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企业隐性亏损之成因 利润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利润应该是真实地存在于企业。但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企业隐性亏损,又称潜亏比较普遍。 所谓隐性亏损,是指企业违背客观实际,不及时,不完整和不真实地体现企业财务成果的一种虚假行为;是一种潜在的、易被忽视的资金流失。企业隐性亏损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陈晓静 《科学学研究》2009,27(2):262-268
 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可谓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但是国内外学者尚未真正展开对组织学习方式与隐性知识创新相关关系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上海、浙江、北京、江西等地几百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士为调查对象,从实证角度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干中学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2)从经验中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3)反思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4)忘却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5)学中干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知识冲突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7)交互式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8)试错学习对隐性知识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宏淼  张生太  闫辛 《科研管理》2019,40(2):106-115
微信群已成为隐性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但鲜有研究探讨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规律。本文基于复杂网络与传播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机理,建立了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模型,推导出了区分隐性知识在微信群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验证了传播阈值始终是一个有限数,并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信群的网络结构对隐性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隐性知识在无标度网络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均匀网络中更快,传播阈值与最终传播规模更大。研究还表明,只要根据阈值条件将有共享意愿的用户数量与有知识吸收能力的用户数量增加到相应的临界值以上,隐性知识就会在微信群中传播。最后对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隐性知识是人类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隐性知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挖掘教师的隐性知识的基本内容、基本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究教师隐性知识传递途径,建立一套教师隐性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5.
陈静 《科教文汇》2010,(35):9-10
思想政治教育中单一的显性教育难以完成对学生道德品质、道德智慧的培养,强化"隐性教育"不失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措施有:把握课堂主阵地,将隐性教育渗透到课程学习中;营造校园环境,将隐性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开展社会实践,将隐性教育体现在学生活动中;形成社会合力,将隐性教育回归到生活世界中。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校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部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对江苏省8所高校24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将隐性知识共享动机分为生活动机和社会动机,然后分析团队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隐性知识共享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成员人格对成员隐性知识共享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隐性知识特性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成员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环境和团队成员间信息对称性对隐性知识共享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夏泥  胡斌 《科研管理》2016,37(5):141-149
针对隐性知识的隐蔽性、非结构化等特点,借鉴经验学习和知识转移理论,从任务视角出发用仿真方法研究了任务分配策略、任务到达速率、不同复杂任务比重对隐性知识学习的作用机制。仿真结果表明,以知识增长为目的的学习策略最有利于隐性知识学习;以当前时间成本最小化为目的的策略会引起原有知识的损失;随机分配策略对隐性知识学习无显著作用。任务到达速率衡量了员工的任务压力,适当增加员工任务压力能够极大地促进隐性知识学习。不同复杂任务的比重通过影响整体任务复杂度而作用于隐性知识学习,且任务复杂度与隐性知识学习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无论各种任务之间的比重如何,只要整体任务复杂度维持在适中水平,就可以显著促进隐性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8.
范钧  王进伟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65-1373
 新创企业发展和管理外部利益主体的网络能力,对关键性隐性知识获取和成长绩效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浙江省内209家样本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网络能力各维度对隐性知识获取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隐性知识获取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能力中的网络规划能力和网络运作能力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网络配置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则通过影响隐性知识获取而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产生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苏屹  郭稳  张傲然 《科研管理》2022,43(9):48-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识别与提取,提高创新效率。基于隐性知识本身固有特征和并购双方“有限理性”特征所引发的双方关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并购双方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中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大数据知识整合技术能力、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水平、目标企业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转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等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水平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有促进作用;对目标企业的补偿率存在最优区间;成本与预期收益比率的变化将导致并购双方的博弈策略向不同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0.
农户尺度的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撂荒已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2010—2016年承包耕地的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影响因素,着重从显性撂荒和隐性撂荒两个角度研究其概率变化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①农户承包的耕地同时存在显性和隐性撂荒现象,隐性撂荒比例较大,但未来撂荒的现象均将逐渐减少;②一致性方面,种子农药化肥投入、农业补贴政策等对撂荒的抑制作用显著,但其边际效应都将减小;土地征用会促使农户选择撂荒,存在负面的长程作用;③显性和隐性撂荒的影响因素有差异,丘陵地貌区显性撂荒显著,耕地规模化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能减少农户隐性撂荒的概率;自然灾害发生将会导致显性和隐性撂荒,但自然灾害对显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用减少,对隐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应却增加;④在空间差异上,经济发达区域的耕地发生显性撂荒的概率仍较大,粮食主产区继续发生隐性撂荒的概率较大。未来应制定和完善相关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继续加大农业投资和大规模开展土地流转等解决耕地撂荒难题。  相似文献   

11.
冉娅丽 《知识窗》2014,(14):65-65
一、显性语法与隐性语法 “显性语法”指语言学家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整理出来的语法规则或知识;“隐性语法”指潜意识中存在于人的大脑的语法规则或知识。语法书和语法教学中讲述的语法规则和知识都是显性语法,而每个人掌握的母语技能则是隐性语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探索和利用计算模型,分析了隐性知识比例、个人偏差程度对组织平均知识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存在环境扰动的情况下,个人偏差对组织平均知识水平有消极影响,隐性知识对组织平均知识水平有积极影响,且个人偏差的消极影响强于隐性知识的积极影响;在扰动的环境中,隐性知识和个人偏差的存在都有利于提高组织平均知识水平。由于将隐性知识编码化和减少个人偏差分别是知识存储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目的,因此建议在扰动的环境下无需采用这两种信息技术;而在稳定环境下采用决策支持系统有利于提高组织长期的平均知识水平,采用知识存储系统有利于提高组织决策速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东道国母公司对IJV所采取的文化控制、IJV从外国母公司的知识获取以及IJV学习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中国华南地区96家合资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东道国母公司采取的文化控制对IJV隐性知识获取以及IJV的学习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IJV隐性知识获取的程度与显性知识获取的程度有正相关关系;IJV隐性知识获取对IJV学习绩效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IJV隐性知识获取在文化控制对IJV显性知识获取和IJV学习绩效的影响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组织认知地图的概念,围绕组织认知地图是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展开讨论,并介绍了两种实现模式:一是通过会话交流的方式,得出基于集体映射的组织认知地图;二是通过技术手段构建联合认知地图,将多人的个体认知地图通过计算合成组织认知地图,以使人们对隐性知识共享工具——组织认知地图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隐性知识是知识的源泉,是十分稀缺且有巨大价值的资源。本文从高校隐性知识共享的机会成本出发,分析隐性知识共享的机会成本曲线及特征,从而得出高校知识主体决策的倾向性,为消除高校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军杰  李新功  李超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914-1919
 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得隐性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已有的研究很少涉及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的组织间转移。文章以企业为研究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组织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途径,认为产学研合作和水平型合作中隐性知识的转移较强且途径比较丰富,但后者受到竞争关系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隐性知识管理文献综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王连娟 《情报科学》2006,24(4):636-640
显性知识仅代表知识整体的冰山一顶,而隐性知识则占据冰山大部。研究隐性知识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知识分类研究中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阐释、隐性知识的学习和创新、隐性知识的传播和转移、项目团队中的隐性知识等几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之后,布置什么样的任务至关重要。任务有隐性与显现之分。而对任务的显性和隐性加以区分对待,是便于采取不同的策略。对隐性任务的注意其布置的技巧,讲究隐性任务显性化,是教学后任务布置很重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孔德成  侯光明 《科学学研究》2012,(10):1558-1563,1592
针对如何实现复杂重大科技工程中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承这一问题,本文融合知识管理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复杂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传承微分动力学模型,揭示工程中隐性知识传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主要参数控制对实现隐性知识高效传承的影响效果;最后,基于管理学视角,提出通过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培养知识创新意识实现复杂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的高效传承。  相似文献   

20.
朱晖 《中国科技信息》2007,(6):261-261,263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的研究认为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隐性物质文化要素,隐性制度文化要素,隐性精神文化要素。其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二是对学生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促进学生对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完善学生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