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就听人说过很久以前曾有人把编辑称作"杂家",笔者以为这是个比较贴切的称谓.倒不是看中了"家"的头衔,而是对其中的"杂"字稍有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编校合一"模式及其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的优势 关于"编校合一"的问题,编辑出版界内部讨论得比较多,探讨的侧重点多是"编校合一"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措施,归纳起来大致是编辑加工稿件不认真、校对技能不熟练、不按校对规律去校对等问题.对于这一工作模式对编校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但又不能过分关注于此.究竟是编校合一好,还是编校分离好,这不是由哪一个人的主观意愿而定的,是否有利于提高编校出版质量才是某种工作模式优劣的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根据多年来的编辑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电脑广泛运用的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对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编校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笔者当编辑十多年,深感思想内容对于刊物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思想内容就是刊物的核心和生命线.然而,在工作中,发现有不少编辑,不是组不来好稿子,就是拿到一篇稿子不知如何下手,甚至"乱砍滥伐",对原作进行了去"精"存"芜"的"编辑",使刊物缺乏思想内容.究其原因,我看主要是由于个别编辑缺乏思想认识水平造成的.由于笔者一直从事新闻类综合性期刊的编辑工作,所以,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编辑工作历来被称为"为他人作嫁衣",编辑的自主工作不多,不易体现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其实,从有效传播信息的角度来看,编辑在工作中同样会有一片充分开展创新的天地.笔者以为,编辑在编辑加工中的创造性作用,可从发现、挖潜、提升、完善这四个方面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5.
主动组稿已是市场环境中编辑策划和组织选题的一项基本工作,但不同的选题有不同的组织思路,比如高校教材选题涉及的不止是一两本教材和几个作者,而是有其选题的系列性和作者的广泛性.笔者在这几年的编辑策划中,对教材选题的策划和组织就有一些感触,姑且称之为"经"吧.  相似文献   

6.
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界有很多老前辈讲,编辑是杂家,邓拓同志曾写过专文《欢迎“杂家”》。他们所说的“杂”,都是指编辑本人的知识应该广博。通过实际工作的体验和观察,我们感到,一个编辑知识面广,了解的东西多,对编辑工作确实大有益处。从知识素养广博的角度要求编辑杂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杂”并不意味着杂学无章,不求甚解,更不能把编辑的杂与专对立起来。勿庸讳言,在过去的提法中,对于编辑知识的杂与专,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一般地似乎把侧重点放在杂这一面,即以杂为主,以专为辅。现在看来,对这种理解有重新考虑和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在办刊实践中重视"读者来信",是编读对话展开的重要前提.但光有这一前提似乎还显不够,作为编辑,还必须重视编辑意图的表达.编辑意图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编辑手记"便是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一种.笔者曾担任一家面向学生的、省级青年期刊的执行主编,每一期都要写一则"主编手记",与"读者来信"并列地编排在一起,其目的在于,为刊物营造一种平等、亲切而生动的编读"话语场".这里,笔者结合具体的"手记"文字,对编辑手记的撰写理念略加归纳.  相似文献   

8.
"分辨率"与"分辨力"用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芳  杨蕾 《编辑学报》2005,17(6):412-412
在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分辨率"与"分辨力"的混淆使用.笔者试举例说明这2个概念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9.
杂——编辑的职业优势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编辑工作,早先是不是包括在这个“常言道”里,笔者缺乏考证。不过它也是一行——以他人作品为其劳动对象的一行,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既是一行,自然也应有本行的“状元”。那么,“编辑状元”,以何见长?它比起其他行业来,应该有哪些职业上的优势?概之以一字破底,曰“杂”。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编辑应是个杂家,编辑质量则是刊物的生命.学术杂志是如此,一般的通俗杂志亦是如此.而对于文化刊物来说,就更需要"杂家"式的编辑.笔者是干编辑工作的,正巧有位朋友在南京某刊物负责一个专栏,因此常常早早地收到朋友带来的样刊.笔者自幼喜好戏剧,该刊有一专栏名"戏剧大舞台",笔者更是期期必看,由此也发现不少问题,而"找魏绛"正是其中的一个败笔.  相似文献   

11.
<达利的骗局>才刚刚上市,尽管对市场有一些比较乐观的预测,但畅销与否都是未知数,一切都有待事实来检验.因此,这一篇"编辑手记"的内容只能局限在对出版上市之前的工作的回述,而非有多少诱人的经验来做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嫁衣只为稻粱谋,碌碌终生锁眉愁。敢誓丹衷存万世,书香更比人长寿。"这是笔者读完赵家璧先生《编辑忆旧》一书后写下的感想。编辑是山谷的幽兰,沁香却默默无闻;编辑是作者之影,存在却少有人注意。也许在一般人眼中,编辑工作不过斤斤计较于文字,是一种"小气"的工作。但  相似文献   

13.
"编辑"这个词作动词时,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资料和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这说明,作为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其劳动对象是别人创作的作品;编辑所做的工作是为别人的作品"补漏拾遗、锦上添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人作嫁".尽管,近年来"策划"概念的提出,使得许多编辑的工作重心从"事后把关"转到前期介入,成为选题策划的主动参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编辑"为人作嫁"的角色定位有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下的编辑"六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把编辑的基本工作概括为六个步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编排;校对.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编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原有的六个基本环节的具体操作,环节之间的界线也呈现淡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出版的兴起,网络编辑是用新的方式在新的载体上工作,其工作流程与传统的编辑"六艺"相去甚远.那么,新技术条件下的编辑流程有些怎样的特点?与传统的编辑"六艺"相比有哪些异同?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掌握新技术条件下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使编辑学这样一门实用型学科跟上时代的步伐.故此,本文以"六艺"为线索,讨论新技术条件下编辑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细节往往被"细微末节"所代替,是小、杂、微等的代名词,在很多时候极容易被忽略,但经验真切地告诉我们:百分之一的疏忽可能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此,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从"细节"切入,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在编辑工作中的感受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编和撰老一辈的编辑,众口一词:干编辑这一行,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要当“杂家”,要“杂中有专”,“专中有杂”。一些老前辈,同时还举出邹韬奋、徐铸成、王利器、何满子、周振甫、赵超构(林放)等人为例,并加以说明之、阐释之。对于此,笔者常有所感,亦常有所思。一个干编辑工作的人,如果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仅凭着自己居于作品的“裁判员”和“评论家”的地位,就轻易地去肯定  相似文献   

17.
王琳 《现代出版》2014,(2):60-61
正笔者从2012年起参与了"语言资源与语言规划丛书"的编辑工作。在工作中,笔者总结了学术类引进图书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三要"和"三不要",以飨同业。"三要"1.要给译者留有充分的翻译时间合格的学术图书的译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高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较高的中文写作水平。但出版社很难找到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全职译者。他们大多是利用本职工作之外的时  相似文献   

18.
在纸媒时代,期刊经历了初创、成熟、发展的百年进程,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网络期刊、期刊微信公众号等出版形式.出版形式的演变并未改变期刊的特点,即连续出版、各期的内容相关联、具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等.期刊的特点决定了期刊编辑工作的内在规律,既同其他形式出版物的编辑工作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历,通过对期刊编辑工作的研究,总结出五项期刊编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谈谈编辑的“博”与“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编辑的要求是侧重于"博"还是侧重于"专",这是长期以来出版界和编辑学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有的论者比较强调编辑的"专",主张培养"学者型编辑",而另外一些论者则认为,编辑所承担的稿件五花八门,涉及不同学科,因此不能过分强调编辑的"专",编辑应更强调其"博"和"杂"。由于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在出版企业直接面向市场的情况下,在出版内容提供与数字出版结  相似文献   

20.
编辑是做什么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回答. 有人说,编辑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它道出了编辑的使命和责任.有人说,编辑是"为人做嫁衣"的.这个比喻广为引用,是由于它不仅道出了编辑劳动的特点,而且也隐含了编辑"默默奉献""成人之美"的高尚情怀.记得多年前作家蒋子龙在作品获奖时,曾经把编辑工作比作水泥柱里只使劲而不露面的钢筋.这与"为人做嫁衣"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