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恋爱观、对性知识的了解、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及对性疾病的认识,了解男女大学生之间的观念差异.针对男女之间的差异性认识,科学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恋爱观及性爱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福州大学至诚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普遍存在,男生性观念相对比女生更开放,男女生对于婚前性行为都持比较宽容的态度,但是大学生的性知识都普遍缺乏.高校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婚恋观,有利于培养完善的性观念.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的现状,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抽取了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主的部分高校的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性知识比较缺乏,对性生理知识、性病、艾滋病知识、避孕知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大学生的性观念呈多元化倾向;大学生仍很看重“贞操”,但他们对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又持宽容态度,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矛盾心理;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也明显增高;大学生获得性知识主要是通过自学,通过书刊、网络、广播等大众传媒和与同龄朋友的交流,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性教育方面仍处于薄弱环节。调查结果说明:学校对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性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对高校未婚硕士生的调查资料,研究未婚硕士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调查分析发现未婚硕士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理解度高,但对他人婚前性要求的接受度低。性别、学校地域、专业性质、户口、恋爱经历、恋爱方式上不同的未婚硕士生在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家庭教养方式与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的关系,本研究在成都市多所高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关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当代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关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性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新领域,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传媒及课外书;大部分的学生对青春期出现的种种正常生理心理现象存在错误的认知,他们渴求学校开展性教育;79.1%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开设性教育课程、讲座、展览,建立咨询平台等系统的性教育,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性知识、性道德与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高职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两性交往过程中的两大不良倾向:性愚昧无知与性放纵轻率;开展性心理咨询服务,促使和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方法:课题组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0级与2001级大学生进行了性知识、性道德与性问题匿名性问卷调查,然后进行X2检验与U检验分析。结果:(1)大学生希望获得的性知识排序为:青春期表现与卫生、两性交往知识与性病防治知识等;大学生希望获得性知识传授方式为:专家专题报告、课堂讲授、影像教学片等,男女等需求具有差异显性(P<0.01)。(2)对“贞操观”问题,仅有31.9%的大学生认为“至关重要”,对婚前性行为问题,大学生主要看法是“理解并不赞成”,对自己成为第三的可能情形,大学生认为主要是“与对方相见恨晚的感情”,女生的性道德观念比男生较严肃而认真(P<0.01)。(3)大学生存在的性问题主要是:性问题为性自慰、性搔扰、婚前性行为等,性自慰男性高于女性,受到性搔扰女性高于男性而且主要受到陌生人搔扰;婚前性行为比例较低,以上问题男女之间均具有差异显性(P<0.01或P<0.05)。结论:对大学生应由专家进行性知识、两性交往的感情观、贞操观与婚姻法制观念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性冲动,控制性自慰,防止性搔扰,杜绝婚前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现状,笔者以山东省济南市全体本科生作为调查总体,随机抽取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五所高校,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500份,收回423份),并将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现象的态度列入其中。本文将以统计学角度,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与未婚同居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现状、对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的态度与看法、对计生服务的需求状况与期望;结果表明:1、农村未婚从业青年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有明显增多趋势,人流经历确实造成了身心伤害;2、未婚青年迫切需要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措施服务;3、计划生育部门应有效转变观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16,(6):117-119
为了了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其态度与发展趋势、了解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的认识情况,为开展性健康教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并为失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提供前期资料准备。课题组采用网络无记名方式向大连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近三年甘井子靠近大学周边地区三甲医院各年龄段人流情况。调查结果发现,男生较女生更赞成婚前性行为,大学生生理卫生知识多是在中学通过非正规网络影像中学习得到,对正确生殖健康知识比较缺乏,而家长及辅导员在生殖健康方面与大学生缺乏交流。因此,应加强高校性健康教育,同时父母及社会应对大学生予以正确的指引,减少婚前性行为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缘起2004年,天津市心理卫生协会对本市高中学生性心理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34.7%以上的“学生情侣”存在拥抱、接吻现象,4.1%以上存在同居现象!2007年,一项上海市高中生的性心理课题研究的调查显示,高中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表现得越来越开放。23.6%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35.2%的学生会同意接受恋人提出的性要求,并且有42.9%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会发生婚前性行为,认同“性与婚姻应保持统一”的学生仅占46.5%。上述两项调查结果令人警醒,正如调查者所说:“传统的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在对杭州市某高职院校370名在校大学生贞操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调查表明,杭州市高职大学生的贞操观总体上还是乐观的,大部分学生思想上趋于开放但行为上并未出现偏差,同时也呈现出男女差别大、多元化等特点。这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男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增强高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贞节观念、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自慰行为、性冲动、异性性行为等方面展开调查,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状况,为促进大学生的性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也是每一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恋爱"是与"爱情"时常相伴的一个概念,与"恋爱"、"爱情"相关的"性"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长期以来,高校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大都持有两种"极端"态度,偏离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性"的禁锢和封闭以及性教育的落后,使大学生对"性"产生了极大的神秘感,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所获得的既不科学又零碎的性知识,往往导致他们用这些错误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由此产生的心理矛盾冲突或不正当的性行为,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提升大学生恋爱观教育,要在观念层面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在生理层面上,加强性知识教育,提升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相似文献   

14.
以桂林师专为研究总体,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定量描述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现状及婚恋态度,试图为高校婚恋教育研究提供实践依据。研究表明:大学生婚恋观总趋势是积极健康的,但仍存在某些偏差,如恋爱动机复杂化;注重追求精神享受;对性持开放和宽容的态度;男女生在人际交往、消费行为上不同程度受到了恋爱的影响;初恋年龄的提前和结婚年龄的推后进一步强化了恋爱和婚姻的分离,这些有可能成为当代大学生婚恋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5.
大爱的内涵是爱教育、爱人、爱智慧,其核心是责任与爱心,是大学文化之灵魂。我国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新形势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在高职校园精神文化中融入大爱理念,加强学生的劳动观教育,这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其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恋爱出现低龄化和普遍化的发展趋势,而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一直被忽视和回避,导致大学生对婚恋行为认识不足,因恋爱而引发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教育者应提高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认识,转换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女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冲突,浪漫与理性交融,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共生,性开放度较高与性知识相对缺乏并存等特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总体上看是积极的,也存在一些消极现象。婚恋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婚恋教育应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高校要构建体系化的婚恋教育课程体系,要实现婚恋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以实现个体的爱情和梦想与社会责任、国家利益和民族事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已日益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和行为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生恋爱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科学的、可操作的教育策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思想上的逐步解放、观念上的逐步转变,大学生在校园里恋爱已处处可见,由于一些原因,大学生爱情案例也时有发生。高校大学生恋爱现状究竟如何,本文拟从恋爱人数、恋爱动机、恋爱误区三方面作一简要阐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法,以宁德师范学院在校生为调查对象,细化考察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同步比较了男女生之间、有无恋爱经历者之间、大一和大二学生之间对所有调查指标的响应情况,尝试进行婚恋观差异绝对值、平均差异绝对值、差异度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婚恋观存在明显差异,有必要开展分类指导,对此进行细化研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