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试析沙地跳跃练习提高弹跳力作用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地跳跃练习提高弹跳力作用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期的沙地跳跃训练,实验对象硬地原地纵跳高度显著提高;沙地跳跃练习提高弹跳力作用的动力学机制表现为:起跳动作过程中缓冲后期和蹬伸后期的时值延长;缓冲后期制动动作幅度增大;蹬伸后期蹬伸动作幅度增大;蹬伸前期和蹬伸后期峰值力和蹬伸冲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撑竿跳高是田径项目中技术较复杂、难度较高的项目之一,和其它跳跃项目不同,撑竿跳高是带器械性质的跳跃运动.对我国七名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1999年上海举行的全国田径赛中的插穴起跳动作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实验中采用一台NATIONAL-M9500常速摄像机进行实地平面多点扫描拍摄,应用爱捷人体运动解析系统进行解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了运动员在插穴起跳阶段的一些动作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选题依据支撑跳跃是竞技体操中另女共有的项目,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以骑术为主要训练之一的罗马时代。支撑跳跃作为竞技体操的比赛项目,是从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开始的,但是,对其动作进行分类,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同其它器械相比,要晚很多年(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的体操教科书中,关于支撑跳跃动作的分类,大多是按照器械的形式分为纵马动作和横马动作;按照支撑器械的部分为近端动作和远端动作;按照动  相似文献   

4.
花样滑冰点冰跳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跃动作是花样滑冰自由滑动作技术的核心.运用国际先进的艾利尔运动技术分析软件及生物力学三维录像DLT分析方法,对世界上高水平运动员的后外点冰跳跃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运动员起跳后在垂直方向腾空高度、水平方向的速度和空停时间、环节角度等参数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攻克难度动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得知在缓冲阶段我国男运动员要适当提高最低点重心的高度,努力提高蹬冰阶段水平动能向垂直方向上的转化率;女运动员应增加助滑的水平速度.  相似文献   

5.
踏跳动作中下肢肌的储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肢肌肉储能大小和再利用率反映了运动员下肢肌的力量素质和动作技术的优劣,也是评定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素质的动力学指标。我们采用高速摄影和三维测力,对6名运动员在跳跃踏跳中,下肢肌肉的储能大小、负功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外负荷变化时,踏跳缓冲结束瞬时肌肉的力值不同,且存在极值,此极值的大小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关。2.下肢肌肉的储能与缓冲结束瞬时的力值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当肌肉受到一个最佳的拉伸力时,肌肉储能最多。3.肌肉在向心收缩过程,对其在离心收缩过程中肌肉所做的负功的利用率,随着外负荷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运用表面肌电技术对跳远和3种专项跳跃练习起跳动作进行测试,以揭示二级跳远运动员跳远专项跳跃练习与跳远起跳动作表面肌电活动特征.结果显示:跳远起跳动作主要是由小腿前、后肌群、股直肌和半腱肌完成退让性支撑,由股二头肌、股内、外侧肌、臀大肌和半腱肌完成大、小腿的快速蹬伸动作和维持躯干直立姿势.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起跳动作主要是股直肌和股内侧肌完成退让性支撑,由髋部和大腿后肌群、小腿前后肌群完成伸踝和大腿后伸动作.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起跳腿主要由大、小腿后肌群完成退让性支撑,由臀大肌和大、小腿前肌群完成起跳腿髋、膝、踝的蹬伸起跳动作.起跳腿跳深跳远(台高60 cm)练习主要由股直肌完成退让性支撑,由臀大肌、大腿前后肌群和小腿前后肌群完成大、小腿及踝关节的蹬伸动作.上述特征提示: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起跳腿跳深跳远练习(台高60cm)对跳远起跳向心收缩的影响大于离心收缩;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练习对跳远起跳离心收缩的影响大于向心收缩.  相似文献   

7.
采用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2005年-2006年湖南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比赛男单项目共13套动作的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排列顺序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生健美操男单难度动作的选编基本符合规定,但是在动力性力量难度动作选择上缺乏新意;在静力性力量中出现单一的难度动作;在跳跃类难度动作的选择上缺乏多样性.说明湖南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水平与最新发展趋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队10名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同一动作103b的助跑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跨跳步缓冲动作是采用主动缓冲;主动缓冲动作与制动、主动缓冲与压板的不同程度分离,缓解了动作过程中肌肉工作特点要求的矛盾、降低了系统能量的损耗;长步型跨步有利于缓冲动作本身的分离,助跑后较高的水平动量是完成人体水平缓冲的保证,步长储备和水平速度是主动缓冲赖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跃式跳高是高中体育课跳跃项目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掌握动作的要领是困难的。文章指出采用转化动作迁移的办法实施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三级跳远技术的分析,提出了跳跃的效果取决于运动员的缓冲能力,并为此进行实验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培养运动员缓冲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篮球运动弹跳的特点、弹跳训练的原则、弹跳训练的方法进行了论述。认为,与多种技术动作相结合的弹跳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空间优势的必要条件。篮球运动应看重发展肌肉离心收缩力量,提高从缓冲阶段层快速过渡到蹬伸阶段的能力,在弹跳训练中应贯彻"补缺"训练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腾越推手环节的技术分析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撑跳跃动作是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推手是支撑跳跃的关键环节之一.分析推手技术在支撑跳跃中的作用,掌握主要技术环节,能有效地改进动作质量,提高动作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远度跳跃项目的训练主要是解决速度———助跑获得的可控水平速度与起跳力量———爆发性快速力量这一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的下肢力量是掌握和完善技术,完成跳跃动作的基础,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而远度跳跃  相似文献   

14.
竞技健美操跳跃类难度动作的生物力学概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为依据,对跳跃类难度动作进行归纳并分类,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完成跳跃类难度动作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指出完成每一阶段的动作要求,并结合日常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五项跳远专项跳跃练习手段和跳远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何种训练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跳远专项成绩。结果表明:跳深跳远(40 cm、60 cm)与跳远起跳动作多项运动学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三步助跑起跳与跳远起跳动作多项运动学参数接近;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的动作结构与负荷强度与跳远起跳动作相似。认为,三步助跑起跳可以作为技术训练手段,但负荷强度较小;跳深跳远(40 cm、60 cm)一定程度上可对起跳腿的退让性工作能力产生的良好效果;采用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训练手段,要注意提高运动员起跳腿伸肌群的离心收缩工作能力和加强离心收缩向向心收缩的转化效果的训练,加强运动员起跳腿蹬伸阶段的向心工作能力和踝关节的屈伸能力。  相似文献   

16.
跳跃动作是花样滑冰自由滑动作技术的核心。运用国际先进的艾利尔运动技术分析软件及生物力学三维录像分析方法,对世界上高水平运动员的跳跃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运动员起跳后在Z轴方向腾空高度、X(运动主方向)方向的速度和环节角度,空停时间等参数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攻克难度动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武术专修学生在学习跳跃技术时,适宜唤醒水平的获得将有助于技术环节专门化知觉的形成.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我校武术专修高级班40名学生武术跳跃知觉唤醒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典型动作表象的建立和"关键动作细节"的明确,以及多媒体教育是武术专修学生获得武术跳跃技术最佳专门化知觉唤醒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踏跳中的摆动力量和速度,在跳跃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如果与其它部分(躯干和起跳腿)配合的好,就能保证运动员在快速的起跳中表现出必要的协调和动作自然性。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跑的周期阶段划分方法,脱离了跑步技术的实际应用,没有达到便于分析技术动作的目的,提出新的划分观点是基于两腿周期动作同时具有对应性、同步性和反方向性的特征,把单腿动作周期划分为折叠后摆、前摆、下压着地缓冲、后蹬四个阶段,有利于双腿动作协调配合的动力学特征分析。支撑腿着地缓冲时,髋关节不是主动弯曲,而是积极伸展;踝、膝关节的弯曲缓冲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踝、膝、髋关节主动弯曲缓冲”的技术要求是不妥当的,其结果必然导致缓冲时间的延长,而不是“缩短缓冲时间”。  相似文献   

20.
使用三台数码摄像机对2003年北京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的11名男子运动员(其中3名为中国运动员)进 行拍摄,本文选取了高松、瑞斯特考特、张民三名运动员的勾手跳跳跃动作的图像,采用美国爱利尔运动解析软件 系统处理得到其运动学参数,最后结合勾手跳跳跃技术动作的原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