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了102例石蜡包埋的乳癌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并探讨了DNA指数(DNA Index.DI)和S期细胞比例(S-phase Fraction,SPF)与临床预后因素及病人术后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显示:16例为DNA二倍体,8例近二倍体,78例(77%)非整倍体。非整倍体癌较二倍体/近二倍体癌的SPF高。DI值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况、原发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病人诊断时的年龄无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较阴性组、晚期肿瘤(Ⅲ、Ⅳ期)比早期肿瘤(Ⅰ、Ⅱ期)的DI值高(P<0.05),而非整倍体率仅有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DI值作为一个预后参数比倍性分析统计效率高。SPF与病人的各预后因素及生存情况无明显关系。二倍体/近二倍体癌病人较非整倍体癌病人的生存率高、无瘤生存时间长,说明流式细胞术DNA含量测定确实可为乳癌病人的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Skp2表达与膀胱移形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对73例膀胱移形细胞癌进行组织学分级及分期,另取22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各例组织中Skp2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0.7%(37/73),Skp2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显著相关。结论:Skp2是评估膀胱移形细胞癌恶性程度,估计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对64例尿路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结果是示:ER、PR阳性率分别为53.1%和50.0%;其中在高分化癌中ER、PR表达高于低分化癌;分级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率随肿瘤分期升高而下降,但分期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单发肿瘤、多发肿瘤及复发肿瘤之间,男女两性肿瘤之间及尿路各部位之间,ER、PR阳性表达率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尿路移行细胞癌ER、PR有较高的表达率.且和分级正相关,提示ER、PR表达可能对尿路移行细胞癌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可作为肿瘤愈后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72例喉癌患者耐药基因与临床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喉癌组织中的P—gP、GST-Ⅱ、TopoⅡ和TS,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72例喉癌患者中,P—gP阳性66例、GST-π阳性50例、TopoⅡ阳性28例、TS阳性12例。P-gp的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局部复发均相关,GST-π、TopoⅡ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S的表达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术后是否复发及GST-π的表达均与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相关。结论:喉癌患者P-gp、TopoⅡ、GST-π、TS的联合检测十分必要,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术后复发及联GST-π可以作为判断喉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DNA非整倍体的出现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标志之一.食管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中,DNA异倍体的出现是恶变的早期信号.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癌细胞生物学特性,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肿瘤生物学特性及其发展规律.测量和分析细胞核DNA含量与倍体对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恶性程度判定、疗效估价、预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肿瘤细胞DNA倍体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的现状,希望对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对食道良恶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预测食道癌前病变的发展转归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方法对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血浆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30例正常成人血浆中VEGF进行检测分析。结果: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随分期、分级的增高而增高;膀胱癌手术前患者血浆中VEGF的浓度高于手术后。结论:1.VEGF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2.血浆中VEGF水平可有助于预测膀胱癌患者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胚胎抗原的免疫组化表现.方法:选取2003年-2013年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10例,再选取膀胱移行细胞癌50例,Ta-T1期23(46.00%)例,T2期11(22.00%)例,T3期9(18.00%)例,T4期7(14.00%)例,G1级12(24.00%)例,G2级23(46.00%)例,G3级15(30.0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MMP-2、MMP-9实施染色,分析MMP-2、MMP-9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的MMP-2、MMP-9染色均呈现阴性,50例膀胱癌中,间质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均有MMP-2、MMP-9表达,尤其以肿瘤细胞MMP-2、MMP-9表达为主.随着肿瘤分期的增高,MMP-2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MMP-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肿瘤分级的增高,MMP-2表达和MMP-9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侵袭过程中,MMP-2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估计预后方面,MMP-2表达或将成为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25例其它泌尿系疾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尿液Fn含量,并同时测定尿肌酐(Creatin,Cr),计算Fn/Cr比值,比较各组人群尿Fn/Cr比值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肿瘤分期、分级尿Fn/Cr之间的差异;比较其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敏感性。结果: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尿Fn/Cr比值为(46.4±26.5)mg/mol,明显高于正常人(14.7±8.8)mg/mol及其它泌尿系疾病患者(28.2±22.7)mg/mol。以34mg/mol为标准,尿Fn/Cr比值诊断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77.8%。尿Fn/Cr比值与上尿路肿瘤分期分级有关。尿脱落细胞学检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敏感性为53.3%,采用Fn/Cr检测较脱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Fn/Cr可作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指标。其高低与膀胱癌的分期、分级有关,可大致判断浸润度和恶性度,并可用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探讨He—Ne激光幅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采用He—Ne激光处理HL-60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凋亡百分率。发现在57.24J/cm^2的He—Ne激光作用下,HL-60细胞的凋亡百分率为12.83%。同时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1期减少,S期降低,G2期增加。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He—Ne激光照射下,导致细胞DNA断裂,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16个枇杷品种的二倍体和自然多倍体为试材,研究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和气孔密度与倍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孔密度与倍性相关性不显著;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气孔叶绿体数平均值分别为14.22、17.98和17.46,多倍体气孔叶绿体数比二倍体有明显增多,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多倍体之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叶绿体数有明显差异,但各品种叶绿体数分布有近似规律;以16为界来判定倍性,叶绿体数少于16的为二倍体,大于或等于16的为多倍体,对二倍体和多倍体判定的准确率分别达92.8%和94.2%。因此,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可作为判定枇杷倍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探讨mdm-2基因与睾丸肿瘤发生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7例睾丸肿瘤中mdm-2蛋白表达水平.发现有12例标本mdm-2蛋白阳性表达,并且与睾丸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提示睾丸肿瘤恶性程度与mdm-2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mdm-2蛋白表达可能成为睾丸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183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乳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0%(141/183)和65.6%(120/183)。乳腺癌组与良性对照组MMP-2、MMP-9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MMP-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10),与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均〈O.01);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2),与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均〈O.01);MMP-2和MMP-9的表达与年龄、月经状态、病理类型以及雌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③MMP-2、MMP-9高表达组10年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组。结论:MMP-2、MMP-9均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 sarcoma,IDCS)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学及预后等。方法报告1例极其罕见的胸壁软组织IDCS,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女性,34岁,因左下胸壁皮下肿块2个月入院行单纯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IDCS,3个月后患者原手术部位肿瘤复发。再次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并给予放化疗。患者病情进行性恶化。于首次入院诊断后9个月死亡。结论IDCS非常罕见。通常好发于成人的淋巴结。男性略多于女性。本例发现肿瘤位于皮下软组织,文献中尚属首例。其临床特征和光学显微镜不具特征性,借助免疫组化和电镜可以诊断。IDCS具有高度侵袭性,病程进展快,约半数病例短期内死于该病。  相似文献   

14.
黄芪成分F_3新制剂对胃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黄芪成分F3新制剂对胃癌(BGC-823)细胞株体外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基因组DNA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基因组DNA电泳出现“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出现低于G1期DNA含量的亚二倍体凋亡率.[结论]黄芪成分F3新制剂对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VEGF、Survivin和COX-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份膀胱癌组织标本(其中初发患者标本52份,复发患者标本33份)和13份正常膀胱组织标本VEGF、Survivin和COX-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VEGF、Survivin和COX-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VEGF、Survivin和COX-2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数目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者在膀胱癌复发患者与初发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组织中VEGF、Survivin和COX-2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VEGF、Survivin和COX-2在膀胱癌组织中出现特异性表达上调,三个指标联合检测更有助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分期的判断及指导预后.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4例乳腺癌、41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了细胞粘附分子CD_(15)检测。结果发现,CD_(15)。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9.8%和58.3%,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 01),10例正常乳腺组织仅4例呈CD_(15)弱阳性反应。CD_(15)表达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CD_(15)表达阳性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显著高于单纯癌(P<0.05),组织学Ⅱ~Ⅲ级显著高于Ⅰ级者(P<0.05),临床Ⅲ一Ⅳ期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者(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在一组原发部位和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配对标本中,CD_(15)表达无明显差异性。CD_(15)阳性的乳腺癌Cath-D和c-erbB-2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D_(15)阴性者(P<0.001)。结果提示,CD_(15)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尿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并界定其临床参考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34例其他泌尿系疾病患者及29例正常人的尿Fn含量,并同时测定尿肌酐(Creatin,Cr),计算Fn/Cr比值,比较各组人群尿Fn和尿Fn/Cr比值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肿瘤分期、分级尿Fn和尿Fn/Cr之间的差异;利用尿Fn/Cr比值与其它尿生物标志物比较它们之间的优势。结果:膀胱癌组尿Fn含量(583.4±302.5μg/L)、Fn/Cr比值(149.5±93.3mg/mol)与其他泌尿系疾病组Fn含量(209.3±125.0μg/L)、Fn/Cr比值(52.4±36.2mg/mol)以及对照组Fn含量(134.3±83.6μg/L)、Fn/Cr比值(38.2±22.7mg/mo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尿Fn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和76.2%,尿Fn/Cr比值分别为81.8%和79.4%。另外,不同分期、分级膀胱癌患者的尿Fn含量及Fn/Cr比值也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后提示尿Fn/Cr比值与目前多种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膀胱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基本相似。结论:尿Fn含量及尿Fn/Cr比值在膀胱癌的临床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价值,是诊断膀胱癌的一种较理想指标;尿Fn含量及Fn/Cr的高低与膀胱癌的分期、分级有关,可大致判断膀胱癌的浸润度和恶性度,并可用于膀胱癌的预后评估,但目前仍不能代替膀胱镜;界定其临床参考值为250μg/L(Fn)和62mg/mol(Fn/Cr)。  相似文献   

18.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3,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又占80%以上,大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为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失去根治机会。化疗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传统药物如奈达铂或长春瑞滨对晚期NSCLC效果不佳,吉非替尼(Gefitinib)作为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初步的临床试验已证实对传统肿瘤治疗手段治疗失败后的难治性NSCLC患者仍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1-2]。我们应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4月-2007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ⅢB~Ⅳ期NSCLC患者40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至少有1个可测量病灶。无化疗禁忌症,无其它恶性肿瘤病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和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均无差异(表1)。男性均有吸烟史,女性无吸烟史。表1 40例患者临床资料特征组别性别男女年龄(岁)范围中位病理类型腺癌鳞癌分期ⅢBⅣA组12 8 25~79 54 13 7 6 14B组8 7 27~78 5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鼻腔非翟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在59例原发于鼻腔NHL IE期患者中,化疗+放疗33例。放疗+化疗8例,单纯化疗10例,单纯放疗8例,化疗方案为CHOP。结果:全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2%,42.0%和38.5%,不同治疗方法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3943),但生存曲线显示,放化组优于其他组。临床分期显示,IE局限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84.2%、67.7%和62.0%,IE超腔组患者为50.0%、14.3%和14.3%,差异有显著性(P=0.0012)。首程化疗≥3个周期24例,首程放疗≥40G,16例,完全缓懈率(CR率)分别为25.0%和75.0%,差异无显著性(P=0.002)。首程化疗2,3~4,5~6个周期的CR率分别为10.5%、25.0%和25.0%,差异无显著性(P=0.48),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相关死亡率均以化放组为高(39.4%,15.2%),但差异无显著性(P=0.202,P=0.693)。结论:Ⅰ期鼻腔NHL患者首选放疗,以尽早达到局部控制.再根据临床分期及恶性程度或国际预后指数(IPI)酌情给予更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对手术后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l、3年生存率,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全部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根据临床和术后病理确定为Ⅰ~Ⅱa期,Karnofsky评分≥70分,年龄在35-75岁。治疗组术后两周给予平消胶囊治疗,一次4~5粒,3次/d,90d为一疗程,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病人的1、3年生存率,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5%、66.5%;对照组为94.0%、64.5%。两组1、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生活质量调查、体重、卡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消胶囊具有增加患者免疫力及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但对术后Ⅰ~Ⅱ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1、3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