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华时报》魔鬼发行之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波 《传媒》2003,(12):44-45
生于2001年5月28日的《京华时报》在竞争激烈的京城报业市场中以黑马之势脱颖而出,堪称业界传奇。《京华时报》发行团队——小蓝帽,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北京早报发行量第一、早报零售量老大、地铁发行量冠军的业绩使《京华时报》的发行成为一种神话,小蓝帽被冠以“魔鬼发行”的美誉而声名鹊起。大树意识 《京华时报》的决策层很清楚:在市场竞争惨烈的环境下,新创办的报纸一开始就应该是一棵参天大树,而不能从一株小  相似文献   

2.
<正> 新生的《京华时报》在竞争激烈的京城报业市场中以黑马之势脱颖而出,堪称业界传奇。《京华时报》发行团队——小蓝帽,在短短时间内创造了北京早报发行量第一,早报零售量第一,地铁发行量第一的业绩,使《京华时报》的发行成为一种神话。骁勇善战的小蓝帽被冠以“魔鬼发  相似文献   

3.
《京华时报》发行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记者》2002,(5):7
有人是这样评价《京华时报》的发行方略的: 《京华时报》用它无孔不入的发行(水银式发行),用一种比《北京青年报》更谦恭的作风、比《北京晚报》亲近的姿态、比《北京晨报》更频繁和持久的曝光率舒展在京城每一个报摊上、每一个过街天桥上、每一个公交车站旁。《京华时报》,一个可疑的,带着南方做派和贵族血统的报纸,轻易地用不是非常高明的发行策略,就把北京报界的老少爷们——“搞掂”。虽然文中不无调侃之意,但也道出了《京华时报》发行策略上的棋高一招。  相似文献   

4.
笔者去年前往京城考察学习北京报业的绩效管理,最后决定选取《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精品购物指南》和《财经》双周刊,并谓之“京城传媒四少”。  相似文献   

5.
《传媒》2006,(11):36-37
京城报业龙头老大 2006年《京华时报》一改京城传统的新闻理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还原,办出了让读者有阅读快感的、纯粹的新闻纸。《京华时报》的广告版面营业额每年以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京华时报》2006年上半年进入全国报纸前5名。《京华时报》坚持稳定,持续,良性增长的经营理念,始终保持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再创奇迹。  相似文献   

6.
“北京报业市场早已被分割殆尽,《京华时报》此时出马能行吗?”“就目前的京报格局来看,《京华时报》很难分得一杯羹。”“对《京华时报》,担心也好,怀疑也好,害怕也好,都为时过早,咱们走着瞧。”……如果说在5个月以前,围绕《京华时报》的“横空出世”,世人大多还抱以迷茫、怀疑、观望的话,那么,5个月以后的今天,《京华时报》却将京报天下一分为四,引爆京城报业市场重新“洗牌”,这不得不使我们对这份报纸刮目相看。人们常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京华时报》,打她5月28日“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一…  相似文献   

7.
4年前的2016年12月31日,《京华时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楷体字的“致读者”:《我们只是转身我们不会离去》。次日,2017年元旦,这份虽仅出版15年却知名度很高的纸质都市报消失于人们的视野。“致读者”是这样开头的:“明天,《京华时报》将不再用白纸黑字为您记录昨天。但《京华时报》的白屏黑字,将继续与您为伴。”文章紧接着又说:“2017年元旦,《京华时报》纸质版将休刊。同时,京华网、京华圈、京华微博、微信以及系列公号组成的《京华时报》新媒体矩阵,将为您即时推送新闻、资讯,为您更快地链接昨天、今天和明天,和您一起更多地与亲友分享,与陌生人碰撞。”  相似文献   

8.
2014年起,国内众多老牌报纸相继休刊.2014年初,《新闻晚报》休刊.2015年,《杂文报》《生活新报》《上海商报》等报纸休刊.2016年初,杭州两大都市类报刊《今日早报》《都市周报》同日休刊.2017年1月1日起,《京华时报》纸质版也退出历史舞台,仅保留新媒体业务.除此之外,极具代表性的时尚杂志《外滩画报》《瑞丽时尚先锋》等也相继宣布停刊.  相似文献   

9.
明天,《京华时报》将不再用白纸黑字为您记录昨天.但《京华时报》的白屏黑字,将继续与您为伴. 2017年元旦,《京华时报》纸质版将休刊.同时,京华网、京华圈、京华微博、微信以及系列公号组成的《京华时报》新媒体矩阵,将为您即时推送新闻、资讯,为您更快地链接昨天、今天和明天,和您一起更多地与亲友分享,与陌生人碰撞. 《京华时报》的温度,仍然在您的手里,和您一起度过冬天,走进新的一年.就像过去的15年那样.  相似文献   

10.
禹建强 《青年记者》2003,(12):12-14
2001年5月,由中国最权威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上市公司北大青鸟联手推出的报业新秀《京华时报》强势杀入北京报业市场。在一年之内,《京华时报》在全国报刊广告收入排名中位列16,2002年全年广告经营额达到3.5亿。《京华时报》被称为北京报业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正式创刊。如今,《京华时报》不但在北京的报业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而且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京华时报》的发行成功,其每前进一步都有成熟的理念作依托。 零售造势,征订收益 经过对北京市场的调查,我们认定,作为一张新报纸,销售重点首先应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的5月28日,《京华时报》创刊九周年,单日204版、3000余万元广告刊登额创下历史记录。经历了报业混战、网络崛起、报业拐点和金融危机后的《京华时报》似乎没有报业冬天,用京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吴海民的话说,他们重新认识传统报业的价值和优势,探索和确立网络  相似文献   

13.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2,(3):64
正默多克集团:"太阳"再次升起据《人民日报海外版》、《京华时报》综合消息,《星期日太阳报》于2月25日正式创刊。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珀特·默多克当晚在伦敦北部赫特福德郡一家印刷厂参与印刷新报创刊号。而这份报纸的创刊号与43年前的《太阳报》创刊号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朝阳区左家庄前街京华时报的门前,一左一右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京华文化传播公司,一块是京华时报社。在这家2001年5月创刊的新报社里,有一批操着几分广东口音的人,内行的人悄悄透露:现在的京华时报背靠着人民日报这棵大树,由北大青鸟投资5000万元,挖来了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麾下搞发行的谭军波、搞采编的朱德付、搞广告的张曙光,于是这“三驾马车”用广东的粤派风格在北京报业市场翻云覆雨。采访谭军波的时候,赶上他去开发行大会,他开着车,和记者一路聊开了他的报纸发行经。 谭军波,湖南慈利县人,1964.年生,1986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南方日报,后进入南方周末,1996年参与创办南方都市报,任副总编辑,2001年进入京华时报,任分管发行的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5.
彭剑 《新闻实践》2005,(4):34-36
访问者(以下简称"访"): 谭先生,您被业界喻为"魔鬼发行人",这一称谓从何而来,能否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谭军波(以下简称"谭"): "魔鬼发行"最初源于对《京华时报》发行团队--小蓝帽的赞誉。《京华时报》创刊之初,小蓝帽两千之众突然出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似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迅速占领了市场。当时,有竞争对手感叹:小蓝帽有如一群魔鬼降临,刹时改变了京城的报业格局。自此, "魔鬼发行"传扬开来,我作为小蓝帽的领军人物也跟着沾光。后  相似文献   

16.
最近,千龙新闻网第一届E媒体俱乐部活动在北京京城大厦音乐厅举行,活动的主题是“网络时代的媒体格局”。出席此次E媒体俱乐部活动的嘉宾有中国科技新闻协会副秘书长杨昕、《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知识经济》,总编刘韧、北京新闻台《人生热线》主持人苏京平、搜狐副总裁周云帆、千龙新闻网总裁周科进、《互联  相似文献   

17.
黄枫 《今传媒》2007,(4):4-6
一、在京华时报社社长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个大的牌匾,上面写着"京城第一报"五个大字."这是市民送给我们的",吴海民(以下简称吴)社长微笑着对记者说,"是市民对《京华时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蒋蕴  汤琴 《新闻实践》2002,(4):48-50
《信报》是一张“抓人”的报纸。 2000年10月9日,有20多年历史的专业报——《戏剧电影报》正式更名改扩版为《北京娱乐信报》。《信报》一面世,首先引起公众注意的是其背后的两位人物:一位是姜昆,当时他的鲲鹏网拥有《信报》的40%股份;另一位是主持这份新兴报纸的原北京青年报社的社长崔恩卿。从2000年底到2001年上半年,北京的报业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扩容期,《信报》、《劳动午报》(原《北京工人报》)、《京华时报》等数家新面孔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本已十分激烈的报业竞争。就在《信报》诞生半年以后,国内某知名周刊  相似文献   

19.
笔者去年前往京城考察学习北京报业的绩效管理,最后决定选取<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精品购物指南>和<财经>双周刊,并谓之"京城传媒四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09,(6):10-11
5月28日,拥有3G手机的用户都可以收看到视频版的京华时报——《京华播报》,京华网也同时推出流媒体新闻业务。自此,国内首家基于3G无线网络的视频新闻平台——《京华播报》IVVR业务正式上线试播,一同上线的还有《京华无线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