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散打锦标赛下台技战术运用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历年全国散打锦标赛比赛录像中随机抽取大、中、小三个级别各20场共60场比赛,选取使用下台战术的次数、成功次数、所使用的技术动作、使用下台战术时的局数、擂台位置等一些相关指标,对全国散打锦标赛中下台战术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索下台战术在散打比赛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不同擂台位置使用下台战术的一般规律,以及结合竞赛规则预测全国散打比赛下台战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根据自身和参赛项目的特点合理安排比赛战术,将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本文通过对第23届和第24届奥运会、1986年全国游泳比赛和第六届全运会获胜的游泳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研究,了解中、外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特点及其差异,找出我国运动员的不足,为我国游泳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足球比赛中,制定恰当的比赛战术,对取得比赛胜利意义重大,由此可见选择战术的重要性,但在足球实战当中,选择战术的同时往往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对足球战术选择的影响,指导参赛者在足球比赛中正确的选择比赛战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辽宁全运会比赛成绩、金牌、奖牌榜、积分榜以及决赛艇的比赛过程和运动员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和赛艇项目特征和训练特点,对我国赛艇国内格局状况,比赛成绩、桨频、战术和参赛运动员年龄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发现国内赛艇格局呈现出四个集群,比赛特点有:竞争越来越激烈;比赛桨频呈现升高趋势,比赛冲刺启动较晚;参赛战术更多的采用两头快战术;决赛运动员整体年轻。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看比赛录像、文献查阅进行逻辑推理,对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特点和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中国男篮近期国际比赛中的技术统计资料,并观察临场比赛的情况,试图发现中国男篮队员目前的战术意识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战术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持我国女子在世界举坛的优势位置,提高我国男子在世界举坛的地位和完成2008年奥运争光计划任务.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方法对"1 kg规则"的实施前后几场比赛的试举成功率和战术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kg规则"的实施,提高了试举的成功率,加大了成功率的重要性;作战方案更多地侧重"以我为主"、"压制战术"和"虚晃战术"、"减体重战术"比重减少.因此,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运动员试举成功稳定性的培养;同时,由于战术运用的空同加大,要深刻理解新规则规律,及时作出比赛战术调整,以适应激烈紧张的比赛节奏.  相似文献   

7.
跆拳道边角战术在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的跆拳道竞技训练与比赛积累了一些经验,逐步认识到边角技、战术在跆拳道比赛中的重要性.阐明什么是边角战术,边角战术的重要性,边角对抗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边角区域对抗运动员的战术分析,竞赛规则对边角对抗时运动员战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第29届奥运会女子曲棍球比赛短角球进攻战术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对第29届奥运会女子曲棍球全部38场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寻找当今世界女子曲棍球比赛中短角球进攻战术的特点,发现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女子曲棍球比赛中,强攻战术成为各支强队的短角球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各支强队在短角球强攻战术中主要应用拉射战术,同时拉射战术也是强攻战术中主要得分手段;而中国队短角球拉射战术在发球到停球时间和停球到拉射出手时间上明显长于荷兰队,这可能是导致中国队短角球拉射战术成功率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分析优秀男子乒乓球单打比赛相关数据,挖掘出五项战术指标制胜因素,并按照对比赛结果影响的重要性,从大到小将指标依次排序,分别为主动相持战术、接发球战术、发球抢攻战术、发球战术、接发球连续抢攻战术。通过判别分析法建立起预测比赛结果的函数方程,其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可以为训练与比赛提供相关指导,也丰富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近3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优秀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后,发现奥运会游泳获奖运动员比赛时前后程百分率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争权夺标”战术是优秀游泳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较普遍采用的战术;;“破纪录”战术和“后发制人”战术亦是奥运会中行之有效的战术,但对运动员的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11.
结合参加及组织对刺比赛的经验,针对比赛中大部分学员遇到的实际问题,浅谈比赛中战术的运用、作用及比赛中的几种战术,旨在指导对刺比赛,促进比赛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对跆拳道战术运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跆拳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而战术的灵活运用则是取得胜负的关键,本文对跆拳道战术进行分析,说明跆拳道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篮球战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完成攻守任务,个人、队员之间、全队队员合理运用技术和相互协调行动的组织形式。战术不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研究比赛过程中的发展规律、攻守方法及其在对抗下的运用。个人战术行动不仅是全队战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以独立作战的形式表现于比赛之中,从而激发队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艺术性。现代篮球比赛中,由于个人攻守能力的提高,战术更加机动灵活,日趋综合多变。第九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苏美角逐统计,  相似文献   

14.
从2007年全国男子手球锦标赛的各项得分战术统计资料和数据中可以看出,防守反击战术在进攻次数、总进球数、成功率等指标上均高于其它各项,由此可见防守反击战术是手球比赛中主要得分手段。对2007年手球比赛中的各方面资料、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试论对攻战术在佩剑比赛中的具体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攻战术是佩剑比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战术环节。对攻战术运用的好坏,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结果。对攻战术的变化十分复杂,对使用的技战术素养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就对攻战术的一些战术要点;训练示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战术能充分地运用自身的体力、技术、比赛经验及意志品质,发挥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已成为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取得比赛成功的必备条件。文章试图较全面、系统地阐述田径比赛战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少年男子削球打法技战术的训练方法进行优化,并通过近一年对广东少年男子削球打法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优化后的削球打法技战术训练方法有较好的训练效果;运用多元化训练形式的多球训练法,限制技术条件和赋予比赛任务的比赛训练法及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分解与完整训练法三种优化重组后的技战术训练方法有利于削球打法三种核心战术的掌握及特长的形成;赋予任务的指标训练法可提高稳削战术的命中率;加难助力训练法、加难比赛训练法可提高削中反攻战术的成功率;比赛训练法中的以赛带练、以赛促练有利于全面提升核心战术运用能力与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8.
在CBA联赛2009—2010赛季季后赛广东队与上海队的第二场比赛中,上海队获胜的关键因素是队员之间合理运用了快速机动进攻战术、攻击性防守战术和远距离进攻战术;合理运用了远投技术和中、近距离投篮技术,球队进攻机会多,得分多,获得篮板球次数和助攻次数多;比赛中攻防转换节奏快,比赛流畅,可观赏性强。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揭示了上海队采用攻防战术和对个人技术的更高要求的合理性,可为CBA比赛技战术的灵活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借助于模数完善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行动的相互学操作工艺为确立网球运动员在与具体对手比赛中安排战术的原则提供了可能性。为了控制复杂的多因素训练过程,必须拥有关于技术、身体和战术方面足够可信的信息,不仅运动员本人,也包括对手,而这些信息是直接在比赛活动条件下收集的。在有效安排比赛战术时最重要的因素是拥有关于对手完成技战术行动质量方面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是借助于专门的比赛录像,随后经过电脑手段加工而获得的。建立可分析将要遇到的对手比赛活动的数据库,有助于在针对具体比赛安排战术任务时选择决定,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对手在争夺局、盘或整场比赛的关键分时将采用的技战术行动。为了分析与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战术选择对比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应的专项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程度水平的指标下,善于在最少失误的情况下完成技术行动,使得既能在比分有利的条件下,也能在比分不利的复杂时刻条件下实现争夺比分的战术。拥有有关对手在比赛的紧急关头最经常使用的比赛行动方案的信息,可以迫使他使用对于他解决战术任务最好的方案,由此来预测他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正确地发挥技术,合理地运用战术,并带有一定战术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战术意识与运动实践活动和直接比赛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不仅支配着技术、战术的正确运用,而且也直接影响战术的效果。 战术意识的强弱程度,是衡量一个球队势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认识战术意识的本质,寻求培养的途径,日益引起我国体育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从理论上对篮球战术意识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