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孔子的“爱”的思想有两个特征:一是博爱,二是有差等的爱。前者就其对象而言,后者就其程度而言。从其对象看:既是对人的爱又是对物的爱,其中对人类的爱涉及家庭、君臣、朋友之间。有差等的爱源于人类的爱自己和“同感”。孔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相比:前者强调爱有差等,后者强调爱无差等;前者比后者更符合人性,更具生活的艺术性;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与基督教之“爱”相比:前者温和,后者极端;前者表面提倡爱有差等,实际主张博爱,后者表面主张博爱,实质却是爱有差等。  相似文献   

2.
墨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等思想在当时以及现代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墨子"兼爱"思想是从社会公众的利益出发,主张建立一种无差别的全人类的爱,这在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兼爱"是墨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无差别的关怀和支持。这一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有着一定的契合性。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要注重对墨家"兼爱"思想的挖掘,培养青少年自爱、友爱、家国之爱精神,最终培养出人格完善、价值观念端正的青少年群体。  相似文献   

4.
郝杰 《中国德育》2010,(4):22-25
对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是对教师的伦理诉求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行为却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教师难以均衡地施爱于每位学生;另外,爱可以分为自然爱和社会爱,“爱无差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层面,属于社会爱,当自然爱与社会爱相冲突的时候,教师难以达成一致,极易出现非公正的偏爱行为。教师需要明确“爱无差等”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偏爱行为,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待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是对教师的伦理诉求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行为却普通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教师难以均衡地施爱于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爱可以分为自然爱和社会爱。爱无差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层面,属于社会爱,当自然爱与社会爱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难以达成一致,极易出现非公正的偏爱行为。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爱无差等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消除偏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偏爱行为,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针对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社会局面,孔子和墨子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仁爱”与“兼爱”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的合理价值内核及最终的理想境界是没有分别的,他们真正的区别在于:“仁”的包容性大于“爱”;墨家主张爱无差等,儒家主张爱有差等。  相似文献   

7.
孔子丧葬思想的根本是基于礼的"仁爱"有差、"尊卑"有别的制度,而墨子丧葬思想的根本是基于利的"兼爱"无差、"尊卑"无别的制度。由于二者所处时代性的差别,虽然在一些具体的丧葬问题上存在有相近的观点,但其丧葬思想的根本点是不同的。在"利"与"礼"、"仁"与"兼"两个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这种思想上对立。  相似文献   

8.
<正>"价值"概念在高中《经济生活》第一课出现,准确理解这一概念对于深刻把握商品的含义,理解商品交换的本质、商品的价值量、等价交换等一系列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把"价值"的概念表述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对"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理解。教材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指任何人类劳动中都耗费了  相似文献   

9.
<正>曾有人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学生。"这话很精到,表明班主任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我认为,如何看待这份责任,如何实践这份责任,如何兑现这份责任,汇聚起来就是一个教师的班主任观。我的班主任观是:用爱导航,请严护航。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必须以爱为前提,以爱为基础,真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当然,爱也是要讲究方法与技巧的。首先,要做到爱而不宠。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其次,要做到爱不失衡。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等生是人,爱学困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  相似文献   

10.
魏巍 《文教资料》2012,(26):187-188
本文从一次实习经历的实录着手,将文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爱书本"、"爱自己"两方面探讨了关于教师"爱的能力"的问题,二是从"给人格"、"给尊重"、"给元典式精神创造"三个方面梳理了教师"给"的艺术,并阐述了二者对语文教师和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的三恋以女性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大胆地展示了女性生命的真实图景,感同身受地道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真实心声,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文章以《荒山之恋》为例,在梳理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文学二者关系的基础之上,从女性独立意识、女性平等意识的追求两方面来探讨王安忆作品中表达的特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构成了现代“平等”观念传播的高峰。以“新青年”派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的“平等”观念有其历史的特点,帝制的颠覆使“平等”从异端的政治诉求部分地变为法律条文,开始进入城市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比诸洛克的平等观念,“新青年”派通常在家庭伦理和男女平等要求上表现出更激进的面貌。但是,对待经济平等问题的分歧,则凸现了“新青年”派日后分裂的深层原因。自由主义者通常强调的只是法权平等,常忽略经济平等;激进的左翼则更加注重经济的实质平等,不满足于平等观念的思想启蒙,促使他们转向从事实际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3.
大道普爱     
普爱是人间大道,教育正道。教育的真谛是大道普爱,教育的境界是培育教师的普爱自觉,教育的追求是让学生传递爱的火炬。普爱教育要以平等为原则,普爱而不偏爱;以尊重为前提,普爱而不滥爱;以适度为标准,普爱而不溺爱。  相似文献   

14.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流传甚广。在杜十娘抱着价值连城的百宝箱纵身跃入江中之时,人们常会震撼于其人格力量,痛斥李甲的负心无情,鄙夷孙富的丑恶无耻,同时也会引发一个关于爱情的基础究竟是什么的思考。杜十娘的悲剧告诉我们,爱情的基础应是平等自由和相互尊重。  相似文献   

15.
股东平等是现代各国公司立法的基本原则,是个多维概念,它从主体的角度界定平等,并要求实现实质的、具体的平等。我国股东平等制度的长期缺失曾引发公司实践中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不足。新修订的《公司法》实现了股东平等保护的巨大飞跃,但其制度设计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国有煤炭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后,大量的农民工已经融入矿山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关内容认为,要充分调动农民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其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从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实际出发,突出政治待遇平等,经济待遇平等和岗位培训机会平等。  相似文献   

17.
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以家乡湘西的败土人情作为他一生创作的“源头活水”。他受儒家道家平等思想的熏染,抱着对生命的虔诚信仰,建构起了一个具有平等生命形式的湘西世界。在这个浸润着“平等”文学理念的艺术世界里,人与自然平等相通,人与人平等和睦,人与动物平等对话,呈现出一种平等祥和,充溢着人情美、人性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是"教育公平"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也是我国全面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自学考试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突破和发展,必须把关爱、平等作为包括自学考试在内的各类高等教育形式学生所共享的基本原则。以此为基础确立的自学考试就业服务体系必将进一步有助于广大考生在未来职业道路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史视角探析恽代英的婚恋家庭观念,可以发现其内容相当丰富,见解也很深刻。恽代英所倡导的婚恋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改革家庭结构和完善家庭功能等等,不仅反映了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要求解放、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反封建革命思想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恽代英有关婚恋家庭的思想观念,通过报刊文章、书信和讲授等方式,在当时的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革命增添了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