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文献之间通过引用关系构成了特定研究主题的知识网络,其单向无回路的特征揭示了学科主题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过程.本文以WOS数据库中XML研究论文所构成的引文网络为例,利用引文关系权重与文献节点权重确定核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从阈值和权值“高地”两个角度对核心文献进行聚合.研究发现:文献核心程度的确定过程充分考虑了不同引用实质上的重要程度区别,据此计算得到的引文和文献节点权重能够准确反映文献的质量;阈值聚合能够迅速发现整个学科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文献和引文;权值“高地”聚合分析结果更为多样,并能弥补阈值聚合在揭示次重要子结构方面的不足,发现整个知识体系发展过程中丰富的研究维度.  相似文献   

2.
引文扩散的动态过程更为全面地展现了科学论文的质量与影响。本文从引文扩散的视角出发,在传统引文指标基础上引入altmetrics,试图从论文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综合探究不同引文扩散模式下论文的影响力情况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规则型、持续型引文扩散模式下,altmetrics与引用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具有高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不规则引文扩散模式下,引用与社交媒体传播量不具有相关性,高社会影响力并不总代表着高学术影响力;文献发表早期,altmetrics对引用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从扩散视角结合altmetrics对不同引文扩散模式论文影响力进行分析,为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力评价构建多维度指标、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引文耦合”与“同被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使得大量文献分群聚类.引文聚类包括“双引”、“三引”以及三引以上的引文聚类.科学文献的双引聚类分析涉及两个最本的概念:“引文耦合”与“同被引”.对“引文耦合”与“同被引”的分析研究,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种引文聚类关系的广义概念、分析方法及其意义. 一、“引文耦合”与“同被引”的概念在科技文献的引文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同文章的作者在不约而同地引用某篇或某几篇完全相同的文献.针对这种现象,美国学者开斯勒(M·M·Kessler)博士于1963年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4.
科学引文网络反映了科学知识的动态演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已得到广泛研究。针对引文网络中主题不明确和热点问题不易跟踪的问题,提出了引文网络中的舆论评价计算方法和网络社区主题提取与表示方法。首先采用正则表达式和模板匹配方法提取元数据;并计算文献作者对参考文献的舆论评价,建立带有舆论评价权值的文献引用网络,并对网络中的突现语义进行描述;然后以此网络结构为基础,结合信息熵和网络中文献重要性权重改进TDIDF算法,计算得到每个社区主题的关键词概率描述,从而得到社区主题。本文的方法和实验对解释引文网络的演化、社区主题发现、文献的共享等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后参考文献的价值及文献著录中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后参考文献的价值及文献著录中的问题吴智勇舒干【江陵】文后参考文献是作者为指明自己的论据和数据出处,或为提供读者参阅、查找和直接引用的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参考文献的科学论文,应视为作者忽略了科学工作的继承性,也反映出作者科学作风和...  相似文献   

6.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准确地表示出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可在节约篇幅的同时增加文章的信息量,方便读者查阅。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我国8种林业类期刊2015年发刊论文所引参考文献的数量、参考文献类型和参考文献语种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篇均引文量,《林业科学研究》最高为24.12条,《福建林业科技》最低为10.75条;引文类型主要来源于期刊,外文的引用第二,而图书引用很少,这说明作者阅读期刊较多,相比之下图书研究的内容不如期刊的内容更快捷前沿;参考文献的语种还是中文位居榜首,其次是英文,其他语种引用比较少。分析结论:期刊刊发文章的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外文的引用数量反映期刊刊发文章质量,也反映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将引用内容分析与引文著录分析进行比较,旨在引起国内学者、出版商、图书馆、信息服务等相关人员和部门对引用内容研究的关注,促进引文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发展。[方法/过程] 首先对引文著录与引用内容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然后从引用频次的计算、引用极性的分类、引用动机的分析、引文网络中文献之间的关系、应用发展5个角度将引用内容分析与引文著录分析进行比较,得出引用内容分析相对引文著录分析的优势所在。[结果/结论] 与引文著录分析相比较,引用内容分析在科学评价和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方面更合理,是引文著录分析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8.
王翠英 《图书馆学刊》2000,22(Z1):89-90
引文是一篇科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作者参阅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科学的引文分析可以从数量特征方面揭示文献内在的情况规律和读者利用规律,对于改善文献工作,搞好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论文引用专利的“反向引用”也是科学与技术知识关联的重要体现。针对现有“反向引用”研究的不足,分析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方法/过程] 搜集整理中国专利被世界科学论文引用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反向引用”的引用频数、技术关联度、引用时滞及技术循环周期等指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反向引用”网络,探讨技术领域到科学领域的知识流动情况。[结果/结论] 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科学与技术的双向互动在化学领域体现的最为明显,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三个学科领域较多地吸收了专利知识,技术关联度较高。前1-4年的技术对当前科学影响最大,中国专利被科学文献引用的循环周期较短,平均为4.69年。  相似文献   

10.
闵超  张帅  孙建军 《情报学报》2020,(3):259-273
科学知识借助引用关系发生动态扩散,客观记录科学发展与演化的轨迹。由于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孤立的观点看待科学知识的影响与价值往往得到的是片面的感观。本文从联系的视角观察科学知识产出,尝试通过被引、引用、文献耦合与共被引等文献关系为单篇论著构建引文扩散网络,探讨"文献嵌入网络"的概念、测度方式及其在引文扩散过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案例分析显示,科学知识的形成相伴于科学知识网络的发展,同时也受到这个网络的影响:科学知识向科学领域的扩散,遵循从核心领域向周边领域的扩散模式;施引文献可以揭示目标文献中没有显式呈现的信息;四种文献关系之间可能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合,引文扩散过程显示出知识的"黏滞性"与非常明显的"小世界"特征。对科学产出的扩散网络进行量化有助于为全面评价其价值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引文是指著者完成一篇科学论文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是一篇完整的科学论文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有:①向读者说明某一科学论文的选题来源、利用资料的广博程度及资料的可靠度。科学论文的学术水平及其权威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作者引用参考文献的水平;②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著者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某专题有一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文献的相互引用关系是引文分析的主要依据.引文分析是以文献引用数据为基础,用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作者对<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8年与2004年的引文数量进行了量化分析,指出了刊物在引文数量、引文文献类型、引文语种、引文主题、引文原始来源期刊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提出了值得重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评价某一学科领域的科学共同体的信息需求,是图书情报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运用引文分析法研究了我国1999-2009年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生学位论文所利用的文献,旨在确定该科学共同体引用的出版物的数量、语种构成、文献类型、出版年代及高频引用的中外文期刊,以便为图书情报部门有针对性地满足图书馆学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及建立有效用的馆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重复引用文献及其标注方式对引文分析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参考文献的标注不仅反映出科学研究的继承性、连续性和相关性,而且体现了研究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引文分析是以文后参考文献为唯一数据来源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是文献计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于它对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评价和预测功能,因而在图书情报界同仁的赞誉声中得到了积极发展.但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不妥之处也在所难免.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曾对引文行为范畴、引文数据、引文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目的则在于揭示重复引用文献及其标注方式对引文分析研究的影响.这里的重复引用文献是指一篇文章中不只一次引用的同一篇文献,重复引用文献的标注与统计直接影响着引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该问题的研究对提高引文分析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了2005-2011年北京地区15所高校9个学科门类的硕博士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以论文后引用的网络免费学术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对硕博论文的数量、引文数量、网络引文的数量、网络引文的类型、网络引文的语种、网络引文的可访问性和文件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更好地掌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学生实际利用网络免费文献的特点,以及免费网络文献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施引文献与被引文献往往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揭示这种现象背后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引文的本质。[方法/过程]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以图书馆与情报学领域为对象开展实证分析,旨在揭示文献相似性对引用关系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实证研究发现:在网络结构、机构、期刊层面存在显著的引用文献相似倾向。具体地,引用关系更倾向于嵌入三角传递结构;来源于相同机构和期刊的文献之间更容易产生引用关系;来源于学科优势地位国家的文献之间更容易产生引用。实证结果充分说明社会接近性是引用行为的重要形成机制,反映了引用偏好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7.
被引文献价值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生  赵纪兰 《编辑学报》1992,4(2):114-116
1 定义 综观当今科学著述,便不难发现,在科学论文之后,在科学著作的一些章节之后,往往附列一条条“参考文献”。在文献计量学领域,因研究工作的需要,必须严格区别引用与被引用之间的关系,于是便将附有“参考文献”的那一文献定义为“引证文献”,而将所附的那些“参考文献”定义为“被引文献”。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方法准确揭示了文献与其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对于文献研究具有规范的意义。因此,本文的讨论均从此意。  相似文献   

18.
《情报学报》2004—2006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情报学报》2004-2006年共18期刊载的364篇论文所引用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其引文规律。得出结论:《情报学报》平均引文率高(93.41%);引文涉猎范围广,引文类型以中外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为主,此外,还引用了大量的网络信息,涉及到了"网络计量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作者引用文献较新,论文时效性、新颖性较强;引文离散与聚合现象明显,被引频次在核心区域中文期刊中排名第一;综合该刊2006年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等各项测度指标,表明《情报学报》载文质量、利用率及学术价值高,其社会影响力大、效益好,是国内图书情报领域最重要的核心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中外档案学领域典型期刊近十年的数据,从引文量、引文类型、高被引期刊、高被引作者、引用半衰期等方面比较分析国内外学者引证行为,得出:国内引文总量高于国外,但附引率和篇均引文量低于国外,外文在国内档案学论文中的引用越来越多;国内引文数量集中区间长于国外,但高引文量的论文篇数低于国外;期刊论文、图书、史料和网络文献是档案学学者主要的引用来源,网络文献的引用越来越多;国内档案学高被引文献大多为专著,国外则多为期刊论文;《档案学通讯》和Restaurator分别是国内外档案学者引用最多的期刊;冯惠玲和Neevel JG分别是国内外被引频次最高的档案学者;国内档案学者倾向于引用新文献,国外档案学引文半衰期比国内长。  相似文献   

20.
期刊引用认同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以CSSCI图书情报领域的18种期刊为例,以这些期刊在2009年全年登载论文的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从CSSCI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统计分析各期刊的引用认同。结果显示:期刊引用认同指标(引文量、篇均引文量、英文引文比、期刊引用广度、自施引率、引用半衰期、期刊集中因子、认同期刊影响力等指标)与CSSCI来源期刊定量与定性评价指标并不明显相关,但这类指标可以反映期刊载文的内容特征与偏好、对国外科学文献和对其他学科文献的利用程度、期刊的办刊定位、学科的发展模式等等,在综合评价期刊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