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婷 《传媒》2017,(21)
微电影广告营销有其独特价值.它既能实现广告的品牌传播,从广告内容、情感诉求和流行倡导等方面建构品牌形象,又能从社交互动、维系品牌忠诚和商业逻辑等方面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围绕着"诉求"与"转换"两大理念展开微电影广告营销,可以有效打通用户和品牌之间的互动渠道,为微电影广告营销创造独特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泰国微电影广告为例,探讨微电影艺术在广告美学中的应用问题。微电影艺术体现了广告审美中的视听美、情感美及意蕴美,能够让受众在感动、共鸣中对企业品牌产生一定的认同感。泰国微电影广告以平民化、抒情化、诙谐化为特色,在广告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文从广告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借以观照中国微电影广告的不足之处,并为其发展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传统广告中,受"性别二元结构"影响,男性话语对女性形象的"他者化"建构现象普遍存在。当代文化环境开放,女性自主意识提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广告营销新阵地,其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颠覆传统广告女性刻板印象的"反他者化"特质:女性形貌特征逐渐多元化;女性的社会价值认同得到深化;自主女性意识成为广告符号表达的主流。当代微电影中独立女性形象普遍存在,女性话语权力逐步崛起。  相似文献   

4.
陈娜 《新闻爱好者》2012,(24):73-74
微时代的来临,赋予了微电影广告充分展示的舞台,然而对微电影广告的过度使用与微电影广告本身不成熟的矛盾正日益显现,如何有效使用微电影广告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本文从微电影广告的开端与现状出发,分析了微电影广告兴起的原因及其制作模式,探究了微电影广告繁荣背后的隐忧,提出了对微电影广告发展的建议,即注重内容创意,创新观影形式,有效使用社会化媒体,配合传统品牌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旭 《传媒》2021,(2):75-77
微电影广告是以品牌或产品的商业推广为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受众认可广告片中的产品,而微电影广告是否与受众心理特征相符直接决定了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接受效果.诞生于2019年春节季的《啥是佩奇》的微电影广告片就凭借着对受众心理的精准把握成为当时刷爆朋友圈的"爆款"短视频.微电影广告只有基于受众的心理来进行创作,"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提升受众的"使用"效果,才能在"贴满墙纸"的屋子里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6.
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微电影广告如雨后春笋般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结合品牌的商业理念和创意的电影故事构造,将微电影品牌和当前的价值观进行升华。本文在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后,就微电影目前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解,针对传播特点展开具体分析,最后给出在复杂的网络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前景分析,在理论和实例结合中得出结论,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给出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本介入的商业微电影在相对大的投资规模,专业的制作实力等因素下已成为当前媒体生态中微电影发展的代表类型,而植入广告则是商业微电影保持艺术特征和生存发展的握手点。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微电影与电影、电视剧的广告植入模式,来为微电影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鹏 《传媒》2017,(15)
在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全面带动下,"微"传播时代正式到来,并集中表现在信息碎片化、传播主客体互动化、信息量冗杂化等方面,再加上眼球经济、粉丝经济、消费经济的三方加持,微电影广告一经出现便成为广告的主流载体,成为各大品牌青睐有加的新宠.对此,本文在微电影广告的品牌构建与传播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究,并从五方面提出了微电影广告品牌形象的构建路径,以期为微电影广告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蔡萌萌 《采.写.编》2020,(1):177-179,188
近年来,微电影广告以其强大的传播优势获得了迅速发展。微电影广告在叙事上构思精巧,观赏性高,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在情感表达上温暖细腻,润物细无声;在传播方式上利用明星效应,以网络传播为主。本文对2019年金投赏商业创意奖金奖作品--欧莱雅紫熨斗眼霜的微电影广告《时间雕刻师》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出微电影广告的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10.
微电影广告产生与发展原因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山西档案》2012,(Z1):120-123
本文截取微电影广告研究的横断面,对微电影广告的产生原因和发展原因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微电影广告进行了更准确的认识,为以后对微电影广告此方向的纵深研究以及其它角度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微电影广告的营销化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当代传播》2015,(2):87-88
当前微电影广告迎合了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进行娱乐的现实需要,其叙事巧妙融合了广告元素的营销化叙事,具有展示情节,融合营销;承载价值,满足诉求;娱乐为名,营销为实;网络为媒,互动叙事等特点。其营销化叙事的策略是:广告为主,情节取胜;微小叙事,个性诉求;广告融入,相得益彰。在不知不觉地观影娱乐中接受广告信息,达到微电影广告是娱乐更是广告的营销化叙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微电影广告的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娅 《新闻知识》2012,(7):66-67
2010年由凯迪拉克出品的微电影《一触即发》让中国广告商们看到了微电影在网民中的影响力,也看到了它在宣传产品和品牌形象上的强大威力。进入2012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出品了自己的定制微电影,并取得了不错的广告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微电影广告的共同点将微电影分成三种类型进行分析,希望对微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微电影广告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影广告的出现为广告主重新分配广告预算、选择广告宣传方式提供了可能性,而其快速的发展也体现了其生命活力,在此背景下,结合微电影广告案例,分析微电影广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东 《传媒》2015,(7):59-61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兼具商业与艺术双重特性的微电影广告逐渐发展为广告营销的新模式.借助电影的拍摄手法,将品牌理念融入影片中,于无形中对受众产生影响,是微电影广告常用的表现手段.本文主要就微电影广告的营销模式进行研究,在深入分析微电影广告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创意创新、内容组构与拓宽渠道三方面阐述微电影广告营销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深入挖掘微电影这一新型广告营销模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盛楠 《今传媒》2012,(9):69-70,83
微电影广告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新兴广告形式,越来越多的品牌愿意采用这种方式来推广产品和品牌,特别是众多的汽车品牌。本文主要针对"微电影"广告和汽车品牌的不解之缘,具体分析微电影广告模式和创作要素,进一步挖掘这种介于电影和传统电视广告之间的全新广告模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微电影广告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文化产业,但业界出于短期利益考量滥用“微电影”及“微电影广告”概念,使得微电影广告市场上作品良莠不齐,影响了微电影广告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辨析了这两个概念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微电影广告的核心特征,化解其中的认同困惑,并从“两种经济”的理论视角入手,客观重估微电影广告的产业价值,认为应合理规划及调整其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于微电影广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微电影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民间草根阶层创造的供娱乐、消遣的微电影;二是广告商为宣传产品投入制作的广告。微电影广告改变了传统的广告植入电影的模式,在电影中植入广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本文以曾风靡网络的由“六神”拍摄的“花露水的前世今生”为例,分析微电影广告营销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8.
试论“微电影”时代的广告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  朱润萍 《东南传播》2012,(7):125-126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消费群体和消费文化的变化,广告的营销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现今,我们已经走进"微时代",各种加微事物出现,与此同时,微电影广告登上营销舞台,并凭借其自有的优势在广告营销中发挥无法超越的作用,逐渐成为营销市场的"新宠"。然而微电影即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它作为一个新鲜手段,仍旧会有劣势与不足,仍需要我们对其运用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从而能够发挥"微电影"这种新型广告营销方式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的继续发展促使了"微"时代的降临,自从2010年底首部微电影广告发布以来,微电影的新营销方式为商家和受众所接受并得到快速发展。以传播学的视角,从解读具有代表性的微电影广告入手,分析了微电影广告产生的背景、特征与优势,并指出了其现状及需解决的问题,为微电影广告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扬 《出版广角》2016,(22):63-65
微电影广告是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是为了宣传某个特定的产品或品牌而拍摄的有情节的,时长一般在5-30分钟的,以电影为表现手法的广告.文章从微电影广告的定义、微电影广告发展的原因及微电影广告发展入手,从传播内容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多样、传播受众的互动、低成本高效率等传播优势分析微电影广告之“不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