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出资企业公司治理实践中,国有股权行使产生了委托代理经济关系。但学界笼统地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产生的法律关系界定为委托代理关系却是片面的,这给国有股权行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果。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存在于国有股权行使各主体间的委托代理经济关系经过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是一种复合性法律关系,具体包括代表关系、信托关系和特殊的代理关系,厘清此种复合性法律关系属性对于配置国有股权行使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敦煌毁林事件”为检验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属性提供了良好例证。在“私权说”视野下,该案不存在国家所有权侵害,无涉所有者职责履行,相关资源利用活动不受国家所有权约束,案涉森林破坏活动只能进行行政处罚,其制度症结在于“放权”不足。但在“公权说”看来,该案实为典型的国家所有权受害事件,存在所有者职责履行不当、国有资源利用权行使缺乏规范等问题,应当追究公法性质的财产责任,其制度症结在于监管不力,需要通过细密的责任规则和问责机制予以补充。通过对该事件相关问题的分析,“公权说”与“私权说”的差异及前者的优越之处一目了然。无论是从理论逻辑还是从制度实效来看,资源国家所有权都应当解释为公权。  相似文献   

3.
回归课程标准 增强权利义务观念,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分类目标中把“尊重权利,尊重法律”明确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一。在内容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提出了“权利与义务”的总体目标:“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其中,既包括认知目标即了解法律规定,又包括情感和能力目标即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纠纷的司法实践 1.高校纠纷所体现出的行政主体特征《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权利中包括: “(三)招收学生或其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或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学位条例》第8条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从这些权利上看,高等学校经由国家法律的授权,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和公共权力,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和强制性质,符合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因此高等学校应属于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地位。高校作为行政的法律特征与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在适用行政法律原则、依法做出行政行为上是  相似文献   

5.
●回归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内容标准“权利与义务”部分明确提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的目标。具体阐述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在“法律与秩序”部分提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家所有权的一种,矿产资源所有权事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一种受公法规制的私权。作为其子权的矿业权受母权的“遗传”,也具有私权的属性。但是矿产资源的配置关乎社会利益,故又体现出一定的公权色彩。在设立矿业权时,行政机关的审批扮演的是“催化剂”的角色,并非母权的角色。所以,在实现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贯彻私法自治的理念,激发市场活力,将矿业领域的改革推向纵深;同时,这也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处于攻坚期与瓶颈期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法与民法日益交融的背景下,行政不作为与民事侵权共同致害的责任分担问题日益凸显。相关司法解释借鉴《民法典》1198条2款,将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定性为补充责任的做法,不仅存在引发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规范体系性冲突等法理缺陷,也面临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范围、数额难以确定等实践难题。在构建行政不作为与民事侵权共同致害责任分担的法理基础时,行政不作为可解释为同时违反公法义务与私法义务,并将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解释为违反私法义务的侵权赔偿责任。基于充分保护民事权益、维护行政权独立等制度目标,责任分担应以按份责任为原则,连带责任为例外,并区分行政不作为违反公法义务的具体类型。  相似文献   

8.
法律文件指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约束性的各项文字性规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9.
公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及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多数高校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现代高校法人制度。目前公办高校法人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首先是依法规范政府与高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关系,建立现代法律契约或委托代理关系;其次是健全高校内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确保高校中政治权利、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平衡和制约,为高校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和社会服务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与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为代表的外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法律地位界定,存在着“私法化”与“公法化”两种声音。其中,“私法化”的观点倾向于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界定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或社会中介组织,赋予其以非营利性法人的私法地位。与此不同,“公法化”的观点则主张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视为受政府行政委托的事业法人。放眼域外,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赋予外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以独立行政机构或独立行政法人的公法地位,强调此类机构的独立性、公法性与专业性。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法律地位的重构,应秉持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进路相统一的立场。一方面,基于“任务决定组织”的行政组织法基本原理,赋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以独立的公法身份,推动学位中心与评估中心作为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的公法人化改造。另一方面,基于规制法的理念,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自律规范与自主治理机制,构建多元规制主体之间良性互动的规制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而不用诉诸法律。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司法救济权,是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为实现某种诉求利益,而依法进行一定的作为和不作为的资格。司法实践中的“私了”,正是公民为实现某种诉讼利益而作为或不作为的体现。但是,权利是与义务相对应的,行使权利必须以履行法定义务为前提,否则权利就会被限制。“私了”是法律赋予公民权利,但是“私了”必须在法律划定的领域才能行使。  相似文献   

12.
财产权的产生及其归属应由私法予以规范,行政权力依法对私有财产权的限制与剥夺的依据在于公法。因此,行政权力重点关注的不应是财产权的产生是否符合私法规范,而应是其剥夺是否符合公法规范和程序。在此基础上,行政机关应严格区分执法过程中的公法效力和私法效力。基于财产权的自然权利属性以及其所承载的人格自由精神和私法自治理念,即便是违法建筑,也应首先由建造人因其建造事实而取得私法上的所有权,此后才涉及行政权力依据公法对该所有权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睦言 《家长》2013,(1):13-15
一、“拼养”在法律上的界定 我国法律把“监护”定义为一种权利,《民法通则》第18条第2款规定“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实际上,监护权作为“权利”与普通民事权利不同,在很多情况下,权利可以转让或放弃,而义务不能转让或者放弃,监护人显然也不能随意放弃监护的权利。所以,监护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融合。 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  相似文献   

14.
所有权的问题是民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贯穿于民法始终。所有权包含四项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法律在公共秩序的前提下,保障人民权利的自由行使,因此法律势必在权利方面做出一定限制,这也体现了法律的二面性,是法理基础理论在立法实务中的应用。所有权的限制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可以防止权利滥用,从而根本上保障权利的有序稳定行使,有助于形成权利与义务为一体的和谐法律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多元行使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否能直接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或集体土地所有权到底由谁来代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行使,在当前理论界和实践中是个模糊不清的问题,很有必要进行理论探讨和法律界定。目前,农民集体还不是民法上的民事主体,且农民集体内无业务执行机关。笔者认为,应明确界定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多元行使主体:(1)农民集体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为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行使主体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3)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委托代理行使主体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成员权,是成员权人基于建筑物的物理构造、使用功能和权利归属的不可分性形成的共同关系而彼此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只有加强对成员权的法律保护,才能进一步维护区分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体现广大业主的意愿。文章在分析成员权的概念、内容,行使原则与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员权在行使过程中所遇到的侵权问题及应采取何种方式救济,以期实现对区分所有权人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需要依法理清有关权利义务关系。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和激励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维护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是工会的权利和义务,支持、协助、管理、督查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是国家及其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责任,实现高校教师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需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抓住主要形式、建设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课本第 10 7页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上引课文中的“人民”肯定错了 ,大错特错 ,将“公民”错成了“人民”。195 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三章的标题就是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 1982年宪法的第二章标题仍是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由第三章调整到第二章 ,更显示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视的程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由国家法律明确加以规定 ,但在这些法律中 ,宪法是处于国家根本法的地位 ,是国家所有法律制订的根据 ,那么…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与学生间存在着行政法律关系和合同法律关系。高校要真正实现依法办学,就要灵活运用其与学生之间的双重法律关系,明确高校与学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谨慎地行使手中的权力,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1.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处于优势地位,因此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合法原则《劳动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原则,这些原则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形式合法《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书面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的形式。书面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