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钟琦  李骁 《现代情报》2016,36(8):143-150
团队知识共享对提升团队的效率至关重要,如何促进团队知识共享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线上与线下两个维度,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量化分析及对比研究,并进一步对情感信任这一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通过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知识共享行为与线下知识共享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与线下方式相比,线上方式更有助于提高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广度和深度;情感信任会同时对线上与线下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相比较而言对线下的共享行为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2.
知识共享机制是提升虚拟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效率和共享效果的重要保障。根据虚拟科研团队的特点,从团队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构建了动力机制,从有形的规章制度和无形的信任和文化两方面形成了约束机制,从利益分配、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氛围和精神激励角度提出了激励机制,最后构建了沟通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3.
信任、团队互动与知识共享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信任、团队互动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研究模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研发团队为调研对象,通过对162名团队成员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信任和团队互动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信任对团队互动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结果还发现,团队互动在信任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IT团队中信任模式与知识共享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共享背景下的信任模式出发,构建了信任模式和知识共享结构维度的测量量表,并对员工信任模式与知识共享结构维度之间的作用关系以IT团队中的221名知识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信任模式下,信任对知识共享在三个结构维度上的影响差异较大.对于中大规模团队而言,可通过信任模式的转换来促进知识共享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知识共享是虚拟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构建团队承诺、信任、自我效能、结果预期、态度和知识共享行为关系模型,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参与虚拟科研项目的人员为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承诺、信任、自我效能、结果预期、态度对虚拟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和自我效能对知识共享态度有正向影响,即信任和自我效能间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6.
姜道奎 《软科学》2017,(2):66-70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变革型领导、信任倾向、团队知识共享绩效的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样本包括791份有效问卷以及所对应的环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通过信任倾向作为中介变量对团队知识共享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信任倾向在变革型领导与团队知识共享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的变革型领导对信任倾向和团队知识共享绩效的不同维度产生影响作用的路径是不同的,任务导向的变革型领导对共享意愿、共享行为、共享绩效有显著影响,关系导向的变革型领导对信任倾向、员工满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虚拟科研团队中的信任、冲突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虚拟科研团队中存在的知识共享方面的问题,结合虚拟科研团队的特点,分析了虚拟科研团队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信任和冲突及其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效果,探讨了它们在虚拟科研团队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从信任和冲突的角度,提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促进知识共享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网络嵌入的3个维度出发研究结构、认知、关系对企业竞争情报共享水平的影响机制。以一个大型物流公司作为个案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对其3部门中的关键竞争情报活动团队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认知差异程度、信任水平与情报团队竞争情报共享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结果证实了网络的结构、团队的认知水平与信任关系对情报共享程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袁红军 《现代情报》2013,33(7):87-89
信任是影响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此,在分析关系信任、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及其知识整合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论证了关系信任通过重复合作交流和共享,以知识整合能力为手段,对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绩效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形成良性的循环关系,进而构建了基于关系信任的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绩效理论模型。最后,给出几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共享是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和竞争优势的途径之一。信任作为企业间合作的基础,是供应链的关键组织原则之一,对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信任及信任发展理论,分析了在信任发展的不同阶段基于不同基础的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维持知识共享中信任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tested the effects of several team features on knowledge sharing within team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We hypothesized that trust in team leader and trust in colleagues, mediated by team identification, will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knowledge sharing. We found indirect effects of both trust variables through team identification and a direct effect of trust in team members on knowledge sharing. We explored, furthermore, a moderator effect of team identification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m work value diversity and knowledge sharing to examine if team identification diminishes the potential negative effects of team work value diversity on knowledge sharing. Contrary to our expectations, we found no relation between work value diversity and knowledge sharing if team identification is low, while the relation takes a negative curvilinear form if team identification is high. This outcome is explained by the notion that signals of un-sameness in values can produce perceptions of threat and subsequent reactions in high identification teams.  相似文献   

12.
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研究/FONT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涛  廖建桥 《科研管理》2011,32(1):111-121
    摘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并通过234个工作团队的813名成员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团队性绩效考核不会直接促进知识共享,而是通过团队成员的分配公平感、人际信任、团队承诺间接地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任务相互依赖性、团队成员能力梯度、团队效能感等团队特征因素以及程序公平感、互动公平感在该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最后,进一步对如何有效实施团队性绩效考核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玲玲  郑秀榆  马俊  聂广礼  石勇 《科学学研究》2009,27(10):1543-1550
 团队中知识转移与共享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每个团队成员的真正贡献难以区分。虽然团队成员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抑制“搭便车”行为的发生,但由于团队的高动态性使得团队中会存在短期行为。本文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角度出发设计团队员工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机制,通过员工自我监督,根据员工在知识转移与共享中的重要性分配剩余产出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4.
戴万亮  苏琳  杨皎平 《科研管理》2020,41(12):246-256
团队创新已成为组织创新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如何激发团队成员创新行为成为企业创新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以知识分享为中介变量,以团队层次的同事间信任为调节变量,构建跨层次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心理所有权影响团队成员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以51个高技术企业项目团队的392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Mplus7.4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所有权积极影响团队成员创新行为;知识分享在心理所有权与创新行为关系中扮演中介效应;团队层次的同事间信任在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团队成员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了解,也为管理者通过营造“家”的感觉激发团队成员实施更多创新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涛  廖建桥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8-126
探讨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及其过程。在影响个体合作行为决策的复合式模型与知识共享的个人内在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和假设,并采用新兴的统计分析技术——多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HLM)对73家企业中234个团队中的813名成员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团队性绩效考核通过分配公平感对知识共享起到积极影响作用,而情境(任务相互依赖性、成员能力梯度)、信念(团队效能感、人际信任)、过程性动机(程序公平感、互动公平感)在该影响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最后,进一步对如何有效实施团队性绩效考核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research question is: How 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s) influence trust, attitudes, commitment,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novation in inter-organisational project teams?The four strategically selected team cases include eight global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al oil service companies in Norway. The methodology included 24 in-depth interviews done in 2016.The study finds that form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re key to building up and keeping trust in the team and also for building up the right attitudes within the team. The IPRs increased the innovativeness in the team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s. The IPRs fostered a unique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se four teams enabling them to work towards innovative solutions and delivering in time. Formal IPŔs foster informal trust and expertise sharing and by that also the inter- organizational cooperation. The confidence and knowledge sharing strengthen the possibility for future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s both on an individual level and on a corporate level.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 of our findings is that IPRs increase the trust, commitment, and attitudes within the team providing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novativeness for improved solutions and results. IPRs are positive for collaboration, and they are complementary governance mechanisms.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 is that IPRs must be defined and accepted before the corporations start up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teamwork. The contract typology should in the start up be sensitizing giving directions and security and in the end definitive.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共享主体以及共享路径的基础上,对其知识共享障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共享障碍主要表现在个体与个体、团队与团队以及个体、团队与组织等3个层面。为解决项目导向型企业中知识共享的障碍问题,从搭建知识共享平台、制定制度保障和营造欢快、信任与合作的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