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首先需要对传统体育进行确认,为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历史参照和现实依据。然后,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进行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最后,传统体育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的保留,需要变化常新、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创新是继抢救保护之后实现其基础地位的又一环节。自我确认、抢救保护、发展创新对于民族的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连贯的过程,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和维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学、体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研究成果逐渐丰富和完善。本研究基于第11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相关专题,主要围绕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并从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传播与交流、传承与路径、融合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等专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3.
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与实践内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实践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需要的理论体系。该体系结合传统体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与发展的共存性,分别予以分类,使之形成一套理论框架模式。在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内容上,将原生形态的传统体育内容通过继承和改造,达到符合现代体育活动的需要,是创新发展和进一步开拓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西部开发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 ,与自然物资源一样 ,是西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 ,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应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主动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同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又要为社会服务。在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中,依据社会需要、体育运动原理和教育发展规律,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转型,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新农村体育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需要,认为在新农村体育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利国利民的举措,政府加大投资是发展新农村体育的首要措施,农民健身的内容要坚持多样性、适宜性并保持与本地传统的、特色的优势项目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中国梦"阐释为视角,确定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民族传统体育,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体育,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在路径选择上,需要迎合国情走中国发展之路;在实现路径中,需要凝聚民众力量,群聚群策;在实际行动中,需要脚踏实地加以推进;在社会转型中,需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和健身性之外,还有许多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当代学校体育值得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于高校体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类追求"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和"生态文化"时代的到来,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文化生态环境。文章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和发展困境,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首先需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进而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形势下获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具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各个地区都存在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为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需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三位一体”融合休闲体育与旅游经济的全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以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发展,打造良好的粤西地区体育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调查法等,对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风情的传统体育项目495项;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直接诱因为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有政府行为占主导,地缘经济式的活动场所,点缀民族节日的时间安排,根植于现实经济水平的实物消费,热衷于投资低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现代体育消费状况与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经济学有关理论,对我国现代体育消费状况进行分析和思考,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消费在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正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转变,这种变化极大地刺激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但与城乡居民对体育消费的巨大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加快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化进程以及建立体育市场多元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分析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现状,认为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现代生活方式和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原因,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基础已经动摇或不复存在,缺乏保护传承体系。建议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政府的主导、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利用,把保护传承和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和发展体育消费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树立积极的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利于推动我国体育消费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应树立正确的适合我国特点的体育消费观念,要按照价值规律要求将体育消费纳入市场经济轨道,要建立完善体育产业体育市场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阿细跳月的传统传承模式,如祭祀活动、自我娱乐、青年婚恋、家庭村落影响等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在政府的关心与帮助下,阿细跳月的传承主体由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老年人以及专门的文艺表演队,而为了文化产业的需求,在乐器选择、音乐编排和动作方面变得更加的商业化与市场化。为了在市场经济的商品大潮中保持民族性,阿细跳月在传统的祭祀活动中依然保证了延续性和严肃性,在舞台化的表演中强调了群众化与生活化,使得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力求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我国各地高校相对集中的特点形成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可开发性,扩大体育人口,刺激体育消费;细分消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利用网络信息的宣传,提高消费意识是开发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应的国家规范,通过行业部门普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满意度指数分析等一系列调查和分析研究方法,对大连市城乡居民健身休闲与体育消费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大连市群众性健身休闲活动成效显著;体育消费已实物型为主,参与型和观赏性体育消费为辅;时间不足是限制城乡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增加政府在群众性体育活动方面的投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普及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经营法制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规范的体育市场环境,我国的体育产业仅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更需要相应的法规来规范各类市场行为。探讨了对体育经营法制管理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我国体育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对体育经营进行法制化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体育市场的秩序管理进行研究。政府行为"互联网+"下体育服务平台的建设,能为体育服务提供良好的技术管理平台,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市场秩序的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国有品牌的树立,体育产业种类的分类统计和信息化服务,体育社会资源的最大化使用,以及筹建体育消费的第三方专有支付平台,为建立体育社会化服务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体现、全民健身计划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动作用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互动发展的可行性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全面审视和探讨全民健身活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促进、协调的关系,旨在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大众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更好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