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2012年3月京津唐地区气溶胶综合观测实验的地基和卫星遥感数据,结合SBDART辐射传输模型,进行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中细颗粒居多,气溶胶消光较强,散射性明显,前向散射比例较大.北京、塘沽、唐山大气顶气溶胶平均辐射强迫分别为(-6.58±5.06)、(-13.65±11.51)和(-11.68±7.72)W/m2,地表气溶胶平均辐射强迫分别为(-30.14±13.21)、(-39.11±20.5)和(-28.06±13.34)W/m2,大气层气溶胶平均辐射强迫分别为(23.56±9.50)、(25.46±12.93)和(16.38±8.23)W/m2,说明气溶胶对大气顶和地表产生显著降温效应,对大气层产生增温效应,因此有利于逆温结构的形成,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虽然北京站点辐射强迫值较小,但其辐射强迫效率在3个站点中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其单次散射反照率最小.  相似文献   

2.
土壤含水量是气候、水文和生态等研究的重要参数。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法是遥感监测土壤含水量的常用方法。以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为研究区,使用MSG-SEVIRI (Meteosat Second Generation-Spinning Enhanced 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er)晴空数据,构建地表温度日较差-植被覆盖度特征空间。在此特征空间上,结合研究区土壤质地数据,建立土壤含水量反演模型反演土壤体积含水量。利用西班牙REMEDHUS (REd de MEDiciòn de la HUmedad del Suelo)土壤含水量观测网络的实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均方根误差均在0.05m3/m3以内,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常用的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特征空间的结果对比证明,以地表温度日较差替代地表温度,能够减小地表温度反演误差导致的土壤含水量估算误差,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3.
定量化分析不同遥感观测卫星所反演的大气CO2浓度之间的差异,对于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准确揭示全球大气CO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CarbonTracker模型模拟的大气CO2廓线数据对SCIAMACHY、GOSAT和OCO-2卫星反演的大气CO2柱浓度数据进行校正,并通过计算卫星校正前后的差值分析不同卫星观测平台对大气廓线的响应差异。同时比较分析不同时空尺度的各卫星观测所刻画的大气CO2柱浓度变化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SCIAMACHY的差值明显大于其他2颗卫星,且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区域分别显示(-0.25±0.15)×10-6和(-0.38±0.25)×10-6的浓度差异。消除这些差异后,3颗卫星的CO2柱浓度观测数据显示相似的季节变化、年变化特征以及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数据可用来整合这3颗卫星由于观测仪器响应和时空尺度不同所引起的大气CO2柱浓度数据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球气溶胶监测网(AERONET)观测资料,借助平面平行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香河站和太湖站多年晴空条件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结果表明,SACOL、香河和太湖地区大气层顶气溶胶日平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7.2±7.1)、(-11.7±9.5)和(-14.9±8.3)W/m2,地表处分别为(-21.9±12.2)、(-36.5±29.5)和(-42.2± 21.0) W/m2,大气中分别为(14.7±9.7)、(24.8±23.0)和(27.3±16.5) W/m2.香河站和太湖站气溶胶对地表的降温和大气的增温大于SACOL站.地表和大气中辐射强迫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敏感,而大气层顶处敏感性较弱.沙尘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大于所有气溶胶的平均值,且对地表降温和大气增温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雾霾灾害的发生具有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葵花8号卫星是日本气象厅发射的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具有观测范围广、观测频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非常适合雾霾过程的动态监测。本文提出利用葵花卫星可见光波段数据及地表反射率比值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新算法,并在北京区域选择2017年5月17日和18日两个雾霾日进行反演实验。反演结果分别与国际AERONET 3个站点Beijing、Beijing-CAMS和Beijing-PKU站观测数据,葵花官方气溶胶产品,MODIS官方气溶胶产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算法的反演结果,在反演精度、有效反演空间范围、有效反演时间范围、空间分辨率等方面均为最优。最后通过对北京区域两个雾霾日小时级气溶胶AOD反演结果的时空分析,探讨雾霾过程的时空动态变化。从AOD反演结果时间序列图像中,清楚地看到雾霾污染中心的移动方向及加重或减轻的动态变化状况,说明应用葵花卫星数据反演气溶胶对雾霾过程的监测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测大豆冠层高光谱及叶绿素a数据,利用植被指数和三波段方法建立大豆叶绿素a的高光谱反演模型. 通过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实现NDVI和RVI波段的重新选择,提高了基于2种植被指数的模型反演精度. 比较而言,三波段方法建模反演大豆叶绿素a含量的精度较改良后植被指数的更高(R2=0.81).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波段重新组合的植被指数建立的估算模型可以提高大豆叶绿素a的估算精度;三波段模型法可以筛选更好的波段来构建模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豆叶绿素a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7.
对利用浅地表长时间气象地温序列分析提取稳态地温梯度信息的方法中可能存在的 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手段.因为与大地热流密度相联系的地温梯度 一般在0.01~0.03 ℃/m左右,而过去气象地温观测一般仅读数到0.1 ℃,本文认为这样的读数精度很难满足大地热流密度测量的要求,但通过对长时间累积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等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可能实现突破.本文也讨论了气候变暖趋势对浅表地温梯度的影响.百年尺度地表长期单调增温确实会引起浅表地温梯度的减小,使其偏离构造大地热流密度的地温梯度,但是在百年尺度增温1℃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地温梯度误差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且可以利用气象资料对地温梯度进行校正.利用新一代高精度数字气象地温资料进行大地热流反演是可行的方法,但需要从现在起进行长时间的资料积累.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是水文、农业、生态等众多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参数。基于已建立的简化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结合全极化雷达数据的特征,消除简化模型中的粗糙度参数,以提高反演的精度。通过简化经验模型分析,结果显示VV/HH、VV/VH和HH/HV极化组合均能够较好地模拟裸土区土壤水分,其中VV/VH极化组合模拟结果最好。利用Radarsat-2数据反演黑河中游裸土区和植被区的土壤水分,并利用实测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VV/VH极化组合反演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度较好,裸土区和植被区土壤水分反演RMSE分别为0.006和0.017 cm3·cm-3,说明VV/VH极化组合能够较好地反演裸土区域土壤水分。这为快速准确获取区域土壤水分反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不变目标区域法对1992-2013年DMSP夜间灯光数据进行相互校正、饱和校正和影像间的连续性校正,提取出同期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夜间灯光强度信息,并与统计GDP数据建立线性、指数、二次项和乘幂回归模型。通过比较预测GDP与统计GDP误差,选出各自的最优拟合模型。结果表明:1)校正解决了DMSP夜间灯光长时间序列影像之间不稳定、不连续的问题;2)校正后的DMSP夜间灯光数据集与GDP强相关;3)中国大陆GDP预测的指数模型最佳,R2达到0.97,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1.32%;4)31个省级行政区按时间序列构建GDP预测模型优于每年各省级行政区模型。4个直辖市和经济总量前6的行政区指数模型最优,其余省份二次项模型最优,R2均达到0.95以上,GDP预测相对误差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针对鄱阳湖地区湿度大且地表复杂多变的特点,从地表能量平衡出发,简化了陆-气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通过分析影响湿地蒸散的关键因子,建立了基于组分净辐射、组分土壤热通量、组分温度的湿地组分蒸散遥感模型.利用MODIS数据对鄱阳湖湿地的蒸散进行试验,根据TM分类图像得到了基于MODIS数据的1km各地类组分比率图像;在计算组分净辐射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地表组分间对净辐射的作用差异,用组分比率、组分温度和组分反照率得到了各组分净辐射;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鄱阳湖湿地蒸散的分布.通过用余项法、实测数据和历史资料对新模型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客观地反映鄱阳湖湿地蒸散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1.
辽河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具有“三凹三凸”的构造格局.依据 1 2口系统测温井数据和 47块岩石热导率测试结果,计算了东部凹陷 1 2个高质量的大地热流数据.东部凹陷地温梯度变化于 10~ 50℃/km之间,岩石热导率变化于 0.819~ 2.914W /m·K之间,平均 1.667W/m·K,热流值变化于 45.7~ 70.0×10-3W/m2 之间,平均为56.1(±6.98)×10-3W/m2.热流分布的格局是古潜山带和斜坡带高于洼陷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异构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如何优化簇内节点的通信半径,从而最小化网络的总能耗.定义节点的能量消耗模型为E=a(dα+c)、网络半径为 R 、层数为 K .对节点通信半径不可调的网络,证明了α=2、c≤4R2时,或α=4、c≤4R2、K≤ 6 R时,最小化网络总能耗的簇内节点通信半径的上界为 α c/(α-1) .对于节点通信半径可调的网络,在α=2时,提出了自内而外依次最小化每层簇内节点的平均能耗来确定节点通信半径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探索北京地区SARS发病例数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关键气象因子与发病例数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SARS疫情气象危险度预测和报警分级.应用SPSS统计软件,将SARS发病例数与998个气象因子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再将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与发病例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逐步回归法求出回归方程.相关分析表明,SARS发病与前期气象因子相关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平均相对湿度、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平均降水量、平均气压、平均云量、平均日较差;其中与平均相对湿度、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云量为负相关,与平均风速、平均气压、平均日较差为正相关;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回归方程为:Y=218.692-0.698X630-2.043X716+2.282X921,决定系数R2=0.847;建立了SARS发病气象危险度5级预警模型.结论是SARS发病与前期气象因子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SARS的流行特点有季节倾向性;最关键气象因子依次为X630(前第13至第17天平均气温)、X716(前第13至第17天平均相对湿度)、X921(前第9至第13天平均风速);SARS最易流行的气象条件为:平均气温16.9℃(95%CI10.7~23.1),平均相对湿度52.2%(33.0~71.4),平均风速2.8m·s-1(2.0~3.6).  相似文献   

14.
垃圾焚烧厂排放重金属Pb的吸入性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CALPUFF模式模拟某市多个垃圾焚烧厂排放重金属Pb浓度的空间分布,进而对Pb的吸入性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受局地气象条件及地形等影响,Pb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及地形依赖性特征.秋冬季扩散范围较大,地面浓度高值区位于西南部,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分别为7.9×10-3和7.0×10-3μg/m3,春夏季扩散范围相对较小,浓度高值出现在中部,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5.4×10-3和7.5×10-3μg/m3.各季节健康风险分布与地面质量浓度分布一致,儿童的暴露风险是成人的近2倍,成年男性暴露风险比女性稍高,但均远低于USEPA推荐的非致癌风险参考值,风险增量不及背景浓度下风险值的4%.  相似文献   

15.
采集兰州冬季采暖期及夏季PM2.5样品共60个,通过DRI 测定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 结果显示:冬季OC和E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5.39±13.88)μg/m3和(13.80±5.41)μg/m3,夏季分别为(9.74±3.30)μg/m3和(4.44±2.00)μg/m3,冬季污染远高于夏季. 冬夏季OC和EC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76,表明冬季兰州PM2.5中OC和EC的来源相似. 二次有机碳质量浓度冬夏季分别为(8.48±6.10)μg/m3和(3.07±2.20)μg/m3,约占OC含量的(22.46±11.93)%和(31.29±18.51)%,表明兰州冬夏季PM2.5中OC的来源均以一次排放为主,夏季二次源贡献高于冬季. 对8种不同温度段碳质组分分析表明,兰州冬季生物质燃烧较夏季有所增加,夏季可能主要为机动车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