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知识、惯例和动态能力之间深层次的关系,探究知识和惯例对动态能力的影响机理, 为组织动态能力的开发和更新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按照“知识—惯例—能力”的研究范 式,构建了知识创造和惯例变革双重驱动下动态能力形成模型。通过剖析知识创造和惯例变革的内在过程,进一 步揭示组织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结果/结论】在动态环境下,知识创造和惯例变革共同驱动动态能力的形成。知 识创造为惯例变革提供关键知识资源;惯例变革是动态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创新/局限】本文剖析知识和惯例对 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基于知识创造和惯例变革对动态能力形成的理论驱动模型,未来仍须对该理论 模型作进一步探讨和检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后发企业组织惯例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规律,追踪动态情境下企业突破惯例路径依赖构建差异化组织惯例的微观基础,架构一个基于资源能力视角下组织惯例生成与演化的理论框架。依据这一研究框架,对飞鹤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组织惯例的生成是组织学习形成共同认知,并在执行异动实践修正下反复交互直至稳定的过程;(2)资源能力作为企业依据环境变动并通过资源管理过程将情境信息内化的重要手段,是驱动组织学习与执行异动交互突破惯例路径依赖构建差异化组织惯例的关键;(3)组织惯例在外部环境刺激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反馈下呈现“操作惯例—搜寻惯例—柔性惯例”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3.
马鸿佳  王亚婧 《科学学研究》2024,(1):146-157+182
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资源促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运用Mplus8.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以427家制造企业为样本,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对制造企业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组织惯例更新与数字化转型绩效之间的影响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的3个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数字利用能力和数字重构能力以及组织惯例更新都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绩效;数字利用能力、数字重构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分别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中介效应;数字动态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本文将在理论上拓展数字化情境下大数据资源对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推动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研究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探索;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制造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借助大数据资源,提升数字动态能力,加快组织惯例更新,进而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演化经济学为研究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建立非均衡性和动态的理论框架,采用惯例作为企业演化的"基因",注重多样性和新奇性,对于揭示竞争优势的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从惯例的视角出发,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结合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演化的过程,探讨了惯例、搜寻机制和选择环境在竞争优势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构筑了一个从惯例构建到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框架,并从惯例的产生与遗传、选择环境、搜寻机制等角度对该框架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永伟  韩亚峰 《科研管理》2019,40(10):268-277
本文主要探讨环境不确定情境下组织惯例更新的前因与后果。基于对上海、新疆、河南232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EO变革型领导行为能够显著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的进程;组织惯例更新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起着中介效应;环境不确定性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起着调节效应。这些研究结果在厘清组织惯例更新的影响因素及效能,丰富组织惯例研究成果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核心能力不能是静态的,必须进行动态更新和持续演化。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表现为企业对内外部资源进行高度技术创新和组织整合的能力系统,外部环境层次的能力是其构成的必要条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首要的条件是要具备很强的外部环境信息预见分析和处理能力;另外,企业还要根据自身所占有的资源状况进行合理的动态配置,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企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得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利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从企业惯例、选择环境、搜寻机制出发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的组成部分,采用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企业惯例对竞争优势产生了直接的正向作用,而搜寻机制则主要通过影响企业惯例进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选择环境在企业惯例、搜寻机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增强.如何在动态多变环境下,通过不断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是每个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在动态能力理论、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动态能力对应用型创新和探索型创新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动态能力对应用型创新和探索型创新有不同影响,动态能力对探索型创新的影响更大;(2)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两类创新的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探索型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动态能力与应用型创新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对既有组织免疫研究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与生物医学免疫理论中的免疫应答研究,构建一个综合宏观能力与微观惯例演化视角的多层次分布式组织免疫应答模型,将组织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过程重新描述成一个同时具有惯例人工制品、组织运营惯例以及组织战略动态能力3个层面的复杂自适应系统,自动根据内外异己强度,在相应层面上实施非特异性应答、广泛特异性应答以及独特特异性应答的过程,并借鉴临床医学中上述3类免疫应答特征,对组织免疫能力与组织一般能力以及动态能力间的概念差异进行区分,最后通过组织外部环境、员工个人能力、社会行为模式以及员工工作特征4个控制变量的设置,阐释具体组织内外环境差异对个别企业免疫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新技术出现的条件下,组织惯例更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存在非常重要的关系,组织惯例更新能否成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诺基亚和苹果两家公司从2G时代向3G时代转变过程中,组织·贯例更新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对比研究,探讨了组织惯例更新状况对两家企业竞争力带来的影响。案例研究成果证实了本研究的假设:组织惯例更新成功,企业就能在新的组织惯例规范下进行行为和模式复制,提升组织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组织惯例更新不成功,原组织惯例执行环境发生变化,不能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组织决策就会丧失市场机会,丧失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关注从传统农业技术行业到现代农业物联网行业的转型,选择组织学习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转型过程中行业主导企业和跟随企业的认知和行动倾向演化进行研究,揭示组织惯例的演化过程机理并构建演化过程模型。研究得出:行业惯例的演化主要经历主导企业组织惯例的演化、行业跟随企业组织惯例的演化以及新行业惯例的形成三个阶段;组织学习是促使行业惯例以及行业中个体企业的组织惯例实现演化的关键,其中主导企业依赖试错学习实现主动式演化,而跟随企业依赖效仿学习实现被动推动式演化;尽管行业惯例演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依赖于不同的学习模式,但组织惯例演化的根本均在于通过参与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形成新的共同理解和一致性行动。  相似文献   

12.
组织惯例及其演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展军  李垣 《科研管理》2007,28(3):142-147
组织理论形成了组织惯例变化的外生观与内生观两种流派,近年来的研究更为强调组织惯例的演化不但是对管理目标或者环境压力的反应,更是组织学习的产物。本文在对组织惯例观点回顾的基础上,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建立了组织惯例的一个演进模型。  相似文献   

13.
张璐  赵爽  张强  长青  华连连 《科学学研究》2020,38(5):936-948
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如何内化情境信息突破创新能力刚性枷锁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现有研究尚缺乏严谨的学术分析。本文基于组织惯例二维观视角深入探索企业创新能力的构建机制,理清了企业构建差异化创新能力的根源,并打开了组织惯例内生性变革的黑箱。研究表明:(1)基于情境的组织惯例启示面的形成代表组织对情境差异化的理解和内化过程,是导致企业构建差异化创新能力的根源;(2)组织惯例借助其启示面和执行面的结构二元性随环境变化及时更新是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突破刚性枷锁的关键;(3)环境不确定性为创新能力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情境需求,促使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由“模仿创新能力”到“自主创新能力”再到“协同创新能力”的不断跃迁。  相似文献   

14.
葛元骎  李树文 《科研管理》2022,43(11):200-208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取得绩效均势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却并未回答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实践是否对绩效具有同样的影响路径这一问题。研究基于400余家科创企业,从能力-动机-机会(AMO)三个层面探讨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初创期科创企业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双元学习能力与人力资本的连续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而发展期与成熟期科创企业则仅通过双元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研究在资源-能力整合框架下厘清了不同发展阶段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机制,这为管理实践动态配比组织资源与能力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军  张素平  许庆瑞 《科学学研究》2012,30(9):1405-1415
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动态环境、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基础。整合资源基础观与现代演化理论,本文认为动态能力的核心是以环境动态为参照与匹配目标,企业系统地产生并修改其运营惯例以寻求改善效果的才能。因此,感知环境动态并对其有效响应是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关键。基于文献述评,本文以"知觉—响应"模型为研究框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观察企业从感知环境动态到做出有效响应之间的过程,探索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管理与组织过程。研究发现:动态能力构建过程是不断导入外部新要素并与现有能力基础实现互换的连续过程;知识共享与集体性解释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与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Even though knowledge assets have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principal drivers of firm's competitive advantage, few are the frameworks that have explained how these strategic assets are transformed into value and how the value creation process occurs. Also there is a confusing terminology in the literature surrounding many concepts explaining the dynamics of value creation. By conducting a Systematic Review – an evidence-based methodology for theory building – this paper seeks to define a ‘common language’ of the concepts used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and build the assumptions of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explains how knowledge assets, through learning mechanisms, are linked, renewed, and leveraged into socio-technical processes or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that in turn form the basis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s they are socially constructed, thes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when leveraged into products and services, generate value and provide firms with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long-term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 model should therefore serve as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and it has a further potential benefit to begin an inquiry, for both theory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about the nature of firm's knowledge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the sources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ome of these avenues are outlin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魏龙  党兴华 《科学学研究》2017,35(1):146-160
针对惯例复制的微观动态及其网络复制困境,分析了常规惯例和柔性惯例复制及其网络行为偏好,采用多主体仿真方法构建了基于惯例复制的技术创新网络演化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情境下惯例复制行为对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惯例和柔性惯例是惯例复制行为产生的根源性划分,常规惯例复制具有追求相似性选择与封闭式网络的行为偏好,而柔性惯例复制具有追求择优性选择与开放式网络的行为偏好;相比柔性惯例,稳定环境常规惯例复制作用下网络的小世界特征更显著,动荡环境不仅延长了惯例复制的演化阶段,而且抑制了网络的小世界效应;常规惯例复制作用下结构涌现为高模块化和高连通性均匀分布的社群网络,柔性惯例复制作用下结构涌现为低模块化和高连通性非均匀分布的公约网络;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常规惯例复制对稳定环境的依赖性更强,能够提升网络弹性延缓网络僵化,而柔性惯例复制对动荡环境的依赖性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郭文臣  陈安琪 《科研管理》2022,43(11):191-199
组织人力资本是组织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组织人力资本近年来得到持续关注。为了厘清组织人力资本的前因变量及结果变量,本文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147项研究、151个独立样本中的606个效应值。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组织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以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组织特征(包含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支持),团队特征(招聘实践、培训实践、竞争性薪酬、绩效反馈、内部晋升、员工参与、共享机制),个体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态度);组织人力资本也从两个层面对组织和个体产生影响,即组织人力资本在组织层面推动组织绩效、组织创新、组织学习、竞争优势,在个体层面助力个体行为、个体绩效、职业生涯发展等。本研究旨在全面梳理组织人力资本形成、发展与转化的作用机理,由此推进个体与组织之间良好的正向动态循环,持续促进二者协同发展,为组织人力资本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璐  梁丽娜  张强 《科研管理》2019,40(10):207-219
本文选取蒙草进行典型案例研究,探究企业资源能力的生成机理及其演化路径,并阐释企业当前动态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在企业迅速发展进程中,管理认知层战略判断与组织行动层战略执行是推动企业资源能力生成的重要因素;(2)企业资源能力的进阶主要受管理认知层发展观与组织行动层分工认知结果的导向行为的驱动,并析出企业资源能力的升级过程为“整合能力-延伸能力-再构能力”;(3)提出“认知-行动-能力”作用关系模型,理清管理认知层战略判断、组织行动层战略执行与企业资源能力演化的内在作用关系,并剖析了动态能力形成过程的内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