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于"人本主义"的高职课程改革,应指向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发展.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从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职教能力培养的角度关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从注重学生自我意义建构和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策略,把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和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中的新教育理念关注对学生个性化教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了在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实践与新教育理念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乐春林 《考试周刊》2012,(9):125-126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在课程目标上,《历史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全面发展。在课程结构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4.
当前,西方国家校本课程决策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在理念上,以学习为中心,强调个性化学习,强调知识学习与整体生活经验融通,关注校本课程决策的文化视角;在机制上,课程决策机制的整体框架和校本课程决策的内在机制都有变化;在方式上,注重课程统筹性的决策,注重课程补充上的决策,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上的决策。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职教育应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知识、人格和文化的统一。这就必须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涵义及其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提出建设。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不断加强教材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要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普林斯顿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分类必修领域、写作和外语.基于“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真正的博雅教育”的理念,分别为文学学士和工程学士设置个性化的通识课程.通识教育采用分类必修模式,超越专业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体现了国家新课改的理念——培养所有学生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如何完善校本课程评价,关系着新课程改革能否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以实现。校本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对于校本课程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笔者将校本课程定义为:依据学校自身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与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由学校组织教师、专家、学生及社区工作者共同参与,为促进本校学生个性化发展所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使命,校本课程的评价直接决定、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其它环节。校本课程要成为学生兴趣、需求及特长的土壤,让学生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开出个性之花。本文将从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对象与方法三个维度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9.
学生发展是整个学校课程的灵魂和教育价值所在。开发和实施基于学生发展、切合学生发展的研究性校本课程,树立"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理念,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让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有力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发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这都要求教师发展要个性化与多样化。然而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教育行政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基础教育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为实现“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在学生培养模式上,要从标准化、同质化教育,转向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培养,个性化教育成为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某两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SPSS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等,对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该两所高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课程设置各有千秋,但总体上都注重于外语学习,注重于学生个体的兴趣和爱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两高校课程设置又各有长短,应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应放远眼光,"走出去,请进来,"多向省外各兄弟院校学习取经,进一步挖掘各校教学潜能,争取增设一些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改革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亮点,触及到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已从中央集权向多元化改革的发展,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具体体现。这次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和均衡性,更提倡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这种变化,为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对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地方高校一流课程教学,在教育教学思想上,要着力解决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首先是“为谁教”与“为谁学”的问题,协同育人,是课程教学的定位原则;育人渗透,是课程教学的难点之处;师范示范,是课程教学的主体特征。其次在“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上,注重内外兼修,解决学习的广度问题;注重学以致用,解决学习精度问题;注重因材施教,解决学习难度问题。最后需处理“怎么教”与“怎么学”的问题,以培育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创造性为目的,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开展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个性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多年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校长参与、引领校本课程的建设,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者、推进者和合作者,可以更好地促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的需求,南京大学实施“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计划,不断扩大优质育人资源的有效供给,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群。本文全面梳理了南京大学优质课程建设的内涵与实施路径,旨在为进一步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开展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德育问题、科技创新问题,以及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进行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形成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的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为学生设计出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自尊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获得充分发展、广度上获得多元发展、整体上获得和谐发展,在与周围的环境(包括人、物、氛围等)的交互中实现共生发展。同时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课程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以人为本",反映在教育领域,就表现在教育目标、学习观、教学观、师生观四个方面的"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我国大学现行课程存在的诸多弊端,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审视这些问题,无疑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在课程结构上主张综合化课程,在课程内容上重视学生情感和个体经验,在课程实施上主张非指导性教学,在课程评价上建构动态的、发展的自我接受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德育》2013,(17):2
潍坊广文中学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具体实施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的"适才教育"之路。适才教育,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包括两个基本要义:"因材施教",全力提供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因需而教",全面奠定适应各类人才发展的基础。具体开展有五条途径: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全员适位,家庭适导,学校适所。在践行"适才教育"的道路上,学校构建学科课程生本化、活动课程个性化、学校课程特色化"三位一体"的多元课程体系。其中个性化的活动课程成为德育的主要载体。学校不仅将活动课程化,还将活动个性化、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