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2.
每年九月初都是幼儿集中入托(园)的时段。人们经常发现类似这样的现象:清晨,妈妈(或爸爸)拉着或抱着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很不情愿,不住地喊:“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此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会说“我们不去幼儿园……”,可家长迈向幼儿园的步伐却丝毫未减慢。孩子生病需要打针,他(她)不停地哭闹着:“我不要打针!打针很痛……”一些父母会安慰说:“不怕,我们不打针。打针一点都不痛……”当孩子被父母带到护士面前,当他感到针刺到的疼痛时,他就会发现父母刚才在骗自己。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女儿小雨已两岁了,可在与她零距离接触时,我却还是常犯糊涂。现在讲出来,与大家共勉。“未来工程师”受挫记  相似文献   

4.
肖梅 《家庭教育》2001,(9):20-21
主持:有位父亲来电询问:“我女儿3岁刚上幼儿园,几次送女儿见到老师时,老师也不和我们说女儿在校情况。女儿回家常说大班的王老师夸她儿歌念得好,很乖。而自己的老师从来不提。我想,女儿正在适应一个新环境,此时老师的主动性很重要,我很想和老师谈谈,又感到这位老师性格内向,我们的意见是否会让她难堪,关系弄僵了,对女儿更不好。有人建议给老师送礼,我也觉得不妥。和老师沟通,我没有经验,特别想请教有经验的父母。”孩子一上学,父母就少不了和老师打交道。怎样和老师沟通,真正做到家园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呢?本期6位父母朋友,将和我们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5.
每到七八月份,都会有很多年轻父母前来咨询,因为马上就是宝宝要入托儿所(幼儿园)的九月份了。“我家宝宝胆子很小,去了托儿所会不会不适应?”“我家宝宝特别好动,而且很任性,我担心他进了托儿所,老师会不喜欢他!”“奶奶特别疼爱孙子,她说孩子在家里好好的,干吗非要入托儿所,等孩子3岁直接入幼儿园不就行了?可我想让宝宝到集体环境中去锻炼锻炼,千说万说,他奶奶总算同意了,可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什么孩子不适应,不好好吃饭,害怕生病等。真是头疼!”今天,我们针对那些即将开始集体生活的宝宝及其父母们,就宝宝入托儿所(幼儿园)的话题来聊聊。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小学则是以学习为主。如何帮助六岁儿童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已经比较突出地摆在许多家长的面前。我们曾对三个大班的幼儿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开发”,对入学准备视为知识上的准备,每天要求孩子识多少字,做多少道算术题,甚至有的家长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算术书借来让孩子提前学习。结果是过早、过度的教育,过高、过急的要求,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以致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惧怕的心理。当我们问孩子“你愿意上小学吗?为什么”时,有的孩子说不愿意上小学,因为最怕爸爸叫他做功课。还有的孩子说:“我上学,妈妈也会打我吗?”原来他看到别的孩子上学后,因成绩未达到父母要求遭到父母的打骂,因而害怕上学。有一位小学老师说:“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发现,最感困难的  相似文献   

7.
平静 《幼儿教育》2008,(10):11-11
<正>人们常说,孩子是可爱的天使。然而面对精力旺盛、麻烦不断的孩子,身为父母的往往会感叹:孩子也是可气的小魔鬼。特别是还没有行为自控力的幼儿,更是会闹出让人防不胜防的事情来。我4岁的女儿也  相似文献   

8.
现在,很多父母重视孩子的“性教育”,而有多少父母会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上心呢?对此,我们对杭州某幼教中心62位幼儿的父母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赞成分性别教育孩子的父母高达92%,希望女儿成为“淑女”的占86%,认为要从小培养儿子男子汉性格的为90%。可见,在父母的观念中,还是有着明确“男女鸿沟”的。在此,让我们分享几位父母的想法吧!性别也要教吗黄丽(29岁,会计)3岁前,女儿对自己的性别一无所知。一方面是因为我很少给她穿裙子、扎蝴蝶结;另一方面是家里人曾盼着要个男孩,所以女儿出生后被当成男孩子一般看待。当有人问她:“你是男孩…  相似文献   

9.
真真刚满三岁,再过几个月可以上幼儿园了。真真的父母知道,孩子从出生到入园,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大变化时期。那么,入园以前,父母应该对他们进行哪些教育?怎样才能使他们顺利地渡过这个重要时期,并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呢? 真真的父母认为,要让女儿心情愉快,自觉自愿地上幼儿园,首先要使她充分作好心理上的准备。他们从来不说“你不乖,明天就选你上幼儿园”或者“你不听话,让幼儿园老师去管教”之类的话,以免孩子误以为上幼儿园是一种惩罚,对幼儿园产生反感和恐惧心理。他们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意识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将为人母的我不敢有半点懈怠,当女儿在肚中拳打脚踢时,我就买来《育儿宝典》、《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国儿童智力方程》等一大摞育儿书籍,“潜心钻研”,决心“科学育儿”。如今,女儿小雨已两岁了,在与她零距离接触时,我却常犯糊涂,错过许多教育好机会,有时甚至酿成不良的后果。现在讲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1.
和朋友谈天,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我那儿子太不听话了,我快管不了了。”“我那女儿不行,到现在还不会算题。”听后我心里总有说不出的酸楚,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干嘛非要让他识几个字算几道题,家长才算有了夸耀的资本呢 ?连这么小的一个孩子都“管”不了,家长也需从自身找一下原因,要用心体会孩子的心理。   我女儿尚赏在中二班,自入园以来,她在各个方面较同龄幼儿相比发展得较为平衡。这首先应当感谢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和带班老师的精心教养,同时,我们也努力尽到家长的责任,积极当好老师的助手,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与习惯,使…  相似文献   

12.
不怕打针     
四岁的女儿生性活泼好动,成天爬这爬那,碰破皮肉是常有的事。可就是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却特害怕打针,一见医院的门就又哭又喊:“妈妈,求求你了,我不打针。”看着她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我又心疼又着急。我编了一些诸如“小胖猪,真勇敢,生病打针也不哭”之类的儿歌教育她,但收效甚微。我又把她最尊敬的幼儿园老师的话搬过来,也未能奏效,小红花的魅力终究抵不过对打针的畏惧。一次,幼儿园召开家长会,跟家长谈及此事,我发现,孩子惧怕打针竟是年轻的父母所面对的共同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带女儿去医院看望她一位生病的姐姐,正…  相似文献   

13.
带女儿到离家较近的一所小学报名读书,报名的很多,只好排队等候。听说以前孩子读一年级必须进行文化测试,但现在小孩只需要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行了。轮到我前面的那个孩子报名了,孩子的母亲把户口本递给老师,老师翻看了一下,就问孩子:“你几岁了?”孩子回答:“6岁。”老师接着问:“你妈妈是干什么的?”孩子想了想说:“妈妈是打牌的。”周围的父母们都大笑起来,但老师没笑,她见怪不怪地自语道:“类似的答案还不少呢!”替女儿报名后,回到家,想起“妈妈是打牌的”这句话,真让人觉得悲哀。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  相似文献   

14.
这次到美国帮女儿带孩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国人特别善于利用视频教育孩子,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我的两个外孙女都是在美国出生的,大丫4岁,小丫2岁,都上幼儿园了。每天,女儿从幼儿园把她们接回来,两个孩子先跟我们老两口儿待一会儿,然后就分别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开始看视频。这段看视频的时间正好也是女儿的做饭时间。每到此时,我的两个外孙女  相似文献   

15.
为人父母,常常会十二分地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而且,还常常会把“智力开发”误解为“知识开发”。殊不知,知识不过是一些这样那样的符号组合,而智力是指懂得并且会使用那些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语言记得有一篇关于儿童心智研究的文章说:一个十七岁孩子的智力,其中百分之五十在他四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开发完成,且这百分之五十主要是儿童的语言和心理能力,而不是知识。所以,无论如何,我不可以错过女儿最初四年的智力开发。女儿十个月左右大时常出现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很喜欢注视我说话时的嘴形。于是,我常常有意识地对着女儿的面庞,…  相似文献   

16.
过了暑假,孩子就要上学,父母少不了要和老师沟通,这看似简单的事,却让许多父母顾虑。有位父亲这样说:“女儿刚上幼儿园,几次送女儿时见到老师,老师也不告诉我们女儿在校情况。而女儿正在适应一个新环境,此时老师的主动性很重要,我很想和老师谈谈,又怕我们的意见让她难堪,关系弄僵了,对女儿更不好。”那么,怎样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怎么办     
女儿在幼儿园被男孩吻了怎么办? 我女儿今年才4岁,开朗可爱。她告诉我,她们班最淘气的一个男孩吻了她的眼睛和脸。我应该怎么说?怎么办? 答:受电视和各种媒介的影响,儿童接触"亲吻"这种爱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很骄傲地告诉自己的父母:我有女朋友(男朋友)。但是,作为成人,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之间的这种"爱"或者"朋友"与我们成人世界中的意义并不一样。从一定意义上说,孩子之间只是借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彼此之间的喜爱而已。  相似文献   

18.
本期问题:如何建立对儿童发展的合理期望?去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指南》中提出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的观点,我对我们班上的家长进行了调查,一位母亲写道:"父母有了孩子后,自然会对孩子的未来有美  相似文献   

19.
编辑老师:您好!我的孩子频频今年4岁了,上幼儿园的小班。平时,她跟同事的女儿琳林很要好,周末总在一起玩。可是,这个周末,她却呆在家里,不去找琳林玩,琳琳打来电话,她也不理。这是为什么呢?细细一打听,原来,琳琳那个星期得了三个“星”,而频频却一个也没有,还被老师批评了。她在嫉妒琳林的成绩呢!作为家长,我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与伙伴和谐相处呢?北京频频妈这位家长:您好!引起幼儿嫉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在父母的爱、别人的表扬、生活享受、能力的强弱等方面使孩子自然地流露出嫉妒的情绪。学龄前的幼儿年龄小,嫉妒心的表现很外露且不加掩…  相似文献   

20.
我的女儿才五岁,她在幼儿园中班是最小的,可是唱歌、跳舞、讲故事、画画等,样样都比别的幼儿好。女儿要到县里去参加全县的幼儿小青蛙故事比赛,我们都高兴极了。但我们也有一点担心,孩子这么小,平时一直在父母怀中过着“小天使”般的生活,怕她到时候不肯去,或者去了不肯讲。我们一面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