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知识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主阵地。教师可以从设置情境、课题探究、课堂质疑等方面来落实课堂中的知识建构问题,以满足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相似文献   

3.
李建成 《江苏教育》2014,(11):38-40
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相似文献   

4.
儿童学习的本义在于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主动建构,不仅反映了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且也体现了儿童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一种渐进过程。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等为抓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儿童主动建构学习生活展开了研究与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以及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儿童学习的本义在于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主动建构,不仅反映了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且也体现了儿童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一种渐进过程。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等为抓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儿童主动建构学习生活展开了研究与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以及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让儿童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一理念的内涵、意义、目标、原则和要求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新课程改革基本思想的认识,促进这一核心价值的实施,从而实现"让儿童和课程一起成长"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微型课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系列问题作为课题,以已知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建构知识体系为指向,探究真实问题为指针,以期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态。[1]题活动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学习、主动创造。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相似文献   

8.
论课程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价值是课程对学习者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不同的课程价值观决定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政府的责任与支持、学校的文化与氛围、教师的素养与能力、学生的主动与建构、社区的资源与利用、家长的理解与参与等是实现课程价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晓冬 《考试周刊》2009,(17):68-6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和唤起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必将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本文就培智语文教学中如何让智障儿童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邬冰 《辽宁教育》2018,(2):44-47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世界范围课程改革综合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表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等特征,通过调查分析法,依托"课程融入生活"理念,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课程体系整体建构,形成基础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三层次课程体系,展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连续性,适应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促进了儿童体验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1.
软件设计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核心课程,文章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案例的教学”与“基于项目的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课程体系设计、项目案例组织、学生团队组建、实践流程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与探索。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就业率,推动了课程和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植物生物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根据学生兴趣、市场、课程、课题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等,合理进行区域分块和资源配置;在实训体系构建中,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和课程、课题、专业需求,构建一至四年级的全程链式实训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在提高学生专业兴趣,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推进教学、生产、科研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和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以及特殊儿童康复需求的日益增加,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调适。作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的儿童康复专业,始终定位于培养能够从事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的专业教师,并将特色课程群建设列入品牌专业建设的重点工程。本文以品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课程群"特殊儿童心理康复"系列课程为例,探讨了高校课程群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遴选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基于幼儿的关键经验之上编制主题网络图是以"图画书"为素材建构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过程;注重年、学期、月、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预成活动与生成活动的统一性、学习、游戏和生活活动的连续性是课程建构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整时间、丰富内容、改变形式、投放材料和管理者的指导是保障课程实施的主要措施;建立幼儿和教师评价体系以监控效果是课程实施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的落实,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梳理,通过对课程改革、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学理性分析,进一步阐述了高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课程构建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文化在儿童精神世界中面临“断链”,作为守护儿童精神的习作教学.应当自觉消除课程建构中的“盲点”,视传统文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视传统节目为重要的教学平台,开发和架构起富有民族气韵的习作课程体系,让儿童在感悟、体验、表达等习作活动中,融入到民族文化的长河,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认识不足,更缺少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认识。将儿童科学引入教师教育课程是向“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原点的回归,也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儿童科学贯穿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典型的“儿童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开放共享、知识公益、学者合作是现代开放教育的理念。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优质课程建设与评审,发挥优质课程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从整体上促进和加强高校的教学建设和学科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基于绩效技术的观点来分析精品课程建设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建设是带动一个学校专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由于项目化高职校本课程需将课程项目化,按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实施项目式教学安排,因此须在行业指导下有企业参与才能完整实施。在项目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各角色定位为:行业进行文化渗透与传承,企业专家定位校本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是课程资源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是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