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语言(亦称身体语言),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介于传播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的一门边缘科学。这门科学认为“人的身体可以用各种动作或姿势来表达自己对周围的人或事物的思想情感”,这种动作就是“无声语言”,它包括人的动作、姿势体态、表情等,都是可视为传递给他人的信息。教学是教师通过信息发射器官发射信号和学生通过器官接受信息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双方输  相似文献   

2.
身体的语言是一种非口头语言的特殊通讯手段,它包括人的动作、姿态、体态、表情等。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除用口头语言讲述外,大量地采用身体语言。教师的表情、姿势、动作和口头讲述的组合就是教学的内容,再由学生通过表情、姿势、动作表现出来。了解和掌握这些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的信息,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并把口头语言和  相似文献   

3.
人体语言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通过自身外部器官的某种动作发出信息,借以传达信号,表情达意。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辅之于身体姿势语、面部眉目语、手势语等人体语言,对教学有其特殊意义。一、人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要作各种绕人体某一轴转动的动作。如前后空翻、侧空翻,及绕纵轴旋转等,有团身、屈腿、屈体、分腿、直体等。这种不同姿势下动作完成之难易,与人体对此种转动轴之转动惯量的大小是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身材比例各不相同,所以转动惯量即使在同一姿势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体育科学的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将由定性的、凭经验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体态语言说明了什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动作、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它具有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功能。体育课由于教学场地大、活动范围广、身体练习多等特点,学生的体态语更显得丰富多彩。归纳起来主要有表情语言、目光语言、动作语言、距离语言等四种。一、表情语言...  相似文献   

6.
人体语言又称为体态语言、态势语言,它是一种非语词传播或非言语交际包括了人的动作、姿势、表情等等,以此来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了解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除了用语言交流之外,大量地采用人体语言进行信息传递。据统计: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有声部分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身体语言的合理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体的语言是一种非口头语言的特殊通讯手段,它包括人的动作、姿态、体态、表情等。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除用口头语言讲述外,同时也要大量地采用身体语言。教师的表情、姿势、动作和口头讲述的组合就是教学的内容,再由学生通过表情、姿势、动作表现出来。了解和掌握这些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的信息,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并把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充分应用于教学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根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对教学实践中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作  相似文献   

8.
体育行为的特征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的行为是人体在环境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外在反应。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一切动作、表情,既是构成行为的形式基础,也是行为的表达方式。当人无论采取任何行为时,伴随而来的就是动作和表情,没有动作和表情的行为是不可想象的。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教练和体育科学研究中,经常要用口头或文字表述整个人体和人体各环节的动作姿势。怎样表述得简炼、准确、又通俗易懂,成为大家共同的语言呢?这是许多体育教师、教练员和运动员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对整个人体动作姿势的表述,是无需多说的。因为绝大多数动作的名称都是动作形象的概括。例如,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跳高等许多动作,都名副其实,称呼得非常生动。可是  相似文献   

10.
友光 《游泳》2002,(2):31-32
人们很久以前就非常羡慕水生动物的游水本领 ,并想方设法去模仿它们 ,借以争得水上行动的自由。古代中国人创造的“寒鸭凫水”“扎猛子”等游泳姿势都是从水鸭等动物那里学来的。现代竞技游泳中的许多动作和姿势 ,例如蛙泳、蝶泳和自由泳等 ,也都是受动物的启示 ,并结合人体结构的特点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蛙泳是最古老的游泳技术之一。它是人们模仿青蛙的游水姿势和动作而发明的。人们很早就知道 ,青蛙游水时用其强有力的后腿做蹬水动作 ,并且有一种非常漂亮的快速滑水姿势。于是 ,人们便以青蛙游水动作创造了竞技游泳中的蛙泳姿势。在此…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田径运动无论发展到何等高难、复杂,其动作技术都是以人体基本技能姿势为基础设计的,如人体的直立姿势、行走、奔跑和跳跃的基本姿势及利用双手做悬垂支撑。操持器械和投掷物体的基本姿势等。在这些基本技能姿势中身体部位在运动中的相互关系和维持平衡的方式,可以通称为“人体自然姿势”。在田径教学中顺应人体自然姿势能使运动技术尽快早日形成,如违背人体自然姿势往往形成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所以,我们在田径教学中要遵循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原理,运用人体自然姿势中身体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作指导,以求达到提高教学效益之…  相似文献   

12.
双人徒手操,是利用两人身体各部位的各种不同动作,相互配合所组成的单个或成套动作。它既可定位做,也可行进问做。它适合于不同职业不问健康水平的人选择练习,且不受场地和器材条件的限制。它能防止和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培养人体的正确姿势,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发展动作的协调能力,促进人体全面发展,有效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振奋精神。它可作为不同体育项目的准备活动,提高练习者的兴趣,使身体各关节得到活动,提高身体活动能力,使机体较快地进人工作状态,也能起到一定的防伤作用。为了掌握某些动作技术或提高动作质量,可选择双人徒手操作专门的辅助练习,为提高运动成绩服务。它有助于培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组织纪律性,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20,(1):60-61
<正>平衡能力是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是做出各种身体动作的基础,是人体依靠其位觉、视觉及本体感觉等多种器官相互协调配合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存在于各项运动中又影响着运动效果。对于维持人体正常、完成基本动作及技能学习至关重要。对于运动学习而言,学习的过程实际是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在对抗性项目中,集体对抗的本质是破坏对方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一、途中跑的动力分析 人体跑动系多次重复相同动作的周期性运动,即从开始姿势又回到开始姿势的连续动作,跑速等于步长乘以步频。 为了获得人体总重心位移的加速度,和其他物体一样,必须有外力。没有外力的作用,任何物体都不能改变其在空间的运动。但是从动力学观点来看,人同物体的区别在于肌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运动是人们追求健美,塑造健美形体的一种锻炼方法。健美操每个动作,都是专门为实现人体美而选择和设计的。许多动作都是人体的基本姿势和优美的人体造型动作,但主要还是在徒手操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舞、迪斯科舞、芭蕾舞的动作精华,配上流行的强节奏音乐和摇滚乐伴奏,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充分展现人体的活力美。形体健美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进行健美操的训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体操教学中 ,大多数技术动作练习是在人体处于非常态姿势下完成的。头部位置的变动在技术动作及身体姿势控制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其变动是否准确协调 ,不仅影响动作的美观 ,而且直接关系到技术动作的完成。因此 ,认识、研究和掌握头部位置变动与身体姿势变化的规律 ,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至关重要。头部位置变动的技术 ,是完成各类体操动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环节 ,其变动的时机、方向和时间等是否适宜 ,直接关系到动作协调和能否准确地完成。1 有利于身体姿势的形成在体操教学中 ,通过对技术动作的结构、速度、路线和时…  相似文献   

17.
<正> 体育教学的特点要求编写教案、讲解技术战术等等配有一定的图示。例如,徒手体操中的踢腿运动,有各种不同的做法,用简單的文字很难说清楚,非得从预备姿势、动作部位、动作方向、动作方法和结束姿势等五个方面去描述,这样不但文字繁多,而且未必讲得清楚。如果用简练的文字并配以简易图,便可一目了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人体运动简易图具有文字所不及的直观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运动损伤的机制分析入手,重点讨论肌肉平衡、姿势与动作模式异常等问题与损伤之间的循环关系,并分析指出姿势、动作模式的关键因素,以及康复功能锻炼对于人体运动系统的作用与损伤康复的基本原理。继而提出了从姿势、动作和肌肉平衡评估入手的损伤康复功能锻炼流程,包括评估流程和细节要求,针对性的肌肉紧张和肌肉无力处理方法与流程、本体感觉训练和整合训练要点等。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运用口头语言表达外,还大量地运用体态语。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体的有关部分所表达的有意义的动作的总和。它包括面部语、身姿语、眉目语、手势语、空间距离语等。它普遍地存在于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体育教师能更好地运用体态语,现就体态语表达的特点与功能作如下探讨。 一、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表达的特点 1.动作性。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动作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教师除需用口头语言讲解所学教材内容的动作方法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育教师运用身体或身体的某部分做出标准的动作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评定一个体育动作完成质量的好与坏,分析其技术特征,纠正错误动作等,都需要从运动时人体重心的变化规律去分析。重心包括人体的总重心和各环节重心,人体的重心并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人体姿势的改变、各环节重心之间距离的变化而随时改变的,利用人体重心的这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