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正快速地向前推进。不少学校将之作为一种在新形势下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创设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带着极大的热情关注并投入到这项教育的新领域。由于条件欠缺等原因,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的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盲动和浮躁”。透过这种“此起彼伏”的心理热,不妨做一些冷静思考,对心理教育科学的研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无论是学术界、大众媒体,还是社会公众或学校的实际工作者,都一直存在着称谓混乱的问题。这不仅表明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尚未取得一致认识,而且反映出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某些理解上的不同。显然,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因此,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作一些辨析是完全必要的。换言之,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基本概念,是到了必须统一认识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自我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学的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初由于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关注和研究这项工作的开展,致使人们对这项工作有着多种多样不同的称呼;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心理学等。直到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才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将中小学的此类工作统一规范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目前我国对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称呼,现在常见的叫法有:心理辅导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学老师等。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将从事这一工作的教育者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简称为“心理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理论培训,在中小学从事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设心理课或专题讲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家长教育等)的专职或兼职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中逐渐开展起来,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人的心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有时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是很难真正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我以为目前不少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有三“缺”与两“不缺”的典型弊端。  相似文献   

5.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在实践中如何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借鉴一下“零距离”的服务原则。“零距离”一词源自现代企业用语,一般为“零距离”服务,是指“我和你没有距离,成为一体”。意思是说买方和卖方、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在情感上是融洽的,没有距离。如果把这一思想借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创设学校硬条件的“零距离”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其中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建立起标准化的心理辅导机构即心理辅导室,也称为心理教育室,这是…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障。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压力逐步加大,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冲突等原因造成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方面如何进行帮助、引导,疏导教师的心理、学校应该做一些怎样的具体工作等,都是我们所关注和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期的教师教育栏目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有研究者分析的现状、成因及维护建议,有来自学校的具体经验,有实际工作者的思考,以期引起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深化.不断拓展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不断开掘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今年.我校在市教研室的领导支持下,也加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这一行列中.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系统的研究”的子课题: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的研究,并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近两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要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地开展,收到更好的实效.必须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各级领导和教师大都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和经常性的教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一些学校还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工作。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尤其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贯彻文件精神,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学校选择一些班级开设心理辅导课,设立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热线电话和心理信箱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学校要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上去,也就是说,要在学校的学科教学、学生工作、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学校实施心理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一、“色香味”俱全的心理课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各级中小学的课堂中,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江苏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省教育厅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小学、初中、高中须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硬性规定不仅让心理活动课有课可上,有本可鉴,有料可研,更是把一线心理教师的精力聚焦到了对心理课堂实效性的探究上.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和诸多学科的教学工作被喻为现代教育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尤溪七中是福建省第一所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于2002年5月18日创立,当日福建省心理学会授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校牌。  相似文献   

13.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问题提出 学校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学习、情绪、性格、人际关系、行为等问题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是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在许多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但是这还是一个初级阶段,还在摸索过程中。我校的“新成功教育”的实践探索开始于2001年10月,迄今已历时两年。两年的“新成功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已逐渐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自2019年起,无锡市梅里中学积极探索医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四三四”模式,通过心理干预“四级机制”、心理健康科普“三级培训体系”和心理护航“四级反馈”,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全程全方位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监护系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以班级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心理委员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学期,兴山一中各班委会都新增选了一名班干部——心理委员,使心理委员正式成为班委会的“新官”。为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了由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的专兼职教师、班主  相似文献   

18.
晏扬 《云南教育》2004,(26):38-38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理卫生协会日前发出呼吁,建议各级教育机构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一些心理学界的专家认为,“马加爵事件”并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属于人格障碍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学校“必修课”教育防患于未然。联系近期以来,要求学校开设某方面“必修课”的呼声实在太多了:应该把生存教育列入必修课,提高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把亲情教育列入必修课,培养青少年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不禁令人生疑,学校开设“必修课”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吗?把这么多项教育都列入“必修课”可能吗?现在人们反思社会问题时似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正式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其目的是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常常想: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时“以心育人”?我想二者能否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作了如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心理焦虑水平是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造成学生高学习焦虑倾向的内外在因素及其与“减负”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心理疏导的主要做法及由此引发的对当前教育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