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模式的转换,还是文化交流及文化模式的转换。因此,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认识争处理至关重要。译者既要使译作流畅易懂、忠于原作,又要保持原作中的异域文化特质。针对不同的文化层次。译者应相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成功实现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转移。  相似文献   

2.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语言转换与文化信息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又是文化信息的移植与传递.译者不仅要精通原语和目的语.同时还要掌握两种文化.要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要重视文化因素.增强文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语言转换与文化传递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商务英语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经济、文化、语言的交际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地发挥文化因素在源语语篇向目标语转换的特殊功能。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词语的处理和句法的处理同等重要。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不仅要注意词语和句子层面的翻译技巧,更要注重文化信息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方法的运用上要注重多维转换,特别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和转换。在翻译公示语过程中译者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避免翻译失误,提高翻译质量,以实现有效对外交流与沟通的目的,为广大的译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和价值核心,也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之一。生态翻译学关注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境遇,注重译者与翻译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要努力实现与翻译群落、语言与文化系统中诸要素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转化过程。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核心。词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发展过程。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思维模式,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词汇翻译中主要的文化因素。为了做好翻译,译者在翻译时应当注意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在其翻译生态环境做到多维适应选择转换,至少是语言、文化、交际"三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才能产出恰当的译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法入手,以部分钦州公示语翻译为例,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三维"转换,认为在语言维转换上译文应符合英语公示语的行文规范;在文化维转换上应适应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在交际维转化上应注重交际效果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转换过程。两种不同民族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既然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就必然涉及到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思维差异、历史因素、生活环境及宗教习俗等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发展,读者对译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译者要呈现给读者更好的译文,就应该充分重视和正确处理好文中的文化成分。  相似文献   

9.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实际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标识语文本译者的翻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具体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新世纪汉语标识语有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汉语标识语的生态翻译要着重参照"读者反应"这一重要因素,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和美学维进行转换:为确保表达准确性和地道性采取"拿来主义"和进行动态转换;为提高可接受性,考虑文化差异,遵循语言伦理;为实现交际功能和改善人际意义,"意"忘"形",字斟句酌;为创造美感,添加修辞。  相似文献   

10.
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广告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还包含着文化上的转换。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译者必须注意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文化差异与翻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而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往往受文化因素和背景知识的束缚与约束.语言是特定国家的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文化差异这一重要现象是翻译工作者所不能忽略的.换言之,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是翻译工作者成功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2.
吴秀群 《海外英语》2012,(4):161-163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很多旅游文本都负载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而这部分文化信息往往作为中国人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而省略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缺省的存在是妨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这部分缺省文化进行补偿,以达到语篇的连贯,从而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旅游文本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了六大文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翻译既是跨语言的活动,也是跨文化的活动。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反映文化才有意义。翻译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通晓两国的语言之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才能做到不仅语言意义上等值,而且文化意义上亦等值,使翻译流畅地进行。笔者在文中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就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影响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生活习俗、思维模式、文化意象等方面。译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仅需要精湛的双语技能,也需要丰厚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5.
从语篇翻译角度来说,翻译是译者把负载着文化信息的原语篇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转换成目的语语篇的形式,从而完成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这个交际过程涉及到原语作者、译者以及目的语读者。缺省是在交际过程中原语与目的语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原语信息的丧失以致产生解读的失败。因此,译者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尽量传递原语的信息,从而保存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形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工作中,要求译者面对源语文化,力求保持原味,作出恰如其分的翻译,尽量让读者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气息,体会到不同的异域风情。从而正确地引导读者去理解、欣赏、接受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跨文化翻译之所以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所以,一个合格的译者,不但要具备过硬的双语或多语能力,更要有多元文化的背景知识,对文化差异有着深刻的理解.推动文化交流,促使社会进步是翻译传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燕凌 《海外英语》2012,(15):156-158
The paper is trying to analyse idioms both in China and in England from varied aspects to help translators gain a better under 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itself.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from genercal culture,conventional culture,religious culture,historical culture,thoughts of numeral,expression of color,understanding of objective things,translators must adopt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More over,a translator should make continuous comparisons between our two cultures because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and its very sense should be matched in meanings,functions,scopes and feelings in the two cultures.  相似文献   

19.
称谓是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反映,而要把它们形象地翻译出来,译者必须明确把握翻译标准的实质,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处理文化差异问题。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翻译既是跨语言的活动,也是跨文化的活动,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反映文化才有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精通两国的语言,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能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仅语言意义上等值,而且文化意义上等值.文章从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