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权限元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关于权限元数据研究的工作,内容包括权限元数据发展综述,INDECS数据模型分析,主要权限元数据方案分析,权限元数据的互操作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我国元数据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在学位论文库中的应用现状。指明了元数据的相关概念及功能。研究了国内外学位论文库的元数据标准,提出了中文学位论文库元数据标准,并简要说明了元数据的描述与实现。  相似文献   

3.
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及其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星亮 《津图学刊》2002,(3):17-19,24
本文介绍了元数据的定义,分析了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的发展历程,基本元素与修饰词,介绍了我国目前几个应用到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项目,并简单论述了中文元数据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元数据研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元数据及其标准的研究出发,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方案的设计,同时,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方案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元数据应用:语义、结构与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单介绍元数据应用中元数据规范的设计流程之后,从元数据体系架构的语义、结构与句法三个层面讨论元数据具体应用时的相关问题,对如何构筑一个完整的元数据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书目元数据MARC的缺陷和XML标记语言的优势,以及FRBR(书目记录功能需求)多维立体元数据模型的冲击,指出现行书目元数据需要变革,探讨了MARC的XML格式化趋势和新型元数据MODS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我国图书情报档案界元数据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元数据是当前我国图书情报档案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元数据的含义,作用,类型,应用,比较,元数据与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电子文件管理的关系,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数据体系。  相似文献   

8.
专门元数据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 《中国索引》2004,2(1):35-41
本文通过对国外专门元数据的介绍和比较,分析了专门化作为元数据发展趋势之一的现状、成因,并总结了专门元数据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元数据以及读者信息的元数据的分析,论述地元数据中的作用机理。同时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应用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性研究:Z39.50和OAI协议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性取决于元数据的有效共享,而元数据的有效共享必须依赖元数据交换的统一标准。本文通过比较Z39.50和OAI'MHP两种互操作协议,探讨了元数据的共享和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从个人层次、群体层次和组织层次角度,对目前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及归纳,内容包括:心理资本的内涵、心理资本的测量、心理资本的前因与中介、心理资本的结果、心理资本与结果间的中介或调节变量、心理资本的调节以及图书馆员心理资本相关研究。最后,指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心理资本的研究展望及今后图书馆员心理资本研究可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价值网形成的背景开始,阐述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转化.借鉴诸多学者对价值网理论的定义和研究成果,对图书馆价值网的形成、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和界定.在此基础上,从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价值策略、价值手段、价值运作等方面,构建和探析基于价值网的图书馆竞争优势模型,试图给图书馆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梁静  文奕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5):140-147
[目的/意义]代码是研究数据的一种,但不同于文献中用到的研究数据集,文献中涉及的代码的价值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代码的相关发布政策和规范也尚未统一和完善。[方法/过程]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为例,概述代码共享的意义和价值,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概述本文研究框架,从提交、审核和发布3个环节归纳计算机科学领域权威出版商及旗下期刊和会议对文献代码关联发布的规范政策。从代码发布所依托的预印本、学术合作网络、赛事汇总网站、综合数据存储库及专业代码存储库等不同来源入手,分析文献关联代码的存储状况并进行评价。最后对国内外相关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文献关联代码发布规范的制定和存储库建设提出建议。[结果/结论]对于文献关联代码资源,目前国际上对文献代码资源的提交、审核和发布等不同环节已经有相当的重视,尤其针对初始的提交环节,多数国际权威出版商都从硬性要求、存储库推荐、代码资源引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文献代码资源建设上,多数代码资源作为附属研究数据随同文献存储于综合数据存储库、赛事汇总网站等存储库中,以文献代码为中心的专业文献代码存储网站也随着重视程度的增加在逐步建立。国内对文献代码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文献代码资源的建设上仍处于初期,仅有极少数期刊会对文献代码资源的提交进行规定,在资源存储上也少有尝试。针对目前文献代码资源建设的不足,本文从完善文献代码资源提交至发布全流程规定、统一代码存储库推荐、挖掘文献代码资源更多适用功能和场景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手机图书馆用户参与采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图书馆采访缺少用户参与而造成绩效不佳、图书流通率下降的现状,进行相关实践背景、手机采访系统、用户参与采访及相关案例的研究。通过科学设计方案、分析技术思路、构造数据结构与编写系统程序,制定用户参与政策、设置审核管理岗位、构建用户信用体系并阐述用户参与采访的步骤,实现手机图书馆用户全面参与采访的过程,并深入分析相关的实践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局限性,从而在采访理念创新及服务方式转变方面给出建议,以期提高图书采访效率、用户满意度和馆藏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学研究新的发展机遇期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纪之交,学术领域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掀起了一个高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将体现出以下特点:理论化与致用化并融、继承化与创新化并融、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融、技术化与人文化并融、集合化与专门化并融、同步化与超前化并融、宏观化与微观化并融、定性化与定量化并融、个体化与团队化并融、宽松化与规范化并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对"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国内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实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类型和特点,充实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理论并为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实践进行研究,归纳出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图书出版发行业之间的融合、与网络电商的合作、与信用评估、金融机构相结合、与文化休闲类机构相结合、与其他可提供阅读空间的机构跨界合作等7种跨界方式,以此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具体模式。[结果/结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主要有: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相关行业上下游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信用、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文化休闲机构的跨界融合等。所有模式的共同点是跨界,但跨界的层次和程度各有不同,从跨界的领域、时限、机构、程度、范围、主动性6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特点:资源共享、业界范围拓展、利益双赢和文化认同。指出图书馆跨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不要为跨界而跨界,要永葆图书馆服务的初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图书馆图书荐购服务中读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结合集美大学图书馆的图书荐购实践,分析荐购书目、时间成本、读者心理顾虑等导致图书荐购瓶颈的因素,并提出整合荐购书目、节约读者时间、消除读者心理顾虑等突破图书荐购瓶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讨链接分析法在国内网站实证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有关研究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方法/过程]结合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指标、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及研究建议7个角度对以往研究进行多方位的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有关研究发展迅速,并呈现出一定的特征,诸如研究目的一般为1-2个,内容以评价网站影响力和分析网站现状为主;研究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对一些新型网站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仍以大学网站、企业网站和政府网站为主等。与此同时,部分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诸如研究方法大多重复、研究指标设置创新性不足、研究工具性能仍存在局限等。基于上述发现,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等7个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管理行政化违背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为官僚化、科层化、专制化、同质化。大学去行政化是大学管理的一场革命,是一个回归大学管理本质的过程,涉及大学管理思想、价值、组织结构、体制、方法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正确理解大学本质和大学管理本质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大学管理去行政化应去大学行政化定式,立按高等教育规律管理的理念;去大学管理科层化,立大学管理专业化;去大学管理官僚化,立大学管理民主化;去大学管理程式化,立大学管理创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