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班第一学期月份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形式与建议九月幼儿园 知道幼儿园是小肪友做游戏、学本领的地方:说出活动室、操场、办公室等处的名称和用途;教育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带幼儿参观园内的主要场所.边看边介绍;甲“红红L幼儿园”的游戏加深认识。玩具 说出几种玩具(皮球、娃娃、积木)的名称及玩法;知道爱惜玩具,玩时轻拿轻放玩后摆好‘在日常活动中帮助幼儿熟悉这些玩具;用“开玩具店”的游戏巩固认识。手帕 知道手帕的形状和用途;学会正确地使用手帕 每人带一块手帕,·在边观察边练习使用中进行认识:教儿歌“小手帕”;平时提醒幼儿…  相似文献   

2.
在创造性游戏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常常将玩其按游戏主题归类存放:娃娃家的放一箩:理发店的放一筐:医院的放一箱……分散放置于活动室较固定的地方,在游戏开始时由“经理”或“院长”把相应的箩筐搬到本组的活动区内。这种玩具存放法,幼儿在游戏时只能在本组的箩筐里选择玩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因为创造性游戏是一种自由度、随意性较大的游戏,教师很难全面地预计幼儿游戏中所需的全部玩具而为之做好准备。当幼儿突发想到出乎教师意料的游戏情节时,很可能会由于玩具材料的供不上而中断或消失新的游戏。鉴于此,我们不妨改变一下玩具的存放方法,改按主题存放玩具为按玩其的性质存放。即将工具、  相似文献   

3.
图形棋     
游戏意图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认识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变化的图形游戏准备在卡纸上画好棋盘(如图),准备4个汽水盖作棋子,再准备一颗骰子。游戏方法每人选一个棋子,转骰后按数字向前走,当走到“图形格”,便要说出走到的是“什么图形、什么颜色”;当走到“动物格”时,要找出动物所缺少的部分;当走到“危险标志”时,就要重新开始;当走到“禁止行人标志”时就要停止转骰一次;当走到“注意行人标志”时,就可以前进四格最快到达终点者赢。点评:这套玩具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巩固对图形和图形变化的认识,并且认识各种动物的特征,初步认识交通标志游戏性强…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玩具柜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我区几所幼儿园把玩具柜进行了改装,使其既是玩具的家,本身又是“活”的玩具,便于了幼儿游戏。 一、分割组合,化整为零。即把原来由三个不便搬动的柜了组合而成的玩具柜分割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我有目的选做游戏,学习有关字母。如教 i q x e t 和 m 时,我先用竹片制成两个门洞(形状像字母 m),在门的后面放几把椅子,椅子上面各放反映拼音字母的物体,如玩具“鸡”、“鹅”、“小红旗”等,再把小朋友的眼睛蒙上,做摸得准的游戏。首先要摸进门,再摸门后椅上的物体。摸到哪样物体,教认哪个字母。运用这种游戏法教学,幼儿认得快、记得牢、学得轻松。当场检查,全班幼儿都会认读。  相似文献   

6.
在认识“声音”的第一教时,我组织了“听一听”的游戏:要幼儿闭上眼睛,我故意用劲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又把水倒入面盆,最后吹玩具小鸟叫。然后让小朋友睁开眼睛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再用“比一比”的游戏方法,鼓励、引导幼儿说说各种声音及描绘这些声音的词。又用对比的方法(平声、高声讲话,轻敲、重敲鼓和钹,轻轻走  相似文献   

7.
注重游戏的教育作 用,忽略游戏的发展价值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大 多数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品德、常规等方面的教育上,如教育幼儿不争抢玩具、不大声说话,对别人要有礼貌,并习惯于用成人的做法来要求幼儿,如“娃娃家”的宝宝腿断了,“医生”想用透明胶粘合,教师发话了:腿断了  相似文献   

8.
小班第二学期周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形式和建议lO把同名称物体找出来。 能在一堆物体中,找出名称相同的3一4种物体,为学习分类作准备。 供给幼儿一堆实物,如积木、小捧、扣子等,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实物的名移,再按要求把书称相同的物体选出放在一起。ll1l2①把同颜色物体找出来。②基本色(红、黄、绿)分类。 ①能从一堆实物中找出某一种颜色相同的物体。②能将物体 按红、黄、绿三种颜色分类。 ①提供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实物(如积木),引导幼儿说出其颜色,再按要求分别把红、黄、绿三色实物找出来。②通过游戏,让拿同颜色小旗的幼儿站在…  相似文献   

9.
首先,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玩具是开展游戏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精心考虑给幼儿什么样的玩具和材料,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和促进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师千万不能实行一人一份的“配给制”,而应把玩具和材料展示在孩子面前,让他们看得见,拿得到,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玩具和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1.通过游戏较熟练地分辨单数、双数,并知道单数、双数的排序规律。 2.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准备: 1.小玩具若干,1~10的点卡1套,1~10的数卡1套。 2.不同颜色的垫子两块。过程: 1.第一次游戏,复习10以内单数、双数。①今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游戏规则跟以前的有点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②教师扮老狼,报1点钟、3点钟、5点钟时回头,报2点钟、4点钟、6点钟时不回头。③提问:游戏规则有什么变化?老狼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不回头? ④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把数卡分放在两块垫子上,请幼儿找出“老狼”回头的规律。⑤游戏1~2遍。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即双数整点时跟着“老狼”走,单数整点时不动。  相似文献   

11.
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头玩的游戏。我通过教小班幼儿循序渐进地玩手指游戏,来锻炼幼儿的手指小肌肉群,提高其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及控制能力,并进而发展幼儿的智力。第一阶段:初步了解手的结构,培养幼儿对手指活动的兴趣。首先,我教幼儿认识自己的手,使幼儿知道手有手心、手背、手腕和手指。然后,再逐一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认识后立即通过游戏《手指点名》进行巩固。老师说出一个手指的名称,幼儿立即伸出  相似文献   

12.
游戏的创编:小班幼儿常把几何图形当成玩具,他们总是在“做”与“玩”的过程中把这些几何图形和自己所熟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且给它们取上自己所熟悉物体的名称,如圆饼干、方手绢等。因此,教小班幼儿认识几何图形,就要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我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认知特点,设计了一组以幼儿操作几何图形为主的游戏。 游戏目的:1.复习对几何图形的认识。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3.
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开始了崭新的集体生活。班级的常规也在慢慢地建立。但我们发现,在孩子们的对应概念还没有形成之前,有些常规很难贯彻。比如。游戏后把玩具送回玩具柜,虽然我们在玩具柜上做了相应的标记,但孩子们往往放不回原位。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里,我们会发现小朋友们常常把玩具随便乱丢,不加收拾,有的甚至拿玩具当“武器”,玩具坏了就往旁边一丢……产生这种情况,主要还是教师对要求孩子们收拾、整理玩具的意义认识不够,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例如,由于一时的忙乱,教师就请值日生收拾玩具或请几个小朋友单独收拾玩具。不管参加不参加收拾玩具,幼儿都受不到什么教育。这样,有的儿童反而认为玩了以后反正有人替他收拾好……我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收拾玩具,可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和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知道,玩具是工  相似文献   

15.
我在领导幼儿开展桌面游戏时,常发现许多幼儿不懂得爱护玩具,玩后乱丢乱扔,甚至弄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我规定了玩具的摆放地点,玩具橱各格固定放某种玩具,幼儿玩后必须放回原处。这条规定实施后,我利用晨间小结和游戏结束的时间,表扬做得好的幼儿,为全班树立榜样,促使幼儿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一得集     
每次户外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涌向玩具筐放活动器具,这样很容易出安全事故。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有序地收放器具。如收毽子时,做“小兔采蘑菇”游戏,引导幼儿把地上各色毽子当成蘑菇拣起来,然后轻轻放到“兔妈妈”(老师扮)的菜篮子里。收圆盒器具时玩“小小运输员”游戏,先让幼儿想想圆盒器具像什么,然后再将想象中的圆饼干、糖、蛋糕、车轮送到小猴家。收棍棒器具时,玩“小骑兵”游戏,让幼儿将棍棒当战马骑到马棚里。  相似文献   

17.
杨枫 《早期教育》2007,(7):44-44
九、分类、比较及序列化能力游戏设计 1.分类和归类游戏 这类游戏一般用实物或图片进行。要求幼儿能够按照事物的性质、用途、材料以及声音、颜色、形状、大小、高矮、时间、地点等进行分类或归类,从而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玩具分类”游戏,给孩子一堆玩具.既可以让他按照玩具的材料进行分类,也可以请他自行决定分类依据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8.
起床操     
建构游戏时,小班幼儿常把玩具乱丢,弄得桌上地上一片狼藉。我就把那些丢弃在地上的玩具都藏起来,连续几天,盒子里的玩具也就越来越少了。一天几个孩子焦急地跑来告诉我:“玩具跑掉了,我们不好玩了。”我就召集全班幼儿一起找,边找我边问:“你们知道玩具为什么要跑吗?”  相似文献   

19.
我班幼儿多,配备的玩具少,游戏中玩具往往供不应求。我就在班里开设了“娃娃玩具商场”,发动每个幼儿带一件或两件玩具放在商场里,这样每个幼儿的一件或两件玩具汇集起来就变成了几十件。游戏时,幼儿可按自己  相似文献   

20.
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小班初期的大多数幼儿不爱护玩具,不知道也不懂得正确使用和收拾玩具,不少幼儿甚至与别人争抢玩具。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一、教幼儿认识玩具,学习正确使用玩具的方法。在教幼儿认识玩具时,我们视具体情况分别以集体或小组为单位进行。例如,让幼儿集体认识娃娃家中的娃娃,教师先神秘地告诉幼儿有一个客人要来,用录音机放娃娃的笑声,激起幼儿的好奇心。然后抱出娃娃,让幼儿摸摸、看看、讲讲娃娃如何可爱、漂亮,我们应该怎样照顾她,和她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