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设计美学的发展历程,是与工业化的进程紧密相连的,现代设计美学也可以称为"机械时代"的美学,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本文把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美学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并且阐释了每个时期不同的运动风格对现代设计美学的丰富和推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设计美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达到设计中人、环境、产品以及社会和谐统一的要求,并最终取得人机系统的高效协调。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英语词组"ecological aesthetics"在国内被翻译为"生态美学"。但是在汉语中,"生态"是一个名词,而在英语中,ecological则是一个形容词。基于此,在《生态美学引论》一书中,程相占明确指出:"生态美学"就是"生态的美学"。这样一来,"生态"就不是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存在于生态美学的知识框架中,而是作为一种"生态的"哲学思维方式与美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3.
传统美学尤其近代以来的世界美学由于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长期执著于西方二元论文化传统,总是企图在诸如核心命题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理论视域的宏大哲学视域与狭隘心理学视域、研究对象的艺术美与自然美,思想基础的客体实体论与主体认识论等方面有所分别、判断与取舍,乃至形成了知识美学的主流品格,最终导致了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学科缺憾与困惑。全面而且深刻地反思与检讨知识美学主流品格及其缺憾,提倡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宏大哲学视域与狭隘心理学视域、艺术美与自然美、客体实体论与主体认识论平等不二、不取不舍的智慧美学,是克服传统美学尤其近代以来世界美学之知识美学主流品格及其缺憾的基本对策。而知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二元论与不二论、知识与智慧有所分别而又无所分别,对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二元论与不二论、知识美学与智慧美学不取不舍,更是智慧美学的真正化境。  相似文献   

4.
试论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艺术形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在享受声乐带来美感的同时,也在时刻关注着这样一种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本文从声乐美学的含义及发展历程着手,总结了声乐美学的情感表现和情感特征的艺术体现形式,同时对声乐美学在歌唱艺术中的指导以及声乐美学在歌唱艺术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新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发展的思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回顾了中国体育美学上个世纪发展的历程,探讨了上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发展迅速的原因,提出了新世纪中国体育美学发展的构想和建议,并指出体育美学研究者应大力挖掘体育领域中的美学价值。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庄子美学是生命美学,它以生命为逻辑起点构建起"道"的美学体系.它追求生命的自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天合天",通过"心斋"、"坐忘"与物同化;追求"大美",追求绝对自由的美,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庄子美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的生命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借助体育教学把美学教育贯穿到整个体育活动之中,体育教师应更进一步了解体育美学的重要性。美学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美学以体育的表现形式,展现人类的自我健康美,力量美,形体美。体育教师只有明确体育美学的性质与特点,才能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材。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体育美学的能力,就得不断地丰富生活经验和运动实践经验,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等,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去欣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在他历经近乎百年沧桑的一生中,对于艺术歌曲表现出了无限的热情,对歌曲的创作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诠释。本文从他在歌曲艺术创作所涉及的美学思维方面回顾其思想、创作以及为后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很多中国美学史著作中的"孔子美学"均没有很好地阐释出孔子的美学精神,尽管早在20世纪初王国维、梁启超、梁漱溟等就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实际上,孔子的"仁"与"兴"最好地体现了孔子的美学精神。"仁"的核心是对一己之私利有所超越的非功利性情怀。"兴"是与外在世界浑然为一的超越性的情感方式。孔子的这种美学精神,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美学的转型——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世纪伊始,中国美学转型在三个方面呈现端倪。超越美学以其生存论的人类学本体论的深度开掘,以彰显生存的本源性、本己性和主体间性为转型建基。审美文化研究以其对审美文化生存性的高度敏感,关注和护持为转型开道。美学的“中国化”则以其虚实相生的生命识度,为转型呼唤着一种具有原发生存势态的风神气象。美学的转型实质是回到本源性的生活世界,在新世纪开出一条美学新路。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艺术的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艺术是体育教学过程的灵魂。美学是艺术的哲学,运用系统科学的美学原理来分析体育教学的过程,可以在普遍的意义上把握体育教学艺术,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美学价值与广场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现代城市广场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发扬民族传统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价值,发挥广场民族传统体育的美育功能,作用于广场文化建设中,将成为增进广场文化内涵,提升市民精神文明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着重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意蕴以及在广场文化建设中的美学教育功能,结果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动作美、音乐美、人体美、服饰美、人文美、社会美的特性,广场文化具有直接真切的不隔之美、热烈壮观的恢弘之美、斑斓多彩的复合之美的特征,由于两者有着精神文明建设和健身娱乐的共振点,可在建设广场文化的同时融入民族传统体育,二者得以在协调相宜情况下相辅相成,共荣共存。进而提出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教育功能加强现代城市广场文化建设的合理化建议,为提高全民美学欣赏水平与现代社会文明建设水准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在师生之间的转移,而应承担更为丰富和更具现实意义的社会功能。审美作为其社会功能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如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实现,藉着课堂教学所特定的目的性,并共同完成对高职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美学价值观的建设,理当成为值得探讨的美学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徐霞客逝世363周年之际,再一次重读《徐霞客游记》,我们由衷领悟出徐霞客的人生真谛———对国土、对民族、对人民心中充满了爱!并能感受其景观美学之所在———“碧崖之南,隔江石峰排列而起,横障南天,上分危岫”,“碧天如濯,明旭晶然,腾翠微而出,浩波映其下。”  相似文献   

15.
竞技健美操不仅是一项表现力量和速度的运动,更是一种凸显和表达美的运动。针对当今健美操界对竞技健美操与美学的关系认识不够,在选材过程中一直存在选拔宗旨不明确等弊端,本文认为:在指导思想上,要加强竞技健美操与美学关系的认识,把用美的眼光选择美的材质作为选拔宗旨;在操作层面上,对被选对象从物质的角度作基本素质和潜能的考察,从文化角度作内在素质和修养的考察,从心理角度作精神状态的考察,从道德的角度作品格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操属于难美项群运动项目,体操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阶段性的特征。但是,力、美、难、新、稳的高度统一是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应用了竞技体操美与力、难、新、稳的等圆正交模式关系.进一步阐述了体操美的真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