刊》2012,(3):26-27,65
基于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经验,对比部分图书管理实例,分析了各种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特点,展望了未来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璞 《兰台内外》2020,(15):79-80
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高效和高质量的图书管理方式,对企业管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看重数字化图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由于数字化图书具备便捷、安全、高效等特点,企业越来越重视图书数字化建设。在建设数字化的过程中,图书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思路会影响到信息获取效率等方面工作。本文将以企业图书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思路方法方面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逐渐由传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转变,但是各环节在数字化发展的程度上存在差异。文章主要对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的编辑加工和质检环节的数字化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运用,总结出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质检环节的数字化相关应用和经验相对较少,对数字化质检的模式和具体流程进行探索,提出实施方案设计。【结果】进行数字化探索,有助于提高图书编辑出版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图书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发展。【结论】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是图书出版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出版社要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化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应用,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陆晟 《出版广角》2014,(2):66-67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已呈现出显著的数字化特征。数字化图书出版编辑,不仅仅是图书的数字化,或是编辑出版流程的数字化,而是整个编辑出版体系的数字化。编辑出版数字化是一种全新的编辑出版理念,其对于整个图书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呈蓬勃发展的趋势,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新的模式,美术图书的数字化也渐成趋势。同时,美术图书在图书出版的发展中本就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其数字化同样有着自己的特征和问题。本文从讨论美术图书数字化的意义出发,分析了美术图书数字出版的现状,提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时代传播的特征尝试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于佳 《出版广角》2015,(12):98-99
本文以图书数字化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图书数字化的途径.笔者先从当前广阔的市场需求、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自身的优势对图书数字化可行性展开论述,进而从POD(数据中心产品)概念、手机媒介、图书分类、电子书格式等方面论述了图书数字化的实现途径,以求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梁凤鸣 《出版广角》2014,(15):66-67
文章对西方儿童图书的数字化发展现状、问题与营销策略进行梳理,并得出结论:童书的数字化发展是未来的趋势,童书的数字化营销不仅可以拓宽传统图书的营销模式和渠道,也能够促进图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是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版权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传统版权法未随科技发展适时有效调整,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深陷版权困境,进展缓慢.通过对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困境的法律分析并结合版权市场现状,我国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版权困境的破解需要司法、立法和版权管理三个层面的联动.而在破解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版权困境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诸如利益相关方对话机制和数字安全技术等措施在版权人和社会公众间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刘迪 《新闻世界》2013,(5):270-27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出版数字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当前,我国图书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相关人才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对图书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版权保护难以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图书出版单位网站的同质性相对较高等问题。为促进其持续发展,今后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培训更新出版单位观念,促进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技术提供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电影与音乐相继进入数字化时代后,音乐图书也紧随其后开启出版数字化模式,这不仅是音乐图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音乐图书出版立足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最佳方式。基于此,本文对音乐图书出版数字化的定位、根本任务和具体措施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一些观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图书出版史显示出图书出版是朝着内容优质、内容表现形式优美、载体优良、传播便利的方向发展的。图书出版发展规律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决定了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图书内容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决定了图书的长久存在性,但是数字出版改变了图书的内容表现形式、载体和传播方式,使数字图书可以实现“图文音像并茂”,并通过网络传播。图书的社会需求是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8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及各在京传统图书数字化转型相关单位的领导与数字出版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涵盖了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及具体实践;传统图书出版单位在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规划等问题。会议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飚主持。  相似文献   

17.
在日趋复杂的营销环境和日益迭代的图书出版模式驱动下,图书营销要完成传递图书信息、提升销售、维系读者关系的目标,已经无法完全通过人力实现,势必需要借助数字化工具.本文结合对国内外出版机构营销中的数字化工具的梳理,分析了数字化营销工具如何赋能图书营销的运营、提升营销效率.通过对数字化营销工具发展和应用的探究,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和理解图书营销中的技术基因,探寻当下复杂营销环境及技术背景下的图书营销破题之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针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图书出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保障图书出版可以更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满足人们数字化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图书出版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曾翔 《采.写.编》2024,(2):124-126
伴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育图书出版的不足和弊端日渐显露,其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文章从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入手,全面阐述了教育图书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详细剖析了当前教育图书出版转型面临的难题,并从开发数字资源库、线上线下复合出版、建设网络平台、开发APP等多个维度入手,就如何实现教育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性举措。  相似文献   

20.
周琳 《出版广角》2021,(6):91-93
大数据时代,读者线上阅读需求迅速增长,音乐图书出版面临读者需求多样化、图书编辑流程优化等问题与挑战.音乐图书出版应顺应大数据时代需求,注重数字化发展与传播,以提升读者阅读与研究的便利性.音乐图书数字化主要包括整合图书内容、加强版权保护、构建数字化平台、制定行业标准等,以此创新音乐图书的产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