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出版界有一批既从事出版实际工作又对出版理论研究有一定兴趣的"两栖"出版人,他们以自己的理论研究支撑和推动着出版实践,反过来又以自己的出版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出版理论,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出版精神是出版人价值导向、理想信仰、道德追求的统一.出版精神作为一种伦理精神,源于出版的伦理式实践,又指导着出版人的伦理追求.出版人应承担起发展出版精神的历史使命,实现出版物品质与个人品质、自我精神和出版精神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刘清田 《出版科学》2021,29(6):5-11
提出"理论型主题出版"的概念,通过论述其必要性、重要性和必然性,揭明这是新时代出版的客观要求和出版人的责任,也是出版功能内在功能的彰显;通过提炼其应然特点和出版重点,助力业界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自觉挺拔理论型主题出版.  相似文献   

4.
正有出版研究人士曾对当下的出版业作过形象的比喻,原话记不得了,大意是出版如遭受凌迟之刑者,在技术、市场等的不停剜割下,正在一天天瘦身。传统出版已入困境,这是出版人无可奈何的事实。其一表现为图书卖场的冷落,其二体现在市场需求的缩水,其三则显现于新思维新理念的沉寂。经济压力之下,编辑出版离实务越来越近、与理论渐行渐远正在成为现实走势。  相似文献   

5.
辞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以及知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通用化,理当顺应潮流,向适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多媒体出版转型.但政策缺失、资金匮乏、人才匮乏、技术难克、版权难维等仍是目前辞书多媒体化与规模化出版的瓶颈.出版人必须站位新媒体,树立新理念,正确处理内容标准、编纂流程、用户需求、技术支撑、平台构建等关系,创设国家、出版机构、社会平台与用户之间良性发展路径,开创多媒体辞书出版规模化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红色女性出版人是中国女性与出版互动关系下的新形态,从红色女性出版人生活史研究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典型性出发,探讨红色女性出版人研究的空间与张力,挖掘红色女性出版人在出版史上的痕迹。通过对红色、女性、出版三者的关系互动,强调红色女性出版人研究的重要价值,建构红色女性出版人研究的新维度,拓展红色出版与女性出版互动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开儒 《出版经济》2004,(2):22-25
图书出版利润相关因素很多,发行折扣的控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前些年,图书出版利润主要来源于单品种图书的产量;现在,出版人获取出版利润的主要方法是加大图书品种的产量。由于两种图书出版利润产出方法截然不同,所以对出版人如何赚取利润提出了新型的较高的要求。 一般来讲,出版人通过提升单品种图书数量赚取利润的商业操作比较简单,而通过扩大图书品种数量赚取利润的经营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少品种大印量的出版方法是一种低成本运作,而多品种少印量的出版方法是一种高成本运作。 目前,图书市场已趋于正常化销售,单品种图书大量产出且…  相似文献   

8.
范军 《现代出版》2013,(4):62-66
当下出版业盛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出版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出版活动的文化本质以及出版历史实践都印证了这一点。没有文化襟怀与人文理想的人跻身出版界乃国之不幸。出版人既要脚踏大地,更要仰望星空。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的五年,既是中国出版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也是《出版广角》沿着其"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的宗旨,继续艰辛探索,为中国出版而歌、为中国出版而泣的五年。总括《出版广角》的15年,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出版发展的脉络,可以深切地感受中国出版人为中国出版的改革发展倾注的心血,可以真情体验中国出版人十五年来的欢喜、悲苦和激情。  相似文献   

10.
朱宇 《出版广角》2013,(Z1):89-93
出版资源是出版企业通过文化创新活动,完成出版使命的基础条件,出版资源与文化创新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数字信息时代的文化创新是基于深切的人文关怀基础上的创新,需要出版人以开阔的全球视野、敏锐的市场观念和真诚的服务意识为导向的出版资源观及积极的创新出版实践。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双方的优势,是当前出版人进军数字出版的最大期望和心理前提.传统出版人在现实中最大的担忧和障碍,则是数字出版没有形成统一的商业赢利模式.问题在于,数字出版是否能够形成统一的商业模式,在统一的商业模式形成之前,数字出版的做法中有哪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尚未成熟,因此,对数字出版本质的正确认识无疑有助于业界的实践探索.去中心化、多元结构以及多重属性是数字出版的本质所在,而各种形式的“中心论”则有悖于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与旨趣.  相似文献   

13.
书目推荐与出版营销密不可分.书目推荐的主体、内容、途径、方式因时而变,但书目推荐与推荐书目作为出版主脉与核心贯通全程,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从书目调查与拟定到书目推介与传播、从读者体验与反馈到产品配置与供给,出版人可以以全民阅读为目标、以推荐书目为中心线索,建构多维阅读服务体系,成就自己的主心骨地位.伴随着出版地位的提升,出版人与出版机构要提升自我品性与气质、强化一己道义与担当.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出版激励竞争和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年代做好出版质量管理,是出版人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方向。这其中不乏出版创新意识、出版流程建设、出版行业规范的执行、出版质量控制等,而对于这些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高人的意识,形成人的工作合力,达到提高出版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贺耀敏 《出版广角》2014,(17):27-29
正理论出版和学术出版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出版工作,坚持这一出版追求绝非易事,需要出版社持久的理论与学术坚守,需要出版人炽热的学术追求和学术情怀,需要社会大众,特别是读者的理解和支持。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语言生动、思想深刻,观点鲜明、要求明确,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出版工作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巢峰是我国著名的出版家、辞书学专家,杰出的出版管理经营者,出版评论活动是他出版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撰写的出版评论集中体现了专业性、敏锐性和战斗性特征,具有理论建构价值、实践指导价值和文体审美价值.巢峰的出版评论对出版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中国出版业和出版人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科技出版融合大有可为,科技出版人在新时期应牢记使命担当,找准自己的优势定位,坚持内容为王、用户至上,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媒体,勇于打破思维定式.本文列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融合发展探索实践,旨在给业界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诠释出版伦理建构因素:出版场是出版伦理塑形的结构基础,主导资本是出版伦理的决定因子,出版人习性是出版伦理践行的动力.而造成出版伦理困境的原因在于:出版行业“大规模生产场域”的扩大化带来的责任错位、出版行业管理体系的内外失衡带来出版问责缺位、“资本”与“习性”的断裂带来的责任断层.  相似文献   

19.
如何实现出版与教育的有效对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者按:当前,企业招不到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已成为我国教育制度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真实写照,"就业难"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关注并渴望获得优秀的人才,然而现实却差强人意.编辑出版专业出身的毕业生往往无法成为理想中的"出版人",反倒是非出版专业的毕业生无意中得到出版业相关单位的更多青睐.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针对我国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建议>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刚 《中国出版》2012,(12):51-53
动漫出版在愉悦受众的同时也给予受众强大的美学影响力。而目前我国动漫出版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蕴涵着暴力性审美取向的作品也在不断推出并占据传播平台,这应该引起我们重视。本文通过描述动漫出版存在的暴力性审美现象,分析其成因,指明动漫出版人应该坚持艺术之美、人性之美和民族性之美的创作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