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拙作《太极拳手概说》、《陈氏太极拳技击术》、《太极推手的战术运用》发表以来,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太极拳爱好者的来信,在众多的来信中,他们对笔者在太极拳技击领域的探索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同时也有部分读者对笔者的某些太极拳技击观点提出了置疑,他们认为太极技击要有自己的特色,只有在粘黏连随不顶不抗中使对手败北,才可谓太极拳的技击,而笔者提出的太极技击实作,  相似文献   

2.
马杰  唐金柱 《武当》2005,(1):12-15
“武当太极十三势推手”是武当玄门丹派门内独有的一种推手锻炼技艺,也是太极拳技击用法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和“武当内功太极拳”套路相辅相成,拳架可谓理论,推手即是实践,当拳术套路炼得纯熟细腻,中正圆满,能内外合一,虚实刚柔具备之后,就可将在练架中得来的刚柔内劲,运用到练习推手对抗中,以充分发挥推手的独特技法。  相似文献   

3.
徐言平 《中华武术》2006,(10):42-43
太极推手科学地综合了太极拳运动中的精华:棚、捋、挤、按。它将人体各部关节和各组肌肉的活动与呼吸相配合,吐纳养生,强身健体,进而可提高技击对抗技术。 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广泛开展,太极拳爱好者在掌握高层次单练技艺的基础上,对练习太极拳推手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总结多年来学习太极拳的体会,我认为太极拳运动是先辈们在研究击打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练拳架的同时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武术以训练击打技术为重点,于是产生了太极推手运动。  相似文献   

4.
技击术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含义的太极拳就不能称之为“拳”,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才可达到武术之上乘。太极推手是练习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基本方法,“沾连黏随”作为太极推手技法特点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太极推手的始终,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技法来进一步揭示太极推手之精妙。  相似文献   

5.
张宝银 《武当》2011,(1):16
推手:太极拳修炼过程中的一种练功方法和手段。推手练功,旨在落实拳理,掌握拳法。太极拳"着熟"、"懂劲"、"神明"功夫,均源于推手。推手双方必须遵守"沾连  相似文献   

6.
太极推手是一项文明、高雅的传统武术技击形式,是衡量与检验太极拳习练者知劲、懂劲及技术运用的一种方法。自明代太极拳产生以来,经过王宗岳、陈长兴、杨禄禅、武禹襄、李亦鱥等几代太极大家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包括各门派太极拳推手  相似文献   

7.
和有禄 《中华武术》2002,(12):30-30
和式太极拳为拳架、推手、散手三者合一,拳架与技击相一致,拳架为体,推手为用。走架行功中的要求推手中必须做到,如不贪不欠、守中用中、上下相随、明三节六合、轻灵圆活等,准手是技击的实践,推手的要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拳架为体,推手为用,要体用结合。拳架是锻炼体形和大脑中枢神经的一种功夫,而推手则是运用阴阳哲理拳法而达到知己知彼的对抗功夫。如果练太极拳不练推手,就会不懂得"听劲",推手是太极拳的应用。相反只练推手不练套路拳架,则缺少技巧和方法。因此二者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若要上升到太极拳的应用境界,必须"心意着功夫"。  相似文献   

9.
捋,是太极拳中的八法之一,是四正劲,是太极拳常用的技击方法。文章从捋的方法,捋的手法,捋的用法,阐述捋法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同时还介绍了捋法在太极推手中如何应用以及注意的问题,与太极拳爱好者共勉。  相似文献   

10.
在瞬息万变的技击对抗中,战胜对手,掌握制胜的主动权,表现在有形与无形两个方面:有形的为动作,即外在身体形态,它包括身体姿势、位置、力量、速度、平衡等;无形的为精神、意识、气势、节奏等。按照不同属性和层次,可将太极拳技击概括为力量、速度、技术、战术、心理五大要素。这些是技击能力的综合体现,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正>技击是太极拳的本质,是太极拳的最主要的功能,太极推手是太极拳技击的实战性训练,是练习“听劲”和达到“懂劲”的必然途径。当然,太极拳推手技术的基础是拳架。当拳架练至身法没有缺陷,能够做到劲力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一气贯串,通达顺遂;以及腰为主宰,周身一家,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就为推手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练习拳架是体,练习推手是用。由体到用,由用到体,体用结合,循环往复,才能长功夫。  相似文献   

12.
周家和 《武当》2005,(11):12-13
太极推手是一项由两人进行的徒手对抗性运动。由于它不按固定的套路,而是因人因势灵活地运用太极拳招式、手法进行无伤害的攻防技击竞技比赛。所以不但要求运动员具有深厚的功力,大无畏的勇气.更要有灵活的头脑,积极的思维。太极拳的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蓄与发、开与合、呼与吸、攻与守、粘与走、意与力、内与外等等阴阳关系,对太极拳推手极为重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十大关系,学  相似文献   

13.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开展太极推手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技击技巧认识和探求太极推手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太极拳运动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林泉宝 《武当》2003,(7):15-15
推手技法,是武当赵堡太极之中层功夫。推手古代叫“擖手”,或者叫“打手”或“搭手”,它是太极拳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太极拳的拳架不但具有养生的作用,又是技击实践运用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技法上运用太极拳八门劲(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基本方法,以沾连粘随为太极拳之技巧,并以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之原则,来探索对方的动向、虚实,  相似文献   

15.
祝大彤 《精武》2003,(4):36-37
太极拳讲究体用结合,体,即练拳、打拳与盘拳;用,即推手和技击。凡习练太极拳的人,练几年拳后都想着学练推手,那么为什么练拳者多喜爱推手、技击呢?  相似文献   

16.
竞技太极推手项目,是伴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而产生的。70年代末,为继承发展中华武术的技击属性,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决定开展武术的对抗运动。因此,将武术散手、太极推手项目,作为体育竞技运动形式,列入了全国对抗项目的比赛内容。随着竞技推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参赛人数也逐年增加。在1998年的全国大极拳剑、推手比赛中,参加大极推手比赛的运动员就有197人,比参加太极拳比赛的人数还多,这也是历来参加推手比赛人数最多的一次。从今后发展的形势看,将会出现一批从事竞技推手运动的优秀人才。为了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教练员…  相似文献   

17.
翟维传 《武当》2001,(2):15-16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对练的内容之一。是在熟练太极拳架,掌握了一定的太极拳理,具有一定的太极基本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二人技击性训练的一种方式。是学习听劲、摸劲到懂劲的一种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被世人所认同,而体现其技击项目的推手是让人体验太极的魅力所在。推手是展示太极拳攻防技击的重要演示项目,如何在推手中战胜对手处于优势,本文通过一些实战现例和"中正"的作用对"中正"在太极推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之一。由于它既讲技击,又宜养生,练习时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尤其是不同年龄、性别、特点的人均可练习,所以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也深受国外体育爱好者的喜爱。太极推手是双人徒手的对抗练习,是太极拳技击技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要求别具一格,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经常练习推手,可以锻炼人体的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敏、速度、力量、柔韧等素质。  相似文献   

20.
距离意识又称“技击对抗度量”。其主要是指双方在格斗时,对相互间所处距离的感性判断。在瞬息万变的搏击打斗中,要想使战略、战术及技术得以实效,首先就必须掌握好合适的攻防距离,进而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