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原子物理学》在物理学的教育和学习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别是量子率建立初期的知识体系,是物理学获得知识、组织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典范,通过最子论建立过程的物理定律、公式后面的的思想和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在原子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钊 《教育教学论坛》2020,(10):154-155
《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与《光学》《热学》《电磁学》和《原子物理学》合成"五小力学"。目前的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原子物理学课与其它几门普通物理课程有较大不同,深入研究原子物理学的特点,加强原子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恰当使用经典语言和量子语言,联系原子物理学的应用和新进展是提高原子物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用不同方法导出α粒子散射公式,将有助于《原子物理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考试大纲》对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的要求 《考试大纲》中规定,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三部分占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物理学科内容的比例应为15%左右.其具体知识点的多少与要求水平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6.
针对褚圣麟先生《原子物理学》课本§3.5量子力学问题的几个简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 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对于认识物质微观结构,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有其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原子物理学是其它各部分知识的拓展和升华,它与力学、电学、光学知识纵横沟通,甚至超越了物理学的本身,原子物理学跟化学、生物无不紧密渗透.本文就中学理科范畴探究原子物理的综合测试设计.  相似文献   

8.
《原子物理学》是师专物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应加强物理现象,思路,应用以及前沿研究方面的广泛介绍,而减少数学及春较难理论的推导。  相似文献   

9.
刘国跃教授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5):F0002-F0002
刘国跃,男,1958年6月生,四川德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绵阳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会员,四川省物理学会理事,四川省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门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物理学会大专院校物理学分会委员,绵阳师范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负责人。刘国跃教授1984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199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获教育学硕士;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刘国跃教授长期从事物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先后担任《热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依据物理学家的原著、分析总结了物理学中一系列重大发现,并通过专题讲座,把这些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教学内容。两年来,我共讲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普朗克常数的发现》、《玻尔原子的起源》、《狭义相对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6.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7.
辩是推理的运用,但与辩的目的相联系,甚至于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一定技巧的推理,实际上已经成为辩的方法。《墨经》中所述“援”、“推”“辟”“止”“效”诸方法是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李静波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3):81-83,88
日语中的“ティル”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的体助词,与汉语中的体助词“在”“着”“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体意义的角度对“ティル”与汉语体助词“在”“着”“了”的对应关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伽达默尔奠定了"倾听哲学"的基础,但他同时也面对着在诠释过程中,作为生命本体体验的时间始终不在场的困境。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成中英建立本体诠释学的尝试,使我们看到了立足于汉字的文字中心论诠释传统,建立一种真正自由开放的"观的哲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