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Wiki技术目前在图书馆中应用的不足,提出有必要根据Wiki知识的特点,利用知识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进一步挖掘,对知识实现动态的利用、有机的融合,并提供增值服务,从而提升Wiki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后对图书馆主体、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图书馆2020:嵌入式协作化知识实验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图书馆正面临着价值质疑、贡献边缘化等危机,而解决危机必须从重新认识研究图书馆支持科技创新的目标与需要出发。通过对科技创新工作流中新的关键知识瓶颈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和未来科技创新需要宏知识、科研数据管理和基于知识的交互协同创造能力。图书馆服务应抓住机遇,建立支持战略性知识需求的新型知识服务范式,建立覆盖综合科技创新资源和覆盖科研过程的新型知识管理模式,建立支持合作创新、群组学习和交互传播的协同知识服务能力。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体系为例,提出要建设综合数字知识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发展态势监测分析服务,构建嵌入科研一线的科研知识服务,建立虚实结合的协同知识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进程中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文章评价了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已有研究,提出知识组织是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图书馆正是通过知识组织,将“资源”和“服务”紧密联系起来,并在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中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知识管理”是一种科学的新型管理理念。知识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围绕知识创新,基于专业化、个性化和综合集成的服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导航库技术、信息推送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5.
从“新颖性”鉴证到创新知识服务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源于信息技术发展和创新战略的双重驱动。论文梳理了创新知识服务需求的发展,探究知识服务对创新的价值创造,提出以“新颖性”“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为核心的创新知识服务,最后针对三大创新体系差别,提出差异化知识服务策略,促进创新战略实施,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是图书馆服务生态系统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量。"互联网+"通过改变用户需求驱动图书馆服务生态系统演进,而"互联网+"技术是系统演进的巨大推动力,驱动图书馆向大数据知识服务生态系统演进。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服务理念,实现知识的生态化管理,构建图书馆服务生态联盟,提升信息生态主体素质等措施促进"互联网+图书馆"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研环境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发展,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也呈现了专深化、知识化、综合性、前瞻性的特点。图书馆的价值和对科研创新的贡献正面临危机。如何应对科研环境的变化和支撑创新的压力,实现服务的转型,成为图书馆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以中国农科院图书馆为例,提出了新形势下图书馆应加强包括机制、人才、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的知识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并对其要素组成、构建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既是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积极响应,也是其自身服务的发展与创新。根据知识创新的多样化、前瞻性、社会化等特点,提出高校图书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人才,构建共建共享的信息平台,开展有利于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知识创新服务,并提供个性化、学科化、互交式、信息增值等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互联网”背景下,要以“互联网+”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资源和互联网要素的充分交融,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推动文化产业价值链条协同化及跨界运作一体化;以“文化+”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在创作创意、生产传播、营销服务等产业链上的价值提升,逐渐构建基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和创新创造的新文创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收集、获取、利用和创新将成为贯穿于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主线。图书馆知识管理旨在最大限度地获取、挖掘、利用和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获取知识的窗口,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因此,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开展创新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公共知识管理学认为图书馆是公共知识中心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表现形态,馆藏资源实际是公共知识资源,图书馆工作其实是包括公共知识搜集、组织与服务的公共知识管理,图书馆学实质是公共知识管理学。公共知识管理学是图书馆学的继承与发展,它既全面准确地揭示了图书馆学的发展规律与学科本质,又创造性地指明了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与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12.
第八届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在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召开,研修班分“图书馆之未来”“图书馆业务构架与资源/平台/数据”“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分享”四个主题单元展开详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文章综合研修班嘉宾发言、主题内容的报告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前沿研究,拟从图书馆目标定位的理论指导、发展转型的实践规划、应急体系的完善建设三个核心板块,集中呈现本次研修班的课程内容,探讨高校图书馆发展变革的趋势与转型之路,把握新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玲 《图书馆论坛》2020,(1):140-145
文章探讨图书馆学术讲座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通过分析深圳市科技图书馆“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实践,提出图书馆学术讲座服务科技创新要重视受众需求、突出专业性、建立反馈与评价机制、拓展知识交流平台作用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知识管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方法和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环境下图书馆为适应时代发展在知识管理理念下进行了多项变革和创新。文章剖析了知识管理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并在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源、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应用和知识创新服务等方面对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建议。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人工智能(AI)正引发链式反应般的科学突破,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图书文献情报领域如何利用AI技术提供智慧知识服务与智能情报系统是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方法/过程] 从图书情报行业内外综合分析AI技术与大数据为知识服务范式带来的新平台、新服务以及新机遇与新挑战,提出"AI技术+大数据"驱动的智慧知识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智慧数据、智慧中台与智慧服务3个层面共同构建"科情大脑",提供覆盖科技管理、科技创新与社会学术信息环境的开放智慧知识服务生态环境。[结果/结论] 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文献情报数据湖、智能知识服务引擎、智慧知识发现、智慧知识管理、智能情报分析系统以及智能感知环境6个方面进行探索建设,取得有意义的成效。面向未来,阐明AI技术在面向大数据治理、细粒度知识识别、精准服务提供等方面,仍需要在数据、技术以及服务模式上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学:图书馆学之上位学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知识管理学是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包括公共知识管理学、竞争知识管理学、档案知识管理学、知识经营传播学、企业知识管理学和政府知识管理学等二级学科。图书馆是人类公共知识中心在特定阶段的表现形态,其职能是从事公共知识搜集、组织与服务。图书馆学实质上是公共知识管理学,其上位学科是知识管理学。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17.
信息整合技术的变迁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是推动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后数字图书馆时代,数字图书馆已经演化成无所不在的知识环境。在这个泛在知识环境下,信息整合也提升为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是架构在信息整合基础上的新的服务层,是泛在知识环境的核心结构。语义网技术是实现知识整合的有效平台,尤其是本体技术是实现知识整合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学界知识共享理论研究兴起的原因有四:一是从经济形态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图书馆加强对知识管理效率,促进知识创新能力;二是从技术支撑看,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造成知识中心多元化格局,图书馆需要搭建先进的技术平台,应对知识中心边缘化的趋势;三是从共享实践看,制约图书馆知识共享的主客观因素依然存在,直接影响着知识共享的水平;四是从社会职能看,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9.
在技术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实体空间的"场所"价值,是关乎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公众认知角度探索图书馆"场所"价值,能够发现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选择上海图书馆、浦东图书馆和滨海新区图书馆三所代表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平台上的网络评论信息,综合运用Python、Jieba分词、SnowNLP等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从高频词分布、情感分析和时间序列三个维度,对社会公众认知情况进行了文本挖掘。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仍然是重要的公共阅读"场所";公共图书馆"场所"服务颇受欢迎,社会评价极为正面;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场所"价值认知的特征所在。在技术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当高度重视"场所"价值的公众认知新变化,可以将文旅融合作为未来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助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