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写作的特殊笔法:简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栏的话: 新闻圈内的人都知道。艾丰是北京的知名报人。他是大记者、名编辑,是学者、作家,还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关于写作的新闻学入门教程是我国大学新闻系最流行的教材.盛行十年不衰。今天,我们特开此栏,为的是让读者能从艾丰老师的亲传相授中.获益有得。自此,每月您都能听到艾丰老师在和风细雨声中.谈写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金评奖结果最近揭晓,人大新闻系教授方汉奇所著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和人民日报记者艾丰所著《新闻采访方法论》,分别获得新闻学科的一等奖和优秀奖。  相似文献   

3.
艾丰是我国著名新闻学者、经济学家,曾任《人民日报》编委和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组委会主任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曾获我国新闻记者最高奖一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所著《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获我国社会科学最高奖——首届“吴玉章奖金”。 最近,艾丰在经济日报社接受暨南大学新闻系研究生“中国当代名记者艾丰”课题研究小组的采访,就人们对新闻界诸多感兴趣的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深入浅出的回答。作者为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现将关于中国新闻改革热点和难点部分访谈内容谨录如下: 宣传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范长江,人们就会想起《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里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提起穆青,他笔下那十个鲜活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然而,对于名记者艾丰,我们却很难以哪一个作品、哪一个人物来指代他的新闻成就;这是因为他的新闻作品取胜于一种独特的风格,或者也不能仅仅称为风格,很多人认为,艾丰的作品实际上体现出新闻界的一种发展趋向。被称为学者型记者的艾丰,新闻采访写作均体现出思考和研究的特色。在《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文集》里,艾丰曾写了一篇感想《做思考的笔》,笔者以为,这篇文章正道出了艾丰新闻作品的成…  相似文献   

5.
艾丰在新闻界赫赫有名,但鲜有人知他对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界推行评职称作出过特殊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艾丰是我国著名新闻学者、经济学家,曾任《人民日报》编委和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组委会主任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曾获我国新闻记者最高奖──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所著《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获我国社会科学最高奖──首届“吴玉章奖金”。 最近,艾丰在《经济日报》社接受暨南大学新闻系研究生“中国当代名记者艾丰”课题研究小组的采访,就人们对新闻界诸多感兴趣的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深入浅出的回答。本人为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现将关于中国新闻改革热点难点部分访谈内容谨录如下: 宣传工…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国著名记者、《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艾丰在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新闻系的研究生座谈时说:“围棋手分段位,记者也可分‘段位’,最高六段。一段记者,即写稿合格者;二段记者,本单位优秀者;三段记者,本地区知名者;四段记者,全国新闻界知名者;五段记者,全国各界知名者;六段记者,国内外知名者。”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博士研究生童兵5月19日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新闻学博士。童兵,浙江绍兴人。1968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锦州《锦铁消息报》担任采编工作.1981年在人大获硕士学位。1985年为人大新闻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同时攻读新闻博士研究生学位。近年来著有《新闻事业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等书。这次他的论文题目是:“马克思主任新闻思想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研究。答辩委员会由高放(人大国际政治系教授、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缪海稜(原新华社副社长,现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张方奇(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报刊史》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方汉奇和《新闻采访方法论》的作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艾丰在10月23日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建校50周年大会上获得了首次颁发的吴玉章奖金。这是我国新闻界首次获得全国性社会科学学术奖。这次获得吴玉章奖金一等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是我国解放以来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报刊史  相似文献   

10.
苏南 《新闻世界》2010,(10):11-11
新闻界的老前辈艾丰,他写的《新闻写作方法论》,在业界可谓大名鼎鼎,相信许多新闻从业者都读过这本书,科班出身的编辑记者们,对这本书更是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1.
宋晖 《新闻爱好者》2007,(10):58-58
艾丰,上个世纪中国新闻界的领军人物,从20世纪80年代分配到人民日报后,推出了一篇又一篇对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影响的报道和评论;策划了一个又一个有影响的社会活动。他的人生多姿多彩,他的身份和成就也是多重多样: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新闻界选用新员工,不拘一格,新闻系毕业生没有任何专业优势。日本新闻界已形成普遍共识:新闻从业人员应该知识结构多元化,每家媒体都有自身特点,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提供符合本单位需求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3.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个新闻人的天地能有多大? 就从艾丰说起吧.从新闻人的角度看,我认为艾丰堪称当代中国第一“大”记者.1961年,艾丰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81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就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时,他说,担任经济部主任要具备三个条件:对全国经济有一个总体把握;在若干经济领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善于把经济转化为新闻.他把自己的新闻之根深扎在经济的土壤里,以大胸怀想大局,以大视野抓大事,以大思路说大理,以大手笔做大新闻.  相似文献   

14.
艾丰印象     
没见过艾丰其人,仅从他新闻作品的深刻透彻而富哲理来看,还认为他是个霜染鬓发的长者。然而,当他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却是个面庞刚毅,棱角分明,身体敦实,精力充沛的中年男子。他中等个头,身穿一件枣红色毛衣,外着一件咖啡色皮夹克,显得潇洒利落。经介绍才知道艾丰已步入“知天命”之年。他于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为第一批新闻学硕士,先后在广播电台和报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文革”期间,他也未能幸免于难,但坚韧的意志和拼搏精神,终于使他在新闻事业上卓尔不群,颇有建树,发表  相似文献   

15.
一所大学的新闻系向新闻界调查记者的成长道路,新华社原社长、著名记者郭超人当时对其中一个问题的“三问”是这样回答的:  相似文献   

16.
你读过新闻著作《新闻采访方法论》《记者的素养和技巧》吗?一定会被书中所作的某些新探索所吸引吧!这是人民日报记者艾丰从事新闻工作的宝贵经验谈,也是他的主要著作。这些新闻理论指导他进行了新闻述评写作的实践,他的作品受到了读者好评。艾丰是河北省玉田县人,生于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在广播电台工作过较长时间,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毕业后获硕士学位,分配到人民日报当记者。他常常感慨万分地回忆自己在求知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信息     
人大新闻系庆祝建系三十周年“真是桃李满天下。”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5年12月22日召开的庆祝建系三十周年大会上,原新闻系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激动地说。三十年来,人大新闻系为国家培养了二千三百名新闻干部。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温济泽、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也到会祝贺,并讲了话。与此同时,该系为庆祝建系三十周年,还和北京日报社联合举办了  相似文献   

18.
燕京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是20世纪40年代我国高校中的著名系科。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这两个系都面临着能否生存的问题。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燕大新闻系成为北大中文系的一个专业,名称不叫新闻专业,而叫编辑专业。复旦大学新闻系也有停办一说。  相似文献   

19.
艾丰近年来在我国新闻界被广泛注意,可以说,他在新闻理论与实践上的闪光点,就是哲学思辩。哲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一般规律的科学。艾丰正是以哲学的思辩在新闻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以唯物主义辩证法去分析和解决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在他所报道的人和事物中加进了深深的思辩而使报道的主题及思想意义凝聚、升华。他的这种哲学思辩在《新闻采访方法论》和《思考的笔》两本代表作中作了比较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在我国新闻界诸多名家中,艾丰是颇有代表性与特点的一位。他是大器晚成者,起点高、步履大,从读研究生到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再到走上经济日报总编辑领导岗位,是改革开放20年间迅速成长、成熟并卓有建树的一个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