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皖省藏书楼——我国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近代史中,公共藏书楼是维新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论述了在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皖省藏书楼是我国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超了“肇启新机”、开风气之先、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公车上书”到辛亥革命,是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萌生时期。仰仗先导们的引领,诸多新型藏书楼得以开放,一批公共图书馆得以创办。如今,研读中国公共图书馆史最初的一页,感悟先导们的追求,对于鼓舞当今公共图书馆界励精图治、干事兴业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质疑古越藏书楼的公共图书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少明 《图书馆杂志》2004,23(10):24-25,64
古越藏书楼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开放性图书馆。开放性图书馆包括“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和“公有公用”的公共图书馆。“公有公用”和“私有公用”在“公用”方面虽然相似,但却有本质上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古越藏书楼属“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这一点决定了她不是公共图书馆,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图书馆百年历史中最早出现的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初创时期未设立具体部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公共图书馆多设置2个或3个部门。上世纪40年代公共图书馆的部门设置趋向成熟,其名称也更为规范。本文在介绍早期公共图书馆部门设置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同时,还谈到了那一时期公共图书馆所设的若干特有的部门。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初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我国旧式的藏书楼开始向新式的近代公共图书馆转型。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藏书楼孕育出近代图书馆,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认为皖省藏书楼是中国第一个公共藏书楼。文章以皖省藏书楼成立之初颁布的《皖省藏书楼开办大略章程十二条》为据,从办馆宗旨、藏书建设、经费及人员等方面来验证皖省藏书楼的公有性质,并得出皖省藏书楼是我国较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公共藏书楼之结论。  相似文献   

6.
那艳  吴汉华 《图书馆杂志》2022,(1):37-42+53
民间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争议,其核心原因是学者们未能厘清公共图书馆的属性。公共图书馆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开展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也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公共物品、承担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理性可从社会公众认可、国家法规制度保障和政府行政认可三方面考量。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现代意义最早的民间图书馆,也是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中具有启蒙和开新之价值。  相似文献   

7.
何熙年与皖省藏书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省藏书楼系清末开明官绅何熙年倡办,它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先导,对近代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从皖省藏书楼馆藏、服务和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何熙年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及其影响.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8.
徐树兰捐资创办古越藏书楼 ,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史上从封闭的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过渡的一次重大文化创新 ,其整个过程通过革新藏书理论、藏书制度和藏书分编技术三步实现。清光绪二十六至二十八年 (1 90 0 - 1 90 2年 )乡绅徐树兰独家捐资“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余两” ,在自己家乡绍兴府城古贡院 ,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古越藏书楼。古越藏书楼的诞生 ,是中国图书馆史上一次重大文化创新 ,不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具有开创意义 ,而且对中国近代教育 ,特别是社会教育事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古越藏书楼的创办过程 ,是楼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藏书楼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历代的公私藏书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是作为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超越旧式藏书楼思想的公共图书馆,却是十足的舶来品。在中国初具公共性质的图书馆最早可追溯到1594年在澳门创立的圣保禄学院图书馆和1600年在北京创办的南堂图书馆,以及后来的东堂图书馆、北堂图书馆、西堂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改革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的捷径──我馆开展馆办活动的启示刘朝晖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图书馆系统,古代藏书楼式的“重藏轻用”、追求小而全、孤立封闭的状况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时代呼唤图书馆改革,图书馆自身也...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2.
自清末新政至辛亥革命10年间是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产生的时期。该时期中国公共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是由西方图书馆观念与中国传统藏书观念会通揉合的产物,对中西观念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均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针对学界长期存在的尚西蔑中偏向,本文对历史史实进行了认真地梳理和分析。其目的对中西文化交流具有恢复历史公允和促进未来发展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权利是个人发展必不可少的获取图书馆知识信息的权利,然而我国古代妇女完全被排斥在社会知识信息圈之外,从先秦到明清时期她们都无法进入各类藏书楼阅读。近代维新派大力倡导"开大书藏"和兴办女学,众多图书馆和女校的创建为女性进入图书馆阅读创造了历史契机,女性才有获得社会知识信息的权利,从而步入男性主导的图书馆这个社会公共文化场所,并享受到一定的读者权利,这无疑是不可小视的历史性进步。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文献计量法对2001-2010年间,我国有关图书馆文化品牌形象塑造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把相关研究文献分为图书馆文化品牌体系模式、高校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三方面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设施总量、建筑面积总量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三项基础性指标已居世界第一,一所设施平均覆盖人数和电子资源总量两项基础性指标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与英、美、日、韩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存在短板,一是基层、农村公共图书馆质量水平低,二是基础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三是体现服务效能的指标差距明显。英、美、日、韩等国公共图书馆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历程显示出一些基本规律: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共图书馆整体跃升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般经历10—20年,公共图书馆立法是推动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基层、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普遍重视的任务。我国公共图书馆迈向世界一流的重点举措包括: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卓越公共图书馆群,打造100家主要共性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公共图书馆,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二是实施公共图书馆"强县馆"计划,主要包括县级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和服务效能倍增"三步走"计划、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三是实施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融合发展,公共阅读广泛嵌入乡村文旅设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向乡村延伸。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政府强有力主导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区域协作、对口帮扶,全国一盘棋促进公共图书馆均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30年来,许多大学图书馆建成了开放式、综合性、多功能、高品质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平庸或糟糕之作甚多。期望未来大学图书馆走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建筑,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人与建筑、环境相和谐的环境友好型建筑,人文与科技相交融的文化建筑,功能与造型完善结合的精品建筑,融入更多专家和专业人员智慧的成功建筑。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关键词表的基础上,以近三年中国重要报纸对公共图书馆的报道内容为样本,统计分析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报道热点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教育功能"是早期关注的焦点;随着报道的深入和国家政策的出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现代化水平"、"服务理念"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建设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learning spaces as well as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which affects library building and design. The article illustrates that learning spac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design of library buildings rather then a temporary trend. During each of our company's latest public library building projects, both librarians and architecture teams have recognized the need to support increases in learning activities. To bring more users to the public library, they recommended that the building needed increased seating to support training, education and in‐house cultural programming. The stories cited in this article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spaces and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Among librarians and library planners, learning spaces are seen as a unifying requirement for the expansion of library services. They recognize that the library's seating plan must include more learning spaces to support social networking, sharing and project base learning. Our qualitativ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ublic libraries need more learning spaces to support new types of digital work.  相似文献   

19.
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的背景因素、历史意义之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沈占云 《图书馆》2006,(1):24-26
20世纪20年代,我国图书馆的发展,逐渐从传统藏书楼模式,转变成以新式图书馆的经营管理方式服务大众,新兴的公共图书馆有如雨后初笋般繁荣。图书馆事业从萌芽到发展,是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的背景因素,协会创建及所做的工作,给日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近代出现了图书馆史上的第一次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同区域民众利用公共图书馆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利用情况对全国24个省份的城乡民众进行问卷调查,从不同区域民众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比率、对图书馆位置的了解情况、不经常利用图书馆的原因、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经常利用(每月或每周都用)图书馆的人数占18.1%;“知道也去过”图书馆的人数占44.7%;有时间但不经常利用图书馆的3个主要原因为:附近没有、书籍少且更新不及时和缺乏宣传而不了解;认为公共图书馆吸引人的地方是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免费的服务和环境优雅。最后归纳民众针对图书馆建设、馆藏与组织、服务、活动与讲座及宣传方面所提出的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