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科学与伦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们对科学与伦理的关系有很多讨论,我想谈两个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影响,科学家的伦理责任。一、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影响科学技术系统对伦理价值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就消极方面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无上的权威,这种权威动摇着传统的伦理规范。传统的伦理规范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拜的基础上,尊敬以自然为中心的过程(人性,人的自然实在等)的系统。而科学技术活动是自然的介入、干预。以科学为基础的伦理要求直截了当地介入自然过程,应用关于支配自然的规律的知识引导行为,以根据技术方案组织起…  相似文献   

2.
技术伦理、利益伦理和责任伦理是工程伦理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其中,技术伦理即工程技术活动本身的伦理问题,集中关注工程质量与安全,主要涉及工程师与管理者、技术标准、伦理标准与管理标准之间的关系;利益伦理也是工程活动的基本伦理问题之一,其基本要求是有效协调工程活动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效益与公平的统一;责任伦理则是工程伦理的灵魂和内核,主体及限度是工程责任伦理首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企业非伦理技术行为不仅局限于企业与冲突方之间的关系相背离,还影响着社会、自然等生态圈平衡。而技术伦理原则寻求的是平衡和谐,实现整个环境的融洽稳定。本文从技术伦理原则的十二个指标研究高科技企业的非伦理技术行为,具体分析核伦理、太空伦理、生态伦理、基因伦理等方面,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型伦理意识。宏观层面从整体上关注企业与自然、企业与技术、企业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具体地考察企业与人之间的技术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人类自恋情结的自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是人类的本性,没有爱人类一天都不能存在。如果人类将爱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那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自恋,是人性的扭曲和爱的麻木。生态危机正是人类过分爱恋自己的逻辑后果。治疗人类的自恋情结,使人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必须将爱的对象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范围扩展到自然界,关爱自然,关爱自然存在物。  相似文献   

5.
基因技术与伦理关怀:保持必要的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技术对伦理学的挑战在于它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伦理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引发了对人的本质及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的深刻反思。实体论者出于"人的自然本质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强烈反对人类借助基因技术而充当上帝的行为。而主观论者则竭力维护"人的主体地位",把人类利用基因技术对人自身的操纵看作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展现。对基因技术的伦理反思关键在于在实体论与主观论、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追求优雅生存为指归,不断协调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蔡连玉 《情报杂志》2007,26(7):94-96
信息伦理指的是以“善”为目标,以非强制力为手段,调整在信息生产、传播、利用和管理等信息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信息伦理包括网络伦理(赛博伦理)和计算机伦理。信息伦理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普遍性、技术相关性和发展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网络伦理的层次性、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网络伦理规范具有高、中、低不同的层次性,其根源主要在于网络自身的特征;人性本身的特点及网民自身的素质;计算机公司和网站不同的经营目的。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必须规范计算机公司和网站的经营行为;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规范中小学生上网行为;加强网络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8.
马丽娜  吴黎 《内江科技》2012,(6):156-15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和谐亚运”与现代体育伦理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和谐”在体育比赛中的重要价值,从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中,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重义轻利、诚信守诺”等众多思想观念中就潜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意蕴。而在亚洲运动会的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论证了构建现代体育伦理的必要性;加强体育伦理的建设是亚运“和谐”价值真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以基因和人工智能等技性科学为论域,就一些带有根本性的伦理争执从各个角度予以透视,进一步推进和加深对于相关伦理争辩的理解。这些争执涉及扮演上帝或违背自然,人类中心主义和基因决定论,人的概念和人的尊严,技性科学的风险与伦理,学术自由与伦理到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责任,和谐发展与诗意生存。  相似文献   

10.
人性假设与行政伦理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经济人"假设的视角出发,介绍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衍生及发展,探讨了当前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出现的困境及基于"经济人"视角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治理途径从理论上进行构建,从行政理念、教育机制和制度伦理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完善我国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利红 《科教文汇》2011,(25):17-18
从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的观点以来,涌现出了大量关于基督教、儒教之间的同异对比、彼此之间的融合和互补以及如何通过取己之长、补己之短构建适应当代全球化社会的一种普世伦理的论述。鉴于孝文化作为儒家与基督教文化共有的观念与实践,本文从伦理学视角对儒家与基督教孝文化的渊源与实践作了对比,并同时探讨了构建适应当代全球化社会环境的一种新型孝文化,综合儒家基督教之长,以更好地应对即将来临的人口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2.
偶像崇拜是基督宗教与其他宗教相遇过程中常会碰到的问题,也是与其他宗教对话须妥善处理好和有待进一步反思的问题.明清之际天主教与儒家相遇,就碰到了偶像崇拜跨文化诠释的困境.文章从偶像崇拜这个关键词入手,来呈现这一困境,并揭示这一困境的成因以及关于中国礼仪性质争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试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秀华 《情报科学》2003,21(2):170-172
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带给人类效率和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伦理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的新特征,分析了当前各种信息伦理的失范现象,并就如何构建网络行为下的信息伦理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伦理论纲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沙勇忠  王怀诗 《情报科学》1998,16(6):492-497
信息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推动了信息管理的发展,同时又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要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就必须重视信息伦理,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道德水准。本文考察了信息伦理的内涵及功能,重点阐述了与时代同构的信息伦理规范应包括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沈恒炎 《未来与发展》2007,(1):23-24,22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崛起,学者们在探寻其发展的文化背景时,目光往往聚集在受儒学影响较深的东亚地区。儒学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面对21世纪,为何将儒学中的仁爱、和谐、大同等道德原理以及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等观点进一步展示出来,使儒学在新的形势下,在现实生活中,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扬弃,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得到很好的充实和发展。儒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今世界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不少领域,我们还没有很好理解和领会他的真正含义,因而影响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儒学——需要我们对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质量管理本身的意义在于强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但在质量信任危机的今天,一般的质量管理已经显得十分乏力,这既有质量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也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缘故。仅仅强调质量管理技术和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伦理上和战略上强化质量管理。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质量伦理战略,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这一战略可能是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选择,有助于构建高成本壁垒,提升企业经营的正当性,有利于形成差异化竞争,树立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17.
Most of us prefer "doing right" to the opposite. But sometimes it is not easy to determine either what constitutes right conduct or how to do it. In this special ethics issue of TIS, scholars involved in cyberspace research explore the problem of "doing right" in terms of research subjects. The participants here draw from their own research and the ethical dilemmas they confronted. The offerings illustrate how diverse ethical theories can lead to different views over which, or even whether, new formal guidelines are needed for on-lin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传统儒家人性观谈跨国公司的文化冲突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冲突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异文化地区投资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从中国传统儒家人性观的角度解析跨文化冲突管理,并将中国儒家管理方略与西方管理文化进行比较,对于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Like most things that we take for granted, we rarely pay attention to ethical issues in research until something goes horribly wrong. Focusing on a recent cyberresearch project gone awry, this essay illustrates why ethical issues should be continually confronted and discussed by scholars and nonscholars ali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