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贯彻出版专业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导向,完善"校企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尤其是了解当今出版行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编辑出版系于2012年12月22日召开了该年度四川大学全日制出版专业硕士生行业导师的第二次工作会议。来自四川新闻网、四川党建期刊传媒集团、四川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版产业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出版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出版人才,既要求其掌握传统出版的相关知识,同时又要求其具有较好的数字出版技能,并且还要具有较强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创新能力.这种复合型创新出版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同于传统出版人才的培养机制.高校应根据社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培养既具有编辑出版能力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团队专业素质、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复合型创新出版人才的分级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出版转型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急切需求,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业界和教育界的关注。高职院校数字出版专业的目标是为行业培养具备数字出版知识及数字出版技术手段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加强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倡导实用科研和技术服务,以此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媒行业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数字出版人才,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已是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策划能力对培养高素质数字出版人才至关重要。本文从行业产业发展对数字人才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与特色,课程设置与分配等不同层面,探索并提出应用型、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全程式"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时代的技术特征和运作基础是社会的数字化平台,既往的一切信息、资源、物流、人员等基础性元素都将在这个平台上得到重新梳理、编码乃至整合,进入新的社会管理体系。时代变动背景下的出版产业定位会直接决定出版人才的培养问题。出版的知识管理职能和软实力使者地位要求出版人才的责任感和全局观,出版的应用学科性质又决定了出版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通才度。要"将"不要"匠",过往"大家"参与出版繁荣的历史告诉我们,按照"成人才"和"达通才"的高度来开展出版人才培养,是确保出版产业兴旺的不倒长城。  相似文献   

6.
出版学科专业建设是出版领域至关重要的基础工程,从根本上保障了出版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引导鼓励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和数字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是时代所需。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作为致力于新闻出版行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技术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落地,服务高校出版学科专业建设,推动人才协调培养,积累了不少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模式的出版学科共建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途径。建立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为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适应信息环境发展的需要,既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阐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含义及特点,对校企合作建立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出版网络营销"是编辑出版专业培养出版网络营销人才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文探讨了"出版网络营销"课程的定位及课程目标,并提出了"三维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项目导向"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期解决"出版网络营销"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市场需求不符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张新新 《出版广角》2016,(19):18-20
数字出版"十三五"专项规划和新闻出版业科技"十三五"专项规划要点中明确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抓手加以对待,分别在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部分对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给予关注.认真研读规划我们发现,未来五年,整个数字出版行业将致力于改革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和晋升机制,不断推进人才评估、管理体系的健全,重点打造数字出版"千人计划",加快建设高端人才智库,探索建立科技人才服务中心和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与高校教育断裂、产学研缺乏有效合作、课堂教学沿袭传统模式三个方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的提出为出版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工具, "互联网+"模式给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一是传统出版教育与数字化出版教育的融合,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新的培养模式;二是加强校企有效合作,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核心的实时互动型网络合作产学研平台的搭建;三是以学生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主要包括翻转课堂、慕课(MOOC)以及SPOC等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职软件专业作为培养我国软件行业人才的主力军,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能技术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笔者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和绵阳科技城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校企合作的模式,并提出了一套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受到出版传媒业界和出版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培养适应媒介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出版教育的首要目标,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复合型出版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新闻教育离不开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必然要与各企业和媒体开展密切合作。随着自媒体的出现与媒介融合的发展,全媒体思维成为新闻教育的关键词,加快校企合作、培养新媒体人才成为当下新闻教育中重要任务。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新闻教育中推动校企合作、校媒合作的政府、市场、经济利益等动力要素,并通过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出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和利益分配导向,为新闻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实施构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校媒校企协同育人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建设路径。本文回顾我国校媒校企合作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实践,提出合作动力不均衡、交流机制不通、合作模式单一、产学研协同力度不够、相互给养不足等是当前校媒校企协同育人问题所在,提出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互惠共赢协同育人机制、服务传媒产业培养“双创”人才是校媒校企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应体现"宽"、突出"新"、强调"实"。当前应从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出发来探索出版硕士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括近年来福建铁路建设的规划和进展,分析铁路职工队伍建设任务和要求,介绍部分省份培养铁路运输人才的做法,论证依托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培养福建铁路运输专业人才的可行性与现实性,并提出打造服务铁路职工队伍建设的"四个基地"、"三步走"实施步骤、进一步深化校企交流合作、加强铁路运输学科专业建设和内涵建设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数字出版的大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时代,把握历史高度,深入文化层面,开拓宽广视野,弘扬人文精神,对于编辑人员十分的重要。这里,就"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和"学界、业界合作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三个议题,谈几点感想。第一,人类出版业的历程漫长而光荣,而数字出版是其  相似文献   

18.
编辑人才是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活力源泉和支撑力量.相对于单个编辑部的编辑人才队伍建设,集团化科技期刊的编辑人才队伍规模、培养方法、管理模式都会有很大不同.煤科总院出版传媒集团自成立以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基于人才引领期刊发展这一理念,坚持"人才强刊+自主培养"的发展战略,实施"专人专责+岗位成才"的培养模式,创建...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的到来,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出版人才的发展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如何对出版人才进行创新培养是当前亟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出版人才的现状,并从出版人的自我提升和出版企业提供的培养土壤等方面对新时代出版人才的创新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出版学科共建作为推动出版学科建设和出版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出版人才协同培养提供了有利契机。然而,由于“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引导协同的政策制度缺位,出版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存在协同主体缺乏战略意识、各方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的现实困境。文章聚焦学科共建背景下出版人才协同培养问题,分析学科共建给出版人才协同培养带来的影响,从战略、资源、机制层面提出学科共建背景下出版人才协同培养路径:一是树立协同培养理念,培养面向时代、理论、行业之需的出版人才;二是整合各方资源,为建强出版业高质量人才队伍提供保障;三是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推动协同主体深度参与出版人才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