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出版活动基本规律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作为一种传承文明、推广知识的社会活动,既具有文化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理想的出版活动应该努力实现文化理想与商业经营的完美结合。那么,这种“亦文亦商”的社会活动具有哪些运动规律?这些规律对于出版工作者提供了哪些启示?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改进出版活动的效率,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意义。从深化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出版活动基本规律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探讨其他出版领域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于媚 《编辑之友》2016,(2):79-83
一切出版活动都围绕着“意义”和“价值”展开,它们是出版这一文化活动的两端,共同支撑起出版文化.出版文化作为依附于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由处于出版核心的编辑主体创造的.这说明编辑主体价值观与出版文化息息相关,宏观上影响出版文化的方向,中观上影响出版文化的生态,微观上影响出版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编辑活动的主要过程不能为文化变现服务,一味追求从私人精神产品向社会精神产品的转化.编辑作为社会精神文化大厦的"设计者"、"把关人",要承担起缔造先进的、科学的、健康的媒介文化的重任,从而顺应先进文化的发展潮流,主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至将人类精神洒落在宇宙中,成为超越时空、永恒存留的"魂影".  相似文献   

4.
出版产业中的编辑活动和编辑人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版具有文化和经济两重属性,这种两重性既反映在公益性出版事业中,也反映在经营性出版产业中.出版产业中编辑活动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基础功能仍然是文化功能,它的商业功能是通过文化功能实现的.出版产业中的编辑人员仍然扮演着文化人的角色,承担的首先是传承文化、建设文化的社会职责,同时要履行经济职责,为争取经济实力和发展出版产业服务.由于文化与经济双重职责的要求,编辑观念和编辑活动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编辑人员要争取出版产业在文化与经济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编辑活动的主要过程不能为文化变现服务,一味追求从私人精神产品向社会精神产品的转化.编辑作为社套精神文化大厦的“设计者”、“把关人”,要承担起缔造先进的、科学的、健康的媒介文化的重任.从而顺应先进文化的发展潮流,主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至将人类精神洒落在宁宙中.成为超越时空、永恒存留的“魂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编辑活动的规律包括编辑活动的外部规律和编辑活动的内部规律,两者相辅相成,构成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编辑学的三条基本原理,即文化缔构原理、符号建模原理和讯息传播原理,也就生发、延伸、发展为编辑活动的三条基本的内部特殊规律.由这些特殊规律,又可引申出编辑活动的特点,即规范符号的特点、创构媒体的特点和传播讯息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编辑劳动的文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发明了文字这一文化事物,由此产生了应用文字进行文献记录(著述)的文化活动,进而造就了专门从事这一活动的人们。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则进一步造就了专门对各种文献进行加工出版的劳动形式——编辑劳动。一、编辑劳动与文化生产任何文化事物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都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人类创造文化事物的活动,就是文化生产活动。对各种用文字书写的  相似文献   

8.
编辑活动规律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编辑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文化活动 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客观性和重复性.我们说它是客观的,是因为不管人们承认与否,也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规律的存在,是否自觉遵守规律,人们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要受到规律的支配;说它是重复的,是因为尽管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但是一旦条件具备,规律总是以相似的形态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国清 《编辑之友》2012,(2):100-103
编辑客体是指编辑活动中与编辑主体相对的一切客观事物,即编辑主体可能的或现实的作用物,属于精神客体和社会客体的范围,而且以精神客体为主;编辑客体始终与编辑主体处于矛盾运动之中,编辑主体须适应编辑客体变化发展的新要求,以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这样就把编辑客体的范围扩大了、层次提升了,有利于以开阔的视野从广泛与深入的矛盾运动中把握编辑活动及其规律,拓展编辑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是出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文化属性,又具专业特性;其功能由基本,功能与社会功能构成;编辑工作在贯彻出版方针上处于关键地位,在实现出版计划上处于核心地位,在提高出版物质量上处于决定性地位,在提高出版效益上处于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1.
韩铁梅 《出版科学》2016,24(1):42-44
选题策划居于出版社业务环节的龙头位置,其基本思路是开发与整合,但随着文化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编辑们要不断拓宽、丰富开发与整合的途径、手段。选题策划是出版社追求双效的利器,也是编辑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社会实现文化传承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从出版学的角度探讨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武陵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陵民族文化出版资源开发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从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出版开发的现状与前景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立足于民族特色,形成特色品牌,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强化编辑创新能力,经典文化与时尚出版相结合;产学研并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论书刊出版的编校分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汪碧蓉  杜玉环 《编辑学报》2002,14(5):365-367
从界定编辑与校对的职责出发,阐述编校分开的出版工作模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版成本,是书刊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由于书刊出版单位管理体制和市场方面的原因,部分期刊出版单位采取编校合一的出版工作模式仍具有合理性.从长远看,编校分工将不局限在书刊出版单位内部,而是在社会范围内实现.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编者的主体功能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科技期刊编者的再创造作用 ,由选择功能、优化功能、组构功能共同体现。选择是一重要环节 ,必须突破编辑逻辑的单一定势 ,强化编者再发现的主体意识。编辑加工环节强调优化功能的同时 ,应重视此一环节的有限性和相对性。策划设计环节的组构功能应以耗散结构原理为指导 ,构建期刊的优化结构。只有期刊这一整体方是编者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5.
程新晓 《出版科学》2009,17(6):29-31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观念创新为个人编辑出版提供了媒介平台。论文论证了个人出版的产生,阐释了个人编辑出版的三大文化缔构特征,指出个人编辑出版缔构的是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6.
商业化时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出版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出版的本质与使命,认为出版人应当有社会责任与担当,有文化追求,有出版家的胸襟,去构建民族精神,塑造文明社会;并从出版者的角度提出了出版人的文化追求体现在办社的发展战略、产品的创新以及出版物的质量上.  相似文献   

17.
编辑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和服务者,是联系作者、审稿专家、读者等相关人员之间的桥梁。这就需要编辑具有很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需要编辑与编辑部内外建立起平等、和谐、合作的友好关系。图书馆学期刊编辑应该掌握和运用有效沟通的方法,对提高期刊质量和竞争力,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编辑出版学独立的学科属性滋生着它特有的学科内涵.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学科定位不明确,这导致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归属混乱、名称繁杂.将编辑出版学列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专业目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手段,也是培养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NLM's practices for handling errata and retrac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keystone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is solid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producible results. The publishing of findings advances knowledge and establishes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the foundations of this principle have been shaken as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is being flawed by the appearance of fraudulently produced research. Potentially as damaging are errors that result from poor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Fraudulent articles and errors lead, at best,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at worst, to dire consequ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Errata and retraction notices are generally carried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but usually are not linked to the original data. Database producers, such as NLM, have the means to establish this link and to inform users of incorrect information in the source documents as well. This paper reports NLM's experience in bringing published retraction and errata notices to the public's attention and relates this experience to the library's overall interest in quality assurance.  相似文献   

20.
施勇勤 《出版科学》2012,20(2):18-21
从媒介融合视角分析数字技术推动下数字出版发展的产业扩散和产业集聚的两种趋势,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转型和文化变迁;分析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文化逻辑,并进而分析数字出版产业带来的文化和规制的矛盾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指出垄断作用力和竞争作用力达到均衡——"制衡"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支点,垄断与竞争并存是数字出版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