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蕾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195-195,348
首先提出了模糊的概念,然后结合实例,从词语、短语、句子、逻辑等层面分析了中国立法语言的模糊性,并指出了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模糊和精确的辩证关系以及模糊与含混、歧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崔竹朝 《科教文汇》2008,(33):244-245
歧义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主要有四种类型:语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境歧义。歧义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消除歧义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具体的歧义句,可利用语音、语境以及改换词语或改变句式等方法进行消除。  相似文献   

3.
王莹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69-270
一、引言 每种语言都是由具有一定意义的词和句子组成的.每一个词和句子最少含有一个意义,有些可能包括数种意义,这也是英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歧义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本文将丰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和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讨论这两种歧义造成的效果,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这样的分类,能显示出语言消极的一面和创造性的积极的一面,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无意歧义和蓄意歧义现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歧义是语言交际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主要是词性的转换和句法成分。本文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语音、词汇、结构歧义等探讨歧义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实践,选取实用性强的语料做详细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歧义又是语言交际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主要是词性的转换和句法成分.本文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语音、词汇、结构歧义等探讨歧义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实践,选取实用性强的语料做详细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茅千里 《科教文汇》2007,(10Z):90-91
歧义是语言交际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主要是词性的转换和句法成分。本文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语音、词汇、结构歧义等探讨歧义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实践,选取实用性强的语料做详细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对歧义的探究,最早始于柏拉图,而对现代汉语中歧义的探究是由赵元任先生发起的。对歧义问题的研究,可以从许多不同的侧面进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歧义研究,在前段研究的基础上,对歧义现象的探究更为精细,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完善歧义分析手段和深入探讨歧义理论两个方面。[1]纵观前人的探究,总的来说,成绩突出,但学者们对现代汉语歧义的一些基本概念讨论的过少,对歧义的定义以及歧义分化现象众说纷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学说。本文试图从现代汉语中歧义的界定开始探究,寻找歧义产生的原因,并从语音、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歧义进行分化分类。  相似文献   

8.
蔡晓萍 《科教文汇》2008,(5):164-165
歧义,指的是语言中某个结构项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人们对该结构项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歧义使得句子的意思不明确,模棱两可,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William Empson说过:“Ambiguity is the encmy we have to watch.”(歧义是我们必须戒备的敌人。)本文意在结合实例从句法层面对英语歧义句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并试图就如何克服这些歧义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歧义,指的是语言中某个结构项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人们对该结构项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歧义使得句子的意思不明确,模棱两可,成为语言交际中的障碍。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William Empson说过:"Ambiguity isthe enemy we have to watch."(歧义是我们必须戒备的敌人。)本文意在结合实例从句法层面对英语歧义句的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并试图就如何克服这些歧义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齐德枫 《科教文汇》2012,(19):124-125
歧义是指单词或者句子的双重意思或所暗示更多的意思,歧义容易使读者产生模棱两可的感觉,但也能使句子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1.
操龙升 《科教文汇》2011,(35):170-171
本文从句法歧义现象出发,揭示句法歧义是一种语言学现象,探索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句法歧义现象,提出了能够顺利地加工句法歧义结构。  相似文献   

12.
因果模糊变化引发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不同结果,以致于研究出现了因果模糊悖论的困境,基于此,引入跨层次研究方法检验与分析因果模糊对可持续竞争优势与创新能力的影响悖论。研究结果表明,特征模糊和关联模糊对员工创新能力具有负向影响,其中互动式替代学习在特征模糊、关联模糊与创新能力间具有中介作用,特征模糊和关联模糊可以通过互动式替代学习影响创新能力;特征模糊和关联模糊对企业间可持续竞争优势未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策略模糊的最优契约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武  缪柏其  方世建 《预测》2003,22(4):56-61
契约是交易双方行动博弈选择的结果,本文通过对静态以及动态条件下的策略模糊加以分析,认为同时行动的静态缔约行为,委托--代理双方缔结完全契约最优;在具有相互依存性的动态契约中,当双方的策略互补时,缔结完全契约最优,而策略替代时,缔结不完全契约通常最优。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algorithm, which incorporates the relationships of concept-based thesauri into the document categorization using the k-NN classifier (k-NN). k-NN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ocument categorization methods because it shows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 in spite of its simplicity. However, it significantly degrades precision when ambiguity arises, i.e., when there exist more than one candidate category to which a document can be assigned. To remedy the drawback, we employ concept-based thesauri in the categorization. Employing the thesaurus entails structuring categories into hierarchies, since their structure needs to be conformed to that of the thesaurus for captu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tegories. By referencing various relationships in the thesaurus corresponding to the structured categories, k-NN can be prominently improved, removing the ambiguity.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erform the document categorization by using k-NN and then employ the relationships to reduce the ambigu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mproves the precision of k-NN up to 13.86% without compromising its recall.  相似文献   

15.
知识特征与知识传递媒体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传递是知识创造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从知识特征入手,分析根据知识特征如何选择合适的知识传递媒体。首先,本文定义了知识歧义性,论证了知识歧义性与性息歧义性的本质一致,并指出减少歧义性的根本途径都是组织学习;然后论证知识歧义性是选择知识传递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指出知识的隐性特征是选择知识传递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然后引入信息富裕和媒体富裕的概念,得到知识特征与媒体富裕匹配规律,即知识的隐性特征越强,所需的媒体富裕度越高,最后用已有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该规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研究——基于洛伦茨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伟 《科学学研究》2007,25(1):96-99
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基尼系数在判断收入不平等程度时,常常忽略收入结构的信息,当洛伦茨曲线相交时,比较会出现模糊性,认为提出直接研究洛伦茨曲线的变化会更加直观。综述和评价基于洛伦茨曲线比较的主要理论,根据中国1988-1999年的数据,画出各个年度的洛伦茨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秋茹  王东波  黄水清 《情报科学》2021,39(11):103-109
【目的/意义】对近几年的人民日报语料中文分词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总结新时代的中文语料在分 词歧义方面的规律,提高分词效果,促进中文信息处理的相关研究和技术的发展。【方法/过程】本文以2015年以后 的共4个月新时代的人民日报分词语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词频、词长、从合度等信息,从名词、动词、数词、量词、 副词、形容词、区别词、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习用语、否定词、前后缀等类型来讨论变异 词的切分规律。【结果/结论】结果发现新时代的人民日报语料中的切分变异大部分为假歧义,相同语法结构的二字 词要比三字词、四字词的切分变异从合度更高。【创新/局限】本文首次面向新时代的人民日报语料讨论了中文分词 歧义的问题,但缺少与旧语料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桂思思  张晓娟 《情报科学》2021,39(12):39-45
【目的/意义】查询意图歧义性对检索模型提出了挑战。针对查询意图歧义性程度,探讨了基于歧义程度的 多样化检索模型的检索效果。【方法/过程】将查询意图歧义性程度的表示方式分为序数变量或连续变量两种方式,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种排序策略的面向序数变量查询意图歧义性的多样化检索模型、基于查询重构的面向 连续变量查询意图歧义性的多样化检索模型,从而使得检索结果列表同时具有较高的覆盖率与新颖性。【结果/结 论】在公开数据集上,四个检索效果测评指标 α-nDCG@5、α-nDCG@10、α-nDCG@20 及 NRBP@20 表明,本文 提出的多样化检索模型优于基准实验,且获取准确的查询子主题能有效提升检索效果。【创新/局限】区分了查询意 图歧义性程度的两种表示方式,据此提出并验证了面向查询意图歧义性程度的多样化检索模型;然而限于实验运 行复杂程度,生成初始检索结果列表数据略少。  相似文献   

19.
叶菁  侯卫生  邓东成  庄文明 《资源科学》2016,38(11):2147-2156
评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是合理利用城市有限土地、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前提。在分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三维质量的可变模糊评价思路与方法。以广东省佛山东平新城地区为例,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Voxel模型对评价区域进行三维剖分,建立断裂面三维缓冲区,定量计算三维缓冲区内各评价单元体顶点上的影响因子值,计算各指标的相对隶属度,按照主题层计算评价区域内各节点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可变模糊集理论能够解决评价因子的模糊性和不完备性,更为真实地反映了地下空间质量的相对性;将地质体约束引入到评价单元体划分及空间插值过程中,可以有效削弱数据变异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尤其是在断裂三维缓冲区模型的建立及指标定量化工作中,能够细化断裂在三维评价中的影响作用,降低评价模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s often essential for firms’ profitability and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R&D is long-term and risky. We show that innovation activities lead to information ambiguity about the future value of firms’ assets. This effect appears to be more pronounced for small and less reputed firms. Information ambiguity further lowers firms’ market value and, in particular, the market value of innovative assets. We further show that high quality patents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information ambiguity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