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礼》注与《毛诗》的关系体现在三《礼》注与《毛诗》经文、《毛诗序》、《毛诗传》三方面的关系上。通过对郑玄所作三《礼》注的考察,可以发现三《礼》注中引《诗》、解《诗》不仅用“三家《诗》”,同时也涉及《毛诗》经文、《毛诗序》及《毛诗传》,已经初步显露出融合今古文《诗经》学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金荣权 《职大学报》2011,(1):37-42,49
经过百年来的争论与探讨,关于宋玉作品真实性的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等10篇当为宋玉所作,而《高唐对》、《郢中对》不能单独成篇。学术界对《招魂》、《笛赋》、《舞赋》、《御赋》、《微咏赋》等五篇真伪问题争论仍较大。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光辉的照耀下,出现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尤其是小说创作,在全国传播层面上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长篇小说中涌现出了柯云路的《新星》、《夜与昼》;浩然的《苍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维熙的《北国草》、张承志的《金牧场》、张炜的《古船》、铁凝的《玫瑰门》等力作,中篇小说中涌现出了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塔铺》、石钟山的《军校生前奏曲》、张贤亮的《绿化树》、从维熙的《阴阳谷》、李晓的《厚土》、陈怀国的《农家军歌》、阎连科的《瑶沟人的梦》等力作,  相似文献   

4.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第 8章《清代的学术和思想》说 :戴震“在哲学方面最重要的著作是《原善》与《孟子字义疏证》。《孟子字义疏证》一书 ,初名《绪言》 ,后改定为《孟子私淑录》 ,最后定为今本名。”张先生认为三书有先后的承继关系。但翻阅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80版《戴震集》 ,不仅收有《孟子字义疏证》 ,同时还收有《绪言》、《孟子私淑录》。那么 ,《孟子字义疏证》与《绪言》、《孟子私淑录》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按照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记载戴震之言说 :“仆生平著述 ,最大者为《孟子字义疏证》一书 ,此正人心之要。”由于戴震…  相似文献   

5.
教授风采     
高孝忠,男,中共党员,数学教授。1982年贵州大学数学高师班毕业分配到学校任教至今。一直位于教学第一线,所授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高等数学》、《初等数论》、《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图论》、《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等。2006年5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编著的《数学分析》,有50万字。2008年5  相似文献   

6.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至1987年共发表论文624篇,不少论文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有些在国外学者和刊物中也引起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28篇,252篇次;被《新华文摘》、《国内哲学动态》、《中国史研究动态》、《经济学文摘》、《文艺研究动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世界历史》、《史学情报》、《文物》、《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哲学研究年鉴》、《中国文学年鉴》、《编辑参考》、《人民日报》(含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摘报》、《文汇报》、《理论信息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教育文摘》等近30种国内主要报刊摘要报道181篇,292篇次;索引249篇,316篇次;另有部分论文被收入有关学术专著。从1979年至1986年发表的536篇论文中有33篇获奖37次,其中25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篇获市、地区级科研成果优秀奖,9篇获高校校级科研成果奖。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是中国和俄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第一人称”是两位作家在其小说中采用的主要叙述方式。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一件小事》、《伤逝》、《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白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等都属于“第一人称”小说。  相似文献   

8.
雅诗是西周农业生产状况的记载。在二雅诗歌中,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当时农业生产状况的诗篇有《小雅》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无羊》、《鱼丽》,大雅的《生民》等。它们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历史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诗经》时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开始,可考的诗歌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就诗歌研究和诗歌理论来说,如果从孔子算起,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关诗歌的著名论著主要有汉代的《诗大序》,六朝的《文心雕龙》、《诗品》,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宋代的《六一诗话》、《岁寒堂诗话》、《沧浪诗话》,金代的《滹南诗话》,明代的《四溟诗话》,清代的《姜斋诗话》、《原诗》、《随园诗话》、《艺概》等等。古人留下了如此众多的诗歌作品和理论著作,确实为我们今天学习研究诗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玄怪录》中的许多故事成为明清小说的材料来源,如《杜子春》、《张老》被改编为拟话本,收入《三言》,《郭代公》、《刁俊朝》的情节被《西游记》、《醒世姻缘传》等长篇小说袭用。由文言小说嬗变为白话小说,艺术形式与风格大为改易。  相似文献   

11.
《诗经》有三篇《扬之水》,分别属于《王风》、《郑风》和《唐风》。上博简《诗论》提到的《汤(扬)之水》究属何篇,是一个比较费解的问题。从诗旨上看,简文所指者当属《郑风》。由诸篇《扬之水》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较为深入地认识《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兴”与“比”的区别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三百零五篇,但《毛诗序》却有三百十一篇,以为《小雅》还有《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六篇。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认为这六首诗在孔子删定三百十一篇之内,遭战国及秦而亡。子夏序《诗》,篇义合编,故诗虽亡而义犹在。陆德明的说法是一种猜测。宋·朱熹《诗集传》以为《南陔》等六诗是"笙诗",也就是吹笙以奏的诗,有  相似文献   

13.
《论语》、《孟子》两者引《诗》内容的对比反映出孔、孟在引《诗》习惯、用《诗》内容与论《诗》观念上的差异。同宗儒学体系,孔孟《诗》学思想出现变迁,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诗》自身的传播发展是两大重要原因,而孔、孟核心思想的差异则从根本上决定了两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全唐诗外编》第四编《全唐诗续补遗》卷十补录杜牧诗七首、零句两联,除《九华山》一首外,皆属《全唐诗》已收者:《滕王阁》,为《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杜牧集四《怀钟陵旧游四首》之二,文字稍有异。《金隆怀古》,非杜牧诗,见《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三许浑集六,又见于许浑《丁卯集》卷上,文字稍有异。《秋浦》,为《全唐诗》卷五百二十杜牧集一《池州送孟迟先辈》的第六十七至第八十句,文字无异。  相似文献   

15.
名师风采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F0003-F0003
闫枫,女,1957年8月出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教授,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主讲《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大学生健康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咨询》、《康复医学概论》等课程,主编《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大学生健康教育》、《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试用教材》、《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当下学界都把《林兰香》定位于清初小说,并认为它影响了《红楼梦》。但从两书的相同之处来看,这完全不符合世界上最优秀的小说《红楼梦》的风格,因为《红楼梦》不是一般的小说。《红楼梦》借鉴了《金瓶梅》,脂砚斋已经指出,但绝口不提《林兰香》。还有《林兰香》的评点中已经出现了"影子说",这其实是源于道光年间涂瀛的说法。总之,《林兰香》晚于《红楼梦》并模仿了《红楼梦》,且晚清已有人持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先秦散文的分类,现有的几部中国文学史都将其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历史散文主要指《左传》、《春秋》、《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主要指《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历史散文主要是记述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诸子散文主要  相似文献   

18.
对于儒家而言,内圣外王作为修身立命的境界由来长久,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然而,对于今人,内圣外王的最为典型的论述和认知则是《大学》《中庸》发出阐明的,所以要理解这一儒家的根本思想则必须理解《大学》《中庸》二篇,而理解《大学》《中庸》二篇又必须对于《礼记》以及朱熹的订正有着一定的了解。故在此将会介绍《礼记》开始,同时探讨《中庸》《大学》二篇在其中的地位,之后对于《大学》《中庸》二篇的内容加以叙述,最终来讨论内圣外王的相对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卷 2《分论·三礼》中言 :“‘三礼’的名称 ,比较地发生得很迟 ,从前并没有。东汉末 ,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 ,才合称‘三礼’。”我们以为梁启超这一看法有误 ,主要依据有 :第一 ,《后汉书·马融传》曰 :“融才高博洽 ,为世通儒” ,“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 ,可见马融就曾注“三礼”。第二 ,郑玄本为经学大师 ,但其学授自诸人 ,他曾为马融弟子 ,并从马融学习《周官经》。据《后汉书·马融传》曰 :“北海郑玄…  相似文献   

20.
叶适作品散佚较多,历代整理者对其佚文时有发见。《群书考索》《古今源流至论》《水利集》《荆川稗编》《图书编》《古论大观》均载有叶适《古今水利总论》一文,然《叶适集》、新修《全宋文》及相关订补文章均失载。作为叶适的一篇鸿文,佚文的发现对研究叶适及永嘉学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