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人蕉种子硬实与萌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人蕉种子硬实率高达94.7%,用常规方法来处理美人蕉种子,其发芽率极低.而采用98%的浓硫酸对美人蕉的种子进行处理,其发芽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用98%浓硫酸处理种子120 min的效果最好,其萌发率达到了100%,且种子发芽时间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大花君子兰品种"胜利"、"和尚头"的果实、果柄离体培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用75%的酒精浸泡3min后用无菌水冲洗,再用0.1%升汞浸泡3min的消毒效果最好.将"胜利""和尚头"的果实、果柄切开,接种到MS+2.0mg/L2,4-D+0.1mg/L6-BA+琼脂0.8%+蔗糖5%的培养基上,在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能诱导幼胚分化成苗,对君子兰组织工厂化生产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莱阳矮樱桃组培快繁中的激素配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莱阳矮樱桃顶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过程中激素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萌发,芽分化过程最佳激素配比为BA0.3mg/L+IAA0.2mg/L,分化率达98%,状苗培养中最佳激素为IAA0.2mg/L+GA0.5mg/L,当IBA浓度为0.5mg/L时诱导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9%。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质量分数氯化镉胁迫对土培下大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豆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根长、干重、鲜重、耐性指数以及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随氯化镉质量分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氯化镉会抑制大豆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根长的生长,其中,株高和根长对氯化镉的胁迫更为敏感。100 mg·kg-1氯化镉处理的大豆幼苗的耐性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第14、21、28 d大豆幼苗的耐性指数分别为42.6%、35.9%、34.4%。不同质量分数氯化镉处理后,大豆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当氯化镉质量分数为100 mg·kg-1时,降低幅度最大。重金属镉进入土壤后,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较系统地对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品种"富有"柿组培苗的继代增殖、叶片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富有"柿的最佳长期继代培养基为MS ZT2.0 mg/L IAA 0.1 mg/L;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在培养基MS(1/2N) TDZ 0.4 mg/L ZT1.0 mg/L培养30 d之后,转入培养基MS(1/2 N) IAA 0.1 mg/L ZT 2.0 mg/L中,其分化率达到90.3%以上,外植体平均芽数为4.6;生根选取在培养基1/2 MS IBA 1.0 mg/L培养基中暗培养8 d,生根率为93.1%.  相似文献   

6.
以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红皮云杉种子的灭菌方式与影响红皮云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几种主要因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成熟种子的最适灭菌剂H2O2(10%)灭菌时间30min;LP培养基更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2,4-D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较大,且与BA、KT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冷藏处理一个月可以提高成熟合子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长素NAA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远不及2,4-D。  相似文献   

7.
非洲菊外植体褐变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相关培养条件,研究非洲菊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褐变因素.结果表明:适宜其离体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为MS+NAA0.1mg/L+6-BA1.0mg/L;采用较嫩外植体茎段、接种前对外植体再剪切、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对外植体勤继代及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非洲菊组培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从而提高其组培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185nm紫外光/氧化协同降解水体中微量三氯甲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185nm紫外光/氧化协同降解水体中微量三氯甲烷的降解情况,考察了溶液浓度、光解时间、溶液pH值以及加入氧化剂等对降解三氯甲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HCl3的脱氯基本是由185nm紫外光引起;其脱氯率几乎不受pH值的影响;在近中性条件下,5mg.L-1的三氯甲烷水溶液的CODMn去除率、脱氯率均与光解时间呈指数上升;光解5min后,CODMn去除率可达50%左右,脱氯率则小于30%;CHCl3的解离主要是185nm光子的作用,而与其它氧化性物质无关。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沉淀亮氨酸后的氨基酸废水中的邻二甲苯-4-磺酸沉淀剂。实验发现,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邻二甲苯-4-磺酸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水溶液、4mol/L HCl及4mol/L NH4Cl中的吸附率分别为100%、93%、95%。常规的电解质水溶液无法解吸树脂上吸附的邻二甲苯-4-磺酸,但适当浓度的乙醇+盐酸溶液可有效解吸。最佳吸附-解吸工艺条件为:离子交换树脂柱,26×1000mm,玻璃柱,内装500ml 201×7树脂;氨基酸废水正上柱吸附,上柱流速1BV/h,上柱体积4BV;用自来水洗至无色,再用60%乙醇+1mol/L盐酸解吸液反洗,洗脱流速2BV/h,解吸液体积3BV。本方法可有效去除氨基酸废水中的邻二甲苯-4-磺酸,回收的沉淀剂具有和新制沉淀剂相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用镍盐制备纳米级镍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水硫酸镍与还原剂次亚磷酸钠反应,制备纳米级镍粉。用40mlC(Niso_4)=1.145mol/l的溶液(此时用氨水调PH=5.0)与30ML(N_aH_2Po_2)=1.1mol/l的溶淮反应。反应过程中温度控制在60-70℃,次亚磷钠溶液加入的速度为:100ml/min,搅拌强度150r/min。制备出纳米级镍粉收率在95%左右。XRD检测结果表明产物为单质镍;TEM检查结果表明纳米级镍粉的粒径为10-70nm。  相似文献   

11.
地黄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秋季以健壮的根段作外植体,接种于MS+6-BA1.5mg.L-1(单位下同)+NAA0.2上可诱导出不定芽;30-40d后芽长到2.0-3.0cm转接到MS+6-BA1.5+NAA0.1进行增殖培养,10d后芽苗基部产生芽丛(3-5个);将苗高3.0cm左右、生长健壮的无根苗接种到培1/2MS+NAA0.05上培育出完整植株,即可进行炼苗移栽。  相似文献   

12.
选用5个品种的彩色辣椒,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子叶生长发育时期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形成的影响,以及不定芽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在MS固体培养基中添加6-BA5.0mg/l时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明显高于其它激素组合;进一步试验表明以半固体培养方式(琼脂含量为0.25%)和无菌苗子叶处于初展期时进行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提高,且质量好;将所获得的愈伤组织进一步培养不定芽分化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3.
油莎草含油量高,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好材料。本研究通过热激处理得到了油莎草无菌苗,为进一步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采用不同温度(27、40、45、48、51℃)的热激处理油莎草块茎,结合次氯酸钠二次灭菌,得出最好的热激处理效果,使污染率降低为0%,发芽率为30%(相当于正常发芽率的70%)。  相似文献   

14.
长白落叶松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落叶松不同产地的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以MS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为基质,探讨了诱导长白落叶松愈伤组织较合适的外植体及培养基。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2011年五常成熟合子胚诱导效果好于其他,培养基中以MS+BA2.0mg/L+2,4-D0.5mg/L的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忽地笑的鳞茎(带鳞茎盘)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同时对PVP防止褐化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NAA1.0mg/l BA15mg/l KT0.4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BA20mg/l IBA0.5mg/l,较好的生根培养基为:MS NAA1mg/l BA0.1mg/l,不同浓度的PVP对防止褐化的效果不明显;活性炭能够较好解决褐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HMB-1005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分析摇瓶发酵对芽孢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MB-1005菌株产芽孢条件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蔗糖1%、玉米粉2%、CaCl2·2H2O 0.02%和NaH2PO4·2H2O 0.2%、pH值为7.0、温度为30 转速为200 r/min、接种量10%、种龄24 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拮抗菌出芽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SDS对水蓼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蓼种子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SDS处理浓度(0 mg/L、2mg/L、20 mg/L、40mg/L、60 mg/L),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SDS处理对水蓼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DS浓度与水蓼种子的发芽率、幼苗平均生长高度和发芽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发芽势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8.
对淡黄花百合组培苗的离体保存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15-24℃,光照时间11h/d,光照强度1500lx条件下,最适培养基为添加1-3%甘露醇的MS培养基,保存10个月后存活率为92%左右,存活的幼苗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100%正常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太子参组织培养育苗过程中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试验采用太子参继代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和配比生根粉和生根基质对太子参继代组培苗进行瓶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1000mg/l生根粉和100%河沙是太子参生根诱导和壮苗培养的较佳处理浓度和基质。该试验缩短太子参育苗时间,提高组培室的周转效率,同时还可以节约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有效的小麦细胞诱导再生培养体系,以中梁22小麦幼胚和成熟胚为材料,分别在含不同浓度2,4-D的HB和MS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其对小麦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4-D的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浓度为0.5mg/L的2,4-D的诱导率最高达到78.6%,有利于形成胚性愈伤组织;不同培养基之间差异显著,HB培养基的诱导率高于MS培养基;不同外植体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