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内气驱动不了身体匀缓连绵用意不用力的练习太极拳套路,会产生内气,内气的标志是有气感。气感只有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而肌肉放松,身体就动不起来。肌肉紧张,身体虽然能动起来,气感却荡然无存,气感都没有了,何谈什么运气,何有内气驱动身体之事。大脑收发信号,刺激肌肉神经,肌肉收缩或舒张引起骨骼位移,身体动起来,这才是身体运动的机制。身体能动不能动,跟内气没有多少关系,更遑论驱动身体做复杂的太极拳运动。  相似文献   

2.
爆发力是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肌肉输出功率的大小,从外观上看就是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表现出来的跑、跳的速度和幅度。这一能力取决于运动员肌肉的力量、肌肉的收缩速度,肌肉功率输出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运动的具体表现。这里所说的肌肉力量主要包括肌肉的最大抗负荷能力、肌肉力量的最大输出速率等;速度是指运动员快速完成动作的速度;而动作速度的配合则需要身体协调运动,身体协调运动指  相似文献   

3.
夏日即将到来,妹子们要想展示漂亮腹部,就要多下功夫。针对身体中段的力量训练可以塑造强壮的核心肌肉群,锻炼腹直肌以让身体前部显示出清晰的肌肉线条;锻炼臀部、背部和胸部肌肉,以保持身体中心位置的稳定,避免受伤。其中一个关键的区域就是腹外斜肌,即位于躯干两侧的肌肉。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正值身体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部位尚未发育成熟,其运动器官也是如此。因此,他们的力量素质较差。如果过多地采用负重练习,尤其是大重量的杠铃练习,不仅会造成学生肌肉的横断面加大,导致身体形态向横向发展;而且会影响肌肉质量,使肌肉僵硬,缺乏弹性。从生...  相似文献   

5.
要想体型协调、匀称,只有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才能塑造一个符合健美标准的体型。健身锻炼是以身体各部位肌肉练习为宗旨。如果在练习中,偏面追求某局部肌肉群或某一块肌肉的练习,其结果不仅不能达到健美,还易造成身体畸形发展。如只练胸部不练臂部,只练上肢不练下肢,或是只练大腿不练小腿等,时间一长,扰会形成身体各部位肌肉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体型的整体美。因此,要获取协调、匀称的体型,唯一的办法就是有计划地发展每一块肌肉,注重全面锻炼,使身体各部位肌肉协调,匀称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肌肉的锻炼可以帮助你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及身体各部关节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减少运动中的肌肉损伤,使身体更加健美。 1.上肢肌肉的锻炼: 两腿平行站立,双手持三至五磅重的哑铃或其它重物,(一磅=0.373公斤)手臂向前端平,然后,膝部弯曲,两臂下垂,两腿伸直的同时两臂抬起端平,连续不断做数次。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都知道缺乏运动对身体不利。事实上,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亦对健康不利,更长时间保持坐姿更是有害。人体解剖学知识告诉我们,脊柱有26块骨头,4个正常的生理弯曲,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期的广大青少年学生,如果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保持坐姿,就必须重视自己肌肉的僵硬和酸痛,因为脖颈、后背、大腿后侧肌肉、小腿的肌肉长期持续不动,会引起肌肉萎缩,严重时引起颈椎功能障碍、椎间盘劳损、脊柱的侧弯等病症,不仅身体自我感觉越来越缺乏活力,体形也会变得越来越难看。所谓伸展练习就是针对肌肉的疲劳做  相似文献   

8.
肌肉状况和心血管机能是身体素质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肌肉系统——身体的发动机——是产生力量的关键;心血管系统——身体的燃料泵——是产生能量的关键。发展肌肉系统最好的方法是力量训练,而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最佳手段则为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9.
教练岛     
王佳林 《健与美》2020,(2):176-176
问:肌肉不是无法转化成脂肪也无法消失吗?那么健美运动员常说的掉肌肉是什么意思?答:健身中常说的掉肌肉指的是肌肉的体积变小了。造成掉肌肉的原因并不是肌肉转变成了脂肪,或者说肌肉消失了。因为肌肉和脂肪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身体组织,肌肉是不可能转变成脂肪的。  相似文献   

10.
游泳中肌肉痉挛的处理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尔清 《游泳》2006,(1):16-17
一、前言肌肉痉挛(俗名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游泳时,特别是冬泳时身体各部肌肉都有可能发生抽筋, 最易发生痉挛的部位有大腿、小腿、其次是手指、上臂、颈部、有时胃部和腹部也可能发生肌肉痉挛现象。人在水中如果发生了痉挛,就会出现局部肌肉剧痛,肌肉僵硬,动弹不得,使手脚不听使唤,整个动作失调,极易发生呛水和溺水事故。有资料表明,84.7%的游泳溺水死亡者皆因身体肌肉发生抽筋所致,以致许多游泳爱好者望水却步。其实抽筋并不可怕,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就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柔道队59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InBody3.0多频分段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韩国Biospace公司)进行身体成分的测定,采用30s Wingate测定无氧代谢能力。结果: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肌肉重量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与拳击、跆拳道、摔跤等项目运动员相比,体脂百分比较低,瘦体重,体重、肌肉重量,体重比值较高。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体重、瘦体重、肌肉重量和蛋白总量都与PP、AP和Pd呈高度正相关,同时肌肉重量与PP和AP表现出更高的相关性。结论: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运动员的最大做功和运动能力与肌肉的体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沙袋平衡     
由于种种原因,业余选手在击球时,经常向前探着身体、或者向后倾斜身体打球。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切断了发力的链条,也增加了肌肉受伤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董杰 《体育师友》2008,(4):25-26
力量素质是人的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用力的能力或肌肉在人体运动活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阻力的能力。肌肉收缩是力量的源泉,是神经与肌肉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是力量的“发动者”和“控制者”,而肌肉收缩是力量的具体表现形式。肌肉力量可以通过增加肌肉的横断面和改善运动神经的募集能力得到提高。按照运动时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通常把爆发力分为快速力量的力量成分。  相似文献   

14.
跑步正反馈     
刘向春 《健与美》2023,(9):24-27
<正>在开启一项新的运动时,总会有一些生活习惯或身体层面的不适感,然而,如果你能坚持下来,就能收获很多好处。跑步也是如此。跑步募集了全身的肌肉,从脚踝周围的小块肌肉,到腿部和肩部的大块肌肉,养成规律的跑步习惯可以极大地改变身体外观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精度多频率生物阻抗分析技术和40s Wingate实验,对中北大学20名男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身体成分和无氧代谢的测试,通过分析身体成分和无氧代谢的内在联系,探寻某些潜在的特征联系。研究发现:中北大学跆拳道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相比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上肢、躯干肌肉量无显著性差异,但体脂、体脂肪率明显比二级运动员要低,去脂体重、最大、小功率、平均功率、下肢的肌肉量及总肌肉量明显比二级运动员要高。跆拳道运动员身高、上肢及躯干肌肉量与无氧功率无显著相关性,但是体重、去脂体重、下肢肌肉量及总肌肉量与无氧功率呈高度相关性,体脂肪率、体脂肪量与无氧功率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肌肉和脂肪是人体的两个重要基本成份。然而,特别是讨论训练问题的时候,则又是两个最难通晓的成份。身体包含有三种类型的肌肉,一种是随意肌或称骨骼肌,一种是不随意肌如消化道肌肉,一种是心肌。在运动中,我们主要关心骨骼肌的收缩,因为当骨骼肌收缩时,身体才能运动。人体的各种动作是通过高达434块肌肉的收缩实现的。这些肌肉由2亿5千万个小单位——肌纤维所组成。典型的美国男人,肌肉占体重的40%。  相似文献   

17.
1、短跑的动力 对短跑运动而论,摆动腿着地后到脚离地时,脚固定于地面的支撑腿转动,为下肢肌肉止点端肢体固定的肌肉收缩,即脚固定的下肢肉收缩。下肢肌肉这种收缩产生的力矩,不仅使近端肢体绕远端肢体运动或下肢体运动或下肢绕固定点运动,而且还带动躯干和身体的其它部分肢体发生位移运动,即不仅能改变身体总重心的位置,还能使整个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移运动。因此,下肢肌肉这种收缩产生的力矩能成为短跑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白冰 《冰雪运动》2015,(6):19-24
运用表面肌电和摄影技术,结合功能解剖学,对我国不同运动等级的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平衡训练及肌肉的肌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平衡训练中对身体姿态的有效调整与控制,有赖于竖脊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贡献率和协调有序的工作。虽然不同等级运动员在平衡动作控制模式和肌肉工作顺序上有所差异,但主要工作肌群趋于相同。健将级运动员之所以能对身体姿态实现高效调整与控制,不仅在于工作肌群的贡献度较高、能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肌肉控制中,还在于双侧肌肉群的协调发力。而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由于还缺乏更好地控制肌肉的能力,致使在运动中出现了肌肉有效电活动过高或不足的状况,不仅平衡感和稳定性差、对身体平衡姿态控制不足,而且也缺乏对失衡动作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身体的柔韧性是一项重要的素质指标。关节的开度和肌肉伸展的长度对掌握运动技术及运动能力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从解剖学上讲,身体的柔韧性取决于各关节的形状,脊柱的灵活性,韧带、肌腱和肌肉的弹性。运动实践表明,身体的疲劳积累会引起柔韧的下降,缺少柔韧的身体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从技术和身体条件两方面对我国男排大力跳发球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力跳发球技术的熟练程度与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是影响我国男排发球速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建议:我国男排的发球技术要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选择行之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增进肌肉体积、提高肌肉力量;配合营养补剂增加运动员的身体充实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