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温州大学体育非师范专业19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的体育非师范生面临压力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2)男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女生;(3)来自城市的体育非师范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体育非师范生;(4)经常运动的体育非师范生在耘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不经常运动的体育非师范生;(5)独生子女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6)不同年级段在采取应对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澳粤京三地体育专业大学生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1-5分的大学生生活质量问卷,对澳门理工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共计426名体育专业男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生活质量得分较高,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专业男生生理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两校;内地两所学校的体育专业男大学生独立性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澳门理工学院体育专业的男生.影响澳门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及消极感受,而影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专业男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安全、学习精力、社会交往能力及恋爱,影响广州体育学院男生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专业、居住环境及消极感受.结果提示:有关机构应根据澳门特区及内地不同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生活质量的不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体育专业大生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我效能感的原理和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进行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成就动机水平显著地高于男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两个因子均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培养、激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大学生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问卷》在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人群的适用性,比较该人群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在专业类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方法:运用上述工具对1,740名体育院校大学生施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及Cronbachα系数考察该工具使用的效度和信度,在检验测量恒等性基础上,进一步跨组比较分析专业类别和年级的差异,并对体育院校系毕业生、各年级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进行平均数差异性检验。结果:二阶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各条目的因素负载在0.44~0.69间,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各分量Cronbachα系数在0.80~0.85间。各单样本生涯决策自我效能结构形态恒等,跨母群因素恒等模型可以接受。体艺类专业与非体艺类专业大学生在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上无显著差异,大四毕业生的水平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体育院校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与当前普通高校学生无显著差异,但大四学生的水平显著低于九年前普通高校毕业生水平。结论:这一测量工具适用于测量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涯决策自我效能的水平,专业类别并不影响体育院校系大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这进一步证明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是一个与专业类别关联不大的概念结构。与同时期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一样,体育院校系毕业生临近就业,生涯自我效能水平明显低于低年级学生,这一现状与过去、国外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5.
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显示,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别是同学关系、责任感、校园文化、学习压力、奋斗目标、社会竞争、自我价值等16个方面。分析认为,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好,一般优于普通学生。但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躯体化和敌对因子这两个方面表现为高分值。  相似文献   

6.
招祥柱  刘毅 《精武》2012,(22):70-71
文章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如: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调查与分析影响长株潭"两型社会"地区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1)专业能力类因子、社交能力类因子、指导群众体育健身类因子、了解国家体育动态类因子、通识能力类因子、体育技能与文艺能力类因子和社会体育组织能力类因子这7类因子影响着广东省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2)构建广东省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并为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当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也非常的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有着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在众多影响因素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影响因素和择业心理的分析,提出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崔海龙 《安徽体育科技》2013,34(4):73-75,86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影响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的教育对策,为广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提供有意的帮助。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言语和数理智力上存在性别差异。2)大三学生心理成熟度较高;男生对待事物的积极性普遍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4所体育院系的55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2种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和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表达抑制策略上体育专业大学生使用情况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少使用表达抑制策略;体育专业大学生表达抑制使用水平比其他大学生更低。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能够有效地预测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了解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应对压力方式的特点,以便为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山西省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应对方式各因素得分均高于非毕业生,在消极因素上差异显著;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科毕业生积极应对显著高于专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形式以及受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认知态度与动机,客观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不足、网络中花费时间较多、就业压力等。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为湖南省大学生如何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本文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借鉴风险管理理论来探讨高校体育活动的风险问题。从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以及管理因素三个维度对高校体育活动风险进行识别,并在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控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休闲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对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休闲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参与运动休闲活动的观念、意识、态度和动机,运动休闲消费情况及影响因素,运动休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以及大学生运动休闲的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在普通高校推行教师绩效管理改革的背景下,对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8%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体育教师是一种压力"较大"或"很大"的职业,其主要压力来源体现在:工作负荷、自我发展需要、学生因素和职业期望等四个方面;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普遍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其应对方式在性别、职称、学历存在差异;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被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群体所普遍使用。最后从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教师压力的认知和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产物。文章通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分析,得出如何通过构建高校体育文化,进而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目前公安院校开设搏击类课程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安院校开设搏击类课程的意义远远超过运动技能的掌握,以技术为主的传授模式未能与公安工作性质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了其在公安院校的长远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跆拳道教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部分高校体育教材中跆拳道内容进行归纳分析,针对现今教材中的跆拳道内容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的现状,提出跆拳道教材建设不仅要符合跆拳道学科发展特点,还要适应普通高校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才能促进跆拳道运动在普通高校中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2例访谈和74例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了大学生评价和选择体育锻炼的价值要素;以这些要素作为当前大学生评价和选择体育锻炼的事实依据来编制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问卷条目,并经过两次小范围预测的统计分析,对原始条目进行筛选和精简,再对全国5地高校1 736例大学生进行调查,建立了5因素一阶模型的目的性体育锻炼价值观和6因素一阶模型的手段性体育锻炼价值观.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模型是可以接受的分析模型,并证明了目的性体育锻炼价值观对手段性体育锻炼价值观所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