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地方高校校企联合的现状进行调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政府、企业、地方高校三方在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对策,从而改善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不足,提高地方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获得批准成立的“广东高校热泵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是广东省教育厅首批依托高职院校成立的工程中心。该中心依托我校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联合顺德及周边知名热泵及空调企业,共同开展热泵及空调方面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日前,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翟滨博士负责的功能材料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立项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省校两级重点学科,紧密围绕我省和国家新型功能材料开发的相  相似文献   

4.
杨涤心 《陕西教育》2009,(9):118-118,111
对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功能及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索了依托工程技术中心的产学研结合,采取研究生导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现场指导教师“三结合”模式培养研究生的途径。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中心的科研实体优势,从课题申报、经费筹措、科研专用设备自制等方面着手构建科研育人平台,并介绍了利用科研育人平台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属于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直在进行不断更新,而联合培养作为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各地方高校进行了较多实践尝试。本文在阐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广西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情况,分析了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方法,以期为其他同类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要改革、完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要贯彻工程技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素养;要设计多层次、分流式的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建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硕"贯通培养的机制,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部分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对开展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F0002-F0002,F0003
广东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依托我院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整合轻化工程系的优势资源而建立,2009年获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属于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相似文献   

9.
工程技术人才作为理工科高校重点培养的人才,肩负着建设企业和社会的重任。了解工程技术人才的现状和需求,对持续改进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至关重要。本报告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东莞市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的现状、需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促进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同时希望引发企业和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应用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组织建设与管理机制、专业建设与培养机制、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资源、师资队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评价机制与保障体系等多方面阐述新工科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和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怎样在远程教学网站上提供一个合适的协同学习室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利用ASP.NET的Web数据库访问技术可开发一个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协同学习室。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享受研究生教育需求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处理好以下几对战略关系:研究生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生教育不同类型、层次之间的关系;研究生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研究生教育区域均衡与不均衡发展的关系;研究生教育当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探索我国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新进展的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从合作办学的区域分布情况、专业和课程设置分布情况、合作办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办学的发展环境等方面探讨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就如何促进我国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效机制的缺失是制约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机制建设的视角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展开研究,剖析目前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和发展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这五大机制的具体对策,力求构建一套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稳健、高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结构能否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相适应,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与培养规模、类型层次结构以及地区分布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当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从理顺政府、培养单位、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法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等几方面着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16.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要求,深刻认识研究生教育战略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谋划和引领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把握研究生教育战略转型的内涵、特征,坚持正确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明确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加快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scribes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postgraduate supervision procedures and practices developed at Sydney University in response to a national focus up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research education. The results of needs analyses conducted in Departments and Faculties and amongst postgraduate coordinators, supervisors and students are reported, and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an ongoing and systematic training program for supervisor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is described.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training methods adopted, and participant evaluations of the constituent workshops and seminars are discussed. Finally,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aspects contributing to or militating against the success of the program and to alternative or complementary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research supervision.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强化全程职业教育、重视多元主体办学、追求学生对口择业,办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政府"一刀切"推进、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校认识与准备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无法彰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必须政府、高校、社会、导师等共同努力,允许高校差异化发展,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机制,构建"两段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搭建活动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评价手段。从资源、环境设计、专题学习、合作学习、多元评价等角度来看,运用信息技术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推进导师专业发展。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素质标准是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素质标准包括导师入职标准和导师入职后的发展标准。科研水平是导师入职的主要标准,包括导师学历/学位、职称、科研经验、科研项目与经费等节点,是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指导能力是导师入职后发展的主要标准,包括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岗位职责、指导经验、课程与教学能力等节点,是导师专业发展素质的核心维度;师德修养是导师专业发展素质的基本要求,包括导师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等节点;导师自我角色认知与管理能力是导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维度,包括导师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和业务素质、研究研究生教育等节点。推进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层面的导师专业发展机制,更需要导师自主、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