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根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梦想"、"中国精神"与同样变化的世界各民族文化及时代发展的关系,需要在理论上、学术上、教育上有新的把握与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时代文化主题为自觉的学术研究,是与中国文化、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相匹配的研究理路,它强调在深度省思文化尤其是具有中国精神和世界意蕴的现代文化基础上,突出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三十年代,金岳霖先生以欧洲传统演绎逻辑是唯一和普遍的逻辑学观念,对中国逻辑的研究提出了"中国逻辑"的名称能否成立的问题.否认逻辑与文化的联系,坚持逻辑的唯一性和欧洲传统演绎逻辑的唯一性与普遍性,这些是提出"中国逻辑"名称困难的依据.上述观点将会面对由逻辑学研究对象、逻辑学学科性质以及逻辑史所展示的事实所引发的诸多困惑与质疑.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属于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依附于人类的文化,即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当人类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统一状态时,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精神世界不仅有共性,也有由民族地域不同而显现的个性.在中国,先秦文化不同于古希腊文化,它的核心是伦理政治与社会人事,它的主要内容是伦理尺度与治国纲纪的构想、建立和实践,它的基本思维取向是现实的需要以及实践中的经验.以"类同"为依据进行"以类取,以类予"推演的"推类",成为先秦时期逻辑思维中居主导地位的推理类型,同时也成为先秦逻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逻辑学是有别于欧洲传统演绎逻辑的.研究中国逻辑离不开对欧洲传统逻辑的借鉴,在这种借鉴研究中,应用比较法的关键有三:第一,被比较的诸对象都把与之相比较的对象视为平等的他者,而不是对立者或规范者;第二,在见其同异中,比较以见其相异乃更为重要.第三,对研究对象的异点给出制约因素的分析,就中国逻辑研究而言,就是"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中国逻辑史研究时,学者大多从形式思维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进行研究,这是必要的,但亦不能忽视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先秦诸子对"类"概念同异的辩证分析,为"推类"的进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具体推理过程中,对"推类"前提的辩证考察更是彰显了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逻辑思想的影响。因此,考察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推理思想,而且能全方位地展示古代先人的思维表达艺术。  相似文献   

4.
萧萐父先生作为学养深厚的学者,对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提出了富有创建的思想.看到了"儒释道"的多元分化,儒家的伦文主义,道家的隐者异端风骨,佛家的思辨哲学;也看到了"儒释道"思想的多维互动,即相互影响,吸收和涵化.这些研究为萧先生寻找最终的"历史接合点"作了准备,回归到了"两化"的逻辑接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中国化,是有历史责任感和现实感的跨世纪哲学思考的独得之见.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的思想和理论,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他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教育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等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他的逻辑理论也对当代中国逻辑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不仅仅是一位对逻辑科学有突出贡献的逻辑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逻辑理论的伟大实践者。在他长达半个  相似文献   

6.
<周易>以及整个传统易学本身蕴涵着丰富的逻辑思想及思维.本文通过对易学与逻辑学的关系、中国逻辑史和易学的现代逻辑学的研究,探讨了研究易学逻辑思想及"逻辑易"的方法论问题,以促使易学的逻辑学研究能够在合乎学术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坚持“两个结合”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过程的逻辑主线。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文化理论和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成果,构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体系,发展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话语,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1.
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类型或形式的科学。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所孕育的逻辑 ,必定会有各自的特点。古印度的因明不等同于古希腊的三段论 ,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也不应是西方传统逻辑的复制品。一些学者致力于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合理解说和科学定位 ,而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的不断开掘正是这种探索的结果。它深入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逻辑思维特质 ,确立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世界地位 ,并给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理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有三种逻辑。从历史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从现实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强国时代的文化自觉;从理论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基因符号的文化传承。在新时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本土化、大众化、课程化使其在广东高校的传播成为可能。推动文化自信广东高校传承模式需要构建广东高校文化自信传承的话语体系、广东高校"互联网+文化自信"的传播模式以及广东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人们运用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名辩思想中的逻辑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研究的结果以及研究中出现的失误,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与中国古代名辩思想,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前者包含于后者,但二者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从而为中国逻辑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东荪认为逻辑学是多元的,他把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和社会政治思想的逻辑四种。他认为逻辑学的多元性是由文化的多元性决定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逻辑学,这种观点误读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没有认识到逻辑学的全人类性和工具性质。其结果影响了逻辑学在中国近代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显著体现于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这四大维度之中。基于文化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基于理论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承继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之“魂”;基于历史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肇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之“根”;基于实践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6.
科学理论的逻辑性是通过对其逻辑结构形成过程和结构样态的建构而得以彰显的。当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结构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观点多元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理论体系逻辑结构之"逻辑"理解的不同和建构逻辑结构的思维方法的差异性。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研究理论体系自身内在逻辑的常用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结构研究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双向互馈关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创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趋向开放包容、转向以人为本、体现知行合一、重视内化体验、追求科学系统等逻辑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明德修身是其逻辑主线;中国精神是逻辑重点;家国情怀是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逻辑严密的价值体系,并以实践贯穿起人民主体、"初心"和"美好生活"等价值原则与目标,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事实与价值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凸现了理论结构的体系化与科学化。通过分析这一思想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提升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新时代语境下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体系研究提供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相互需要的双向互馈关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创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趋向开放包容、转向以人为本、体现知行合一、重视内化体验、追求科学系统等逻辑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明德修身是其逻辑主线;中国精神是逻辑重点;家国情怀是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化及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看,当代中国逻辑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首先发端于1978年提出的"逻辑为四化服务"与"逻辑现代化"等口号.如果说后一口号更多地是在强调逻辑教学与研究自身的现代化,那么前者注重的则是逻辑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关系.在20余年的时间里,当代中国逻辑自身的现代化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逻辑学界对逻辑之工具价值的偏爱与对"现代化"、"现代性"等概念的片面理解,逻辑为现代化服务遭遇了严峻困难.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通过深入反思现代逻辑在规范性、合理性等基本问题的所见与所蔽,为推进逻辑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以及参与现代性的构建与批判扫除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